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学教育 >> 教內佛学教育 >>

当代佛教教育略议(3)

分享到:

  按照佛教教理,佛教教法源于诸佛之自内证,由诸佛之智慧功德之海流出,超越三界,迥异凡尘,其甚深意趣绝非世间言说戏论所及。由于世间无始以来为无明所盲,陷于有执之虚妄分别以及如名执义的言诠方式之中,对佛陀之化导性法门以及所显离言之胜义妙谛或者怀疑,或者否定,或者置若罔闻。因此,要依尊佛陀教法而行,必须先相信佛陀,相信其所说之法,相信住持佛法之僧团。正因为如此,只有经过对三宝的三皈依,才能称为佛子。在佛教经论中亦有对信的重要性的众多诠说。《华严经》云,信是功德之母。此中直接指出信是佛教智慧功德之门,是生起智慧功德之源泉。即使是在被认为偏重繁琐论证的唯识学中,亦将信置于善法之首,其十一个善心所中第一即是信。此“信”在《成唯识论》中被解释为:

云何为信?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性,对治不信,乐善为业。然信差别,略有三种:(一)信实有,谓于诸法实事理中,深信忍故;(二)信有德,谓于三宝真净德中,深信乐故;(三)信有能,谓于一切世出世善,深信有力能得能成,起希望故。由斯对治不信彼心,爱乐证修世出世善。(《成唯识论》卷六,《大正藏》三十一)

  此中将信的自体、对象、功能等予以了分析,并说明了信为进修善法之基础。正因为信的基础地位,佛教的进修结构被逻辑地表述为信、解、行、证,即由信为先,依信起解,依解发行,依行证果。在古代印度的佛教论著中,起首必是对三宝的皈敬语或皈敬颂,也表明了古代大德在说明、推演义理时不忘强调以信为先。

  这种信是本着仰止之尊敬对超越于凡夫与凡情之圣人与圣境所起,具有不为世间价值观所转之殊能,即是信仰。显然,佛教对三宝之皈依,必是信仰。其中不仅有属于佛教理性之认可,还有出于佛教情感之崇敬。在传统佛教教育中,对前一方面较为重视,而对后一方面则较为忽略。在现时代的佛教教育中,要对抗强大的世俗化潮流,保持佛教之本位与主体性,必须强化对佛教信众在信仰的情感方面的培养,使他们具有坚定的佛教信仰,以此作为在滚滚红尘中行菩萨道利乐有情的有力保证。有鉴于此,在包括学院式教育的佛教教育中,必须寻找有效的方式强化佛教信仰教育,培养、激发、强化学僧或信众对佛教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