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戒律制度 >> 佛教清规 >>

丛林清规(4)

分享到:

  
  行:各人行走,或随众列班,必须依照戒律和丛林规矩,两手当胸平放,安祥徐步,垂脸缄默,不得左臧右盼,不得高视阔步。如有事外出,必须到客堂向知客师告假,回寺时又须到客堂销假,不得随便外出。即便是住持方丈,或班首执事出寺入寺,也须在客堂说明,告假几天,同时还须向佛像前告假和销假。
  
  以上就衣食住行等,粗略地谈丛林生活的集团制度,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真正的丛林集团生活。绝对是作到处处皆平等,事事有规矩。
  
  (二)、劳役平等 福利经济
  从百丈禅师毅然提倡“一日不做,一日不食”的农禅佛教起,就改变了比丘不自生产,专靠乞食为生的制度。然而这项制度的产生在当时也曾受到别人的责难,但是百丈禅师毅然地建立丛林制度,适应了中国的农耕社会,这对中国佛教的生存与发展可说是功不可没的。
  
  出坡是农作或劳动在丛林中的专门术语,旧制也叫作普请。丛林出坡,自百丈禅师以来,便被例为每日的功课,代代相传不息。出坡,住持和尚,须躬先领头,为人表率。如百丈语录云:“师,凡作务执劳必先于众,众皆不忍,密收作具。而请息之。师云:吾无德,争合劳于人,师即遍求作具不获,而亦忘食,故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言。”百丈禅师能被崇为一代巨匠,破原始僧伽不务生产,而立下自力更生的风范。由此可见他人格伟大的感召力了。丛林每有劳动,便由僧值师宣布,无论上下,都须一起参加劳动。
  
  丛林的经济,一切收入与支出,要绝对公开,丛林术语叫公众。收入项目,悉数都为全寺大众生活,尽量为大众谋求福利,还有盈余,便添购田地财产,希望供养更多的天下僧众。一般执事人等,多半公私分明,绝不敢动用常住的一草一木,在佛门被传为宝训的一句话说:“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此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丛林的每一粒米都是用来接引有情人的,其因果之大非同凡比。因常住的一草一木皆是十方供养,被供养的人须发大悲心,精进修行,弘法利生。以报天下、国家、社会、和施主们的恩德。
  
  (三)、信仰平等 言行守律
  丛林中生活的修行者,他们都坚定的信仰佛法,尤其信仰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法门。因此丛林禅堂,又名选佛场(堂)。他们专心一致的修证心地成佛法门,同时又严格地恪守丛林的清规与笃守佛教的戒律。相传过去天台由国清寺有一位得道的高僧,已经有了神通。有一天晚上,在禅堂里坐禅,下座的时侯,他偷偷地问隔座的僧众说:你们的肚子饿了吗?大家不敢答话,其中有一僧说:饿了怎么办,规定大家过午不食,谁又敢去犯戒?即便要吃厨房里都没有东西那里有的吃呢?他说:不要紧,你要吃,我替你弄来,厨房里还有锅粑呢!他说了便伸手入左手的袖子里,一会儿,就拿出一大把的锅粑来,请这僧吃。这时,那个住持和尚也是有神通的,他严守戒律,绝不肯轻现神通。到了次日清晨,住持和尚便向大众宣布昨天夜里,禅堂里有两僧人犯戒,依律摈斥出院。那个有神通的僧人便伸手拿起包袱,向住持拜倒,自已承认犯戒,由此就被赶出了山门。从此可知,丛林的规矩和戒律,是多么的整肃。
  
  (四)、众生平等 天下为家
  
  “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是佛陀地在菩提树下成道后的感慨,亦是对一切众生的悲悯。佛教的宗旨,不但视人人为平等,而且是一切众生性相平等平等,所以丛林就有天下一家的作风。僧众们的云游参方,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丛林,能懂得规矩,都可以挂褡安居。甚至在过去的丛林,你身边不带一分钱的行脚,到了有些大的丛林寺院,和尚还会送你“草鞋钱”。丛林生活的清闲,僧人云游四方的洒脱,历来为帝王将相所羡幕。相传清代的顺治皇帝,看了丛林的规模,便兴出家之想。他作了一篇赞僧诗说:“天下丛林饭如山,钵盂到处任君餐。朕本西方一衲子,如何落在帝王家。只因当初一念差,黄袍换却紫袈裟。”
  
  丛林制度,从表面看祖制清规与佛陀的戒律似有不同。而实际上,清规是以戒律为根本的。即如举足以动步,也不敢踏伤蝼虫蚂蚁,何况杀生害命。所以慈悲平等的对待一切众生,以天下为家实是丛林僧人的风范。
  
  (五)、丛林清规的遗范
  清规是百丈禅师所创立,作为后世丛林清净仪规的守则。但他的清规原作,早以失传。现在仅有的清规,只有元代敕修的百丈清规,以及百丈清规证义、禅苑清规、入众日用、入众须知、幻住清规、丛林校定清规总要、禅林备用清规、日用清规、禅林两众须知等书,但这些已不是百丈旧时的原式。不过,我们尚可从《宝王三味论》与《百丈大智禅师丛林要则二十条》中一睹百丈清规的遗范。《宝王三昧论》云:“一念身不求无病,身无病则贪欲易生。二、处世不求无难,世无难则骄奢必起。三、究心不求无障,心无障则所学躐等。四、立行不求无魔,行无魔则誓愿不坚。五、谋事不求易成,事易成则心轻慢。六、交情不求益吾,交益吾则亏损道义。七、于人不求顺适,人顺适则心必自矜。八、施德不求望报,德望报则意有所图。九、见利不求沽分,得沽分则痴心易动。十、被抑不求申明,抑申明则怨恨滋生。是故圣人设化,以病苦为良药,以患难为逍遥,以遮障为解脱,以群林为法侣,以留难为成就,以敝交为资粮,以逆人为圆林,以布德为弃履,以疏利为富贵,以屈抑为行门。如是居碍反通,求通反碍。是以如来于障碍中,得菩提道。至若央崛摩罗之辈提婆达多之徒,皆来作道,而我佛悉与记别,化令成佛岂非逆彼,乃吾之顺也,彼坏乃我这成也。而今时,世俗学道之人,若不先居于碍,则障碍至时,不能排遣,便法王大宝由兹而失,可不惜哉!可不惜哉!”又百丈大智禅师丛林要则二十条云:“丛林以无事为兴盛,修行以念佛为稳当,精进以持戒为第一,疾病以减食为良药,烦恼以忍辱为菩提,是非以不辩为解脱,留众以老成为真情,执事以尽力为有功,语言以减少为直截,长幼以慈和为进德,学门以勤习为入门,因果以明白为无过,老死以无常为警策,佛事以精严为切实,待客以至诚为供养,山门以耆旧为庄严,凡事以预立为不劳,处众以谦恭为有礼,遇险以不乱为定力,济物以慈悲为根本”。从上面引述的内容中,我们不难发现,百丈禅师创建丛林之苦心。更可看出一代宗匠的豁达的胸怀与严谨的修持。中国佛教的丛林制度对中国佛教的发展与影响,实在是深远而广大的。今天,我们能在如法如律的丛林中修学,百丈禅师是我们不能忘怀的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