《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学教育 >> 港台佛学教育 >>

禅与杜威(2)

分享到:

二‧就人性论比较
杜威人性论的建立,与其本体论的立场是一致的。他反对二元论,认为实在的本质是变化,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交涉所造成。同样的,他排斥将人视为身、心二元对立的组合体,而人性也不是非善即恶的绝对先天性,而是随环境、习惯、心智等因素相互活动的历程,由经验不断的累积而成。如果将人性固定化,无异在变化的「实在」(reality) 中,寻觅一不变的「确然」(certainity),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杜威在「人性与行为」一书中说:「人性存在且活动于环境之中,所谓『于其中』者,非如银钱之置于盒中,而若物之生长于土壤日光中。」(注16)换言之,人性是在环境之演变过程中,逐渐被塑造而成。因此杜威反对传统的性善或性恶论,肯定人性的可变性(alterability)和可塑性 (malleability)(注17)。
杜威的人性可变论,视人性为人与社会和文化等环境互动的产物,如此的人性论一方面肯定个人人格发展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肯定教育的功能和环境陶冶的功能。「人性不仅为生物有机体对环境的适应,它也能使环境适应自己。换言之﹐个人不但创造了环境,而且在创造环境的同时,也创造了自己。」(注18) 在创造和改造环境的人性塑造过程中,杜威认为「本能冲动」(impulse)、「习惯」 (habit)、「智慧」(intelligence)是很重要的要素(注19)。他主张人性原为无定型之先天的「本能冲动」,是人行为的动力。它与社会环境状况产生交互作用,形成「习惯」而见于行为。而教育的功能就是要以「智能」为指导,建立良好的习惯性行为,也就是引导人性向更好的可能性发展。
杜威人性论主张人类发展的诸多可能性,其人本主义即是深信这可能性的存在,而人本式教育之要务乃致力开发这些可能性。杜威的「实验学校」 (experimental school)依据此理念而设立。其特色为「做中学习」。杜威认为主要塑造和影响个人的因素并非他的所见所闻,而是个人与其它的人和事物相互牵动引生的反应和态度。因之,教育不是被动式灌输,而应该是主动的参与。外人不能从呆板的学习中判断一个人的潜能。教育过程的要务在于可能性,和找出发展潜能的方法。假如教育的目的标在开显个人的可能性,而且这些可能性不限于知识性,而是与校外的生密不可分,则教育就不再仅止于学校,而是终生不断的学习、改造和提升的历程(注20)。
佛教的人性论与杜威人性论相较有同有异。佛教之人性论有二大不同的学说派别,一为瑜伽唯识系,一为真常系。前者主张五种种性说,后者则主张人人本具佛性。唯识家以种子的观念将种性的意义分而为二:一是「本性住种性」,意谓无始世来法尔本有的种子,亦即一般所谓的「本性」。一是「习所成种性」,即经过不断熏习而成就的种子,亦可称「客性」。种子含有一种能生起果法之潜能和可能性的意义。五种种性说依众生中有钝根性、中根性或利根性之差别,而分成:1.声闻种性,2.缘觉种性,3.如来种性,4.不定种性,5.无种性。其中不定种性者类似杜威的不定和可变的人性论。它指有些众生,本性上无有特定的种性,使他们绝对会趣向佛乘、声闻乘、或缘觉乘。换言之,不定种性者可透过「修而得佛乘」;「不修」则不得。(注21)唯识宗称修行的历程为「熏习」。《成唯识论》曰:「熏者,发也,或由致也。习者,生也、近也、数也﹐即发致果于本识内令种子生,令生长故。」(注22)此乃以令所熏种子成长以解释熏习﹐从正面而言,即通过各种修行,使清净无漏种子渐渐生长。这正与杜威的「教育即生长」的意义相似。唯识者认为受熏者必为不含善恶的无记性。例如阿赖耶识本身是无覆无记性,依前七识或善或恶现行的熏习,可种下或善或恶的种子。依唯识学说,人性善恶的消长,端赖善或恶的外在熏习力。杜威亦认为人性善恶非定性,其消长则有赖习惯的养成和智慧的运用。
禅宗属于真常唯心系思想,其「众生悉有佛性」、「见性成佛」的性善论,显然与杜威的人性论有所不同。禅宗提倡的见性成佛、佛性平等、自心即佛 (注23),乃建立在人性本清净的理论上。虽言人性本善净,然因外在客观因素的影响,人性有客尘的烦恼所覆盖,禅者的教育目的无非要去染显净,体悟本具的佛性。然由于众生根机有利钝之不同,故悟此即心即佛的道理有渐顿之别,也就是每个人的教育历程长短各有不同。
就先天的人性论而言,禅宗主张人性本善(佛),杜威则拒绝给予人性先天或超越的善或恶之定论(注24)。虽然两者在先天的人性上看法有异,可是对后天人性的可能发展却持有相同的观点。杜威和禅均肯定人性的可塑性和向善性扩展和生长的潜能。至于如何引导人向理想的人性发展,禅用的是启悟的教育方法,杜威的教育方法则是从本能的冲动(impulse) 和倾向开始,在群体的活动中,对这些冲动和倾向加以训练,以智慧为引导,使其成为习惯,最后终导至自我与善合而为一。禅和杜威的人性发展有一点差异值得注意。因为杜威的人性可变论将人性教育发展偏向生活性、社会性和文化性,故客观环境因素扮演主要角色。禅虽不否认外在因素的影响力(即外熏),但由于它的佛性本具论,善性内在作用(即真如内熏)亦非常重要。正因为有此超越的依据,禅对人性的归向和教育目标更能持乐观和肯定的态度。
三‧就教育理念和方法比较
佛教教育的本质与其教义息息相关,吾人大致可从三方面加以了解:
(一) 伦理实践的教育:佛法不仅是了解自己和世间的哲理,更重要的,它是 净化内心和世间伦理实践的指引。伦理道德自然成为佛教教育的重点。 换言之﹐去除贪瞋痴为其消极目标,而其积极目标即在于修学戒定慧。
(二) 启发的教育:佛教主张本性上人人具有如佛无异的德行,然而现实生活 中,人却充满自私、贪婪、瞋恨、嫉妒等恶习,因此佛教教育的作用, 就是启发引导、鼓励、帮助个己发挥内在去恶行善的本能。像任何伟大 的教师一样,佛陀和禅师们无法代替受教育者实践教育的历程,但他们 是模范和善导者。
(三) 智慧的教育:启发式和伦理实践的佛教教育特质,是「共世间」,亦即 通于一般世俗教育的理念和方法,但是佛家强调的「智慧的教育」-- 「慧解脱」却是「不共世间」的。智慧教育是指透过般若空慧,超越知 识的障碍,如实地智见身心世界的空相,进而「以智导行」开展出无我﹑ 中道圆满和谐的人生。如此的教育超越纯粹的知识领域,进入生活的和 生命的领域。禅宗的教育理念不出上举数点,不过由于其强调「不立文 字,见性成佛」,它有自己独特的教育(启悟)的方法。其教学方法大 约可分成三大类:(1) 言语法,(2) 肢体动作法,(3)默然法(注25)。 「言语法」又包括以直接了当说明的「直叙法」;反论、背理或不合 逻辑的「矛盾法」;否定方式回答的「否定法」﹔重复学人问题的「复 述法」;反问学者问题的「反诘法」;以呼、喝作答的「呼喝法」等等。 「肢体动作法」指以姿势﹑棒打﹑演示等动作令禅徒开悟的方法。「默 然法」是以沉默无言作答。此默然被喻为「一默如雷」。可见其威力。 禅师们依据学人学习程度﹐恰当的时﹑地﹐灵活地运用这些方法﹐以达 到启悟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