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港澳佛教 >> 综论 >>

觉光法师谈香港佛教及佛教的社会责任(2)

分享到:

  三、佛教有建设伦理,加强道德规范,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

  社会的道德规范是社会的核心价值,在佛教而言就是相关的伦理德目,主要是体现在佛教的戒律上及其戒律的扩展方面。如佛教所讲的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是佛教最基本、最重要的戒规准则,含有深层的人文内涵。不杀生,体现了对一切生命的尊重和无限同情,是「人我一体」的生命哲学。不偷盗,体现了对财富取得的合理渠道及正确的财富观。不邪淫,体现了人事交往的清净如法和维系家庭的和乐保证。不妄语,体现了人格品行的端正与诚信处世的准则等等。这都有利于提高人的道德素质和净化世道人心,提升人格质量。正如著名佛教学者方立天教授在《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中谈到佛教五戒时所说的︰「有利于社会结构与社会秩序的稳定,也有利于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因而可以说是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规范。」

  香港佛教的寺院、佛堂、精舍等社团组织共四百多间,遍布于全港十八区。这些道场经常举办佛教讲座及佛法交流等活动,把佛教中去恶从善,平等慈悲,自利利他等思想以及大乘入世精神,与大众分享,为信徒提供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使许多人在面临道德选择时,可以有所遵循,在行为发动时,有所依归和约束,从而达到以宗教的信仰力量净化人心,导引社会风气的目的。

  「社会秩序的建立,除了用以强制外在的法律,就是导向心行的道德,道德是自发自觉的操持。」,佛教重视对个人身心行为的约束,所谓「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同时强调三世因果,将生命观从今世承接到过去,延续到未来,藉以教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服从道德规范,约束自我行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五戒十善、四摄六度等种种基本教理的深入和普及,并与中国传统世俗伦理相结合融汇,就扩展和深化了世俗伦理的内涵,对于提高和完善个人的道德修养,维护社会的稳定具有特殊的意义。

  四、佛教有服务社会,开展慈善福利,推动社会救助的责任

  慈悲为万善之基、众德之藏,慈悲精神是佛道之根本。佛教的教义教规,不仅有陶冶品性,净化思想的作用,并且在佛教伦理德目的指导下,投身社会公益事业。香港佛教寺院及团体组织都是非牟利的社会福利机构,合理利用各类法会的净资、公众的自愿捐献以及政府提供的津贴等,开展兴办各类慈善事业,佛教团体成为社会福利事业的重要发起者和促进者之一。

  考虑到香港人口的不断老化,老年抚养率逐渐上升,独居或只与配偶同住的比率有上升的趋势,不少长者认知能力、活动能力衰退,部份长者患有一种或以上的长期病患。香港佛教同人本着拔苦与乐,利益有情的精神,为由于生理、社会及其它因素而未能在家中得到适切照顾的长者,提供院舍服务,并按他们不同程度的护理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提供协助。目前,香港佛教界共办有十二间大型安老院、护理院和护养院。十二间长者活动中心及小区服务单位。安老院为未能独立在小区生活的长者,提供住宿照顾服务包括居所、膳食、洗衣、有限度的起居照顾及社交活动。护理院为健康欠佳、肢体伤残或精神残障的长者提供住宿、膳食、一般的个人照顾和有限度的护理。护养院为身体较弱,未能在护理安老院获得充分照顾的长者,提供医疗护理、康复服务及起居照顾服务。长者活动中心为小区内的长者筹办社交及康乐活动,提供有关长者福利的信息。香港佛教的安老服务设备先进,院务建全,为老人缔造了健康、安乐、祥和、幸福的晚年生活,使广大老人活出了生命的尊严。
在医疗服务方面,早在1970年,香港佛教联合会就开办了一间具有最新设备,三百多张病床的佛教医院,与及佛教团体兴办的中医诊所。在葬殓服务方面,香港佛教联合会开设佛教坟场,供佛教人士安葬先人或安奉先人骨灰。香港佛教开展多元化的社会服务,在生、老、病、死人生各个环节,提供综合化的全面关怀。

  香港佛教界的社会福利事业更不仅局限于香港本地,近年并向大陆内地及世界各地开展相关服务,参与社会公共和福利事业,包括成立各种慈善基金,开展账灾扶贫、助学济困、解难恤艰等慈善活动,对于一些边远贫穷地区的教育、卫生、慈善等方面支持不遗余力,显扬缘起共生,守望相助的慈悲情怀,获得政府当局和社会各方的赞许和认同。

  开展社会服务及慈善事业是佛教履行社会责任最具代表性和最直接的方式。佛教积极参与和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持续深入开展社会福利事业,不断扩大规模及受益层面,对推动社会救助、营造全民行善的氛围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对树立佛教理性、健康的形象,建立佛教良好的社会观感,摄受更多有心向善之有缘人士加入佛教服务社会行列起到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