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经典文献 >> 大乘显教经典 >>

《华严经》与普贤菩萨思想

分享到:

   《华严经》是形成于2—3世纪时代的一部重要的大乘佛教的经典。研究表明,《华严经》形成的过程是经历了由单篇经向集成合编的发展,大约在2世纪末,集成本形成,即今之《大方广佛华严经》。其形成地区,学者研究的结论尚有分歧。如吕激先生认为:

   在印度,华严一类经典是当公元第二世纪中顷先流行于南方的。这只要看经文的重要部分《入法界品》以福城做根据地,并提到当地的大塔,便可了然。

   最新出版的魏道儒博士的《中国华严宗通史》则云:

   与其说《入法界品》产生于南印度或最早流行于南印度,不如说它出自印度以外的“东方界”人士之手。“东方界”人士为了概括华严经学,借用印度圣地编造求法故事,既涉及到北印度和中印度的一些地区,也涉及到南印度的一些地区。

   任继愈教授主编的《中国佛教史》甚至认为,《华严经》“可能在于阗编纂成集的。”这些观点虽然都有一些根据,但并没有确凿的证据,有待新资料的发现和进一步的考察。

   中国译经史告诉我们,最早通过西域传人我国汉地的华严类经典是一些单行的小经。如东汉支娄迦谶所译的《兜沙经》,只有2500字,相当于晋译《华严经》的{如来名号品);此后吴支谦所译《菩萨本业经》则相当于晋译《华严经》(净行品)、《十住品)的部分内容;到西晋竺法护之后,传人并译出的华严类单行经就越来越多,至唐初,据唐智升的《开元录》所录就有24种;而唐法藏所撰《华严经传记》“支流第四”所录则多达36种(其中有注明为“伪妄”之经的《华严十恶经》)。这些单行经共同构成了《华严经》的内容。

   东晋义熙十四年(418)至宋永初二年(421),北天竺僧佛陀跋陀罗共沙门法业、慧观等百余人,根据东晋僧支法领从于阗所得《华严经》胡本,在东晋都城建康道场寺把《华严经》译成汉文,这就是晋译《华严经》。此经《出三藏记集》卷二记云“五十卷”,现存《赵城金藏》本即为五十卷本;而隋法经《众经目录》及此后历代经录所录均为六十卷,这也是现存各种大藏经所录之流行本,故晋译《华严经》又称《六十华严》,与五十卷本内容全同。唐武则天时,武则天“以华严旧经处会未备,远闻于阗有斯梵本”,于是遣使访求,并请译师实叉难陀与经本一同前来。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实叉难陀来到东都洛阳,在大遍空寺重译《华严经》。他与菩提流志、义净“同宣梵本”,沙门法藏、复礼等证义、缀文,于圣历二年(699)功毕。这就是唐代重译的八十卷本《华严经》,又称“八十华严”。八十华严九会三十九品,较六十华严增加了一会五品;法藏还补人了提婆诃罗所译(人法界品)的两处脱文,但基本内容是一致的。晋译《华严经》和唐译八十卷本《华严经》是《华严经》的两个最主要的版本。此外,唐德宗贞元十二年(796),厨宾三藏般若,依据南印度乌茶国王“所进”的手抄本《华严经》,译成四十卷本的《大方广佛华严经人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此本相当于前译《华严经》的(人法界品),但经文增加了许多,其中引人注目的是普贤十大行愿和普贤广大愿王清净偈等。这就是一般所说的四十卷本《华严经》。

   一、《华严经》关于普贤菩萨形象的描写

   《华严经》中关于普贤菩萨的描写远不如释迦牟尼佛那样具体。这里我们首先引述{普贤三昧品)关于普贤菩萨形象描述的一段经文: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于如来前,坐莲华藏师子之座。承佛神力,入于三昧,此三昧名一切诸佛毗卢遮那如来藏身,普入一切佛平等性,能于法界示众影像,广大无碍,同于虚空。法界海漩,靡不随入。出生一切诸三昧法,普能包纳十方法界。三世诸佛智光明海,皆从此生。十方所有诸安立海悉能示显。含藏一切佛力解脱诸菩萨智,……在之后的一段颂文中亦云:

   普贤身相如虚空,

   依真而住非国土,

   随诸众生心所欲,

   示现普身等一切,

   普贤安住诸大愿,

   获此无量神通力。

   另一颂文又云:

   从诸佛法而出生,

   亦因如来愿力起,

   真如平等虚空藏,

   汝己严净此法身,

   一切佛刹众会中,

   普贤遍住于其所。

   上述几段经文向我们展示的普贤菩萨的“影像”是什么呢?那就是:他是从佛法中出生,其“身相”如同虚空,又无所不在,能产生一切诸佛之神通智慧,能包容十方法界的一位变化无穷、法力无边的菩萨。

   《华严经·十定品》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佛在摩竭提国阿兰若法菩提场中,与“往昔皆与毗卢遮那如来同修菩萨善根行”的“十佛刹微尘数”菩萨与会。会中一位称普眼的菩萨起立说:“世尊,普贤菩萨,今何所在?”佛告诉他,普贤菩萨今就在“此道场众会,亲近我住”。但普眼及众菩萨反复“周遍求觅”,就是看不到“普贤菩萨其身及座”。这时佛告诉普眼等:“普贤菩萨住处甚深不可说故,普贤菩萨获无边智慧门,入师子奋迅定,得无上自在用,入清净无碍际,生如来十种力,以法界藏为身,一切如来共所护念,于一念顷悉能证入三世诸佛无差别智,是故汝等不能见耳”。众大菩萨听了佛的这一番话,一个个对普贤菩萨“心生竭仰,愿得瞻觐”。于是“三称”南无一切诸佛,南无普贤菩萨名号,“头顶礼敬”。这时,佛再次对他们说:你们要想见到普贤菩萨,这样的礼敬是不够的,要“更礼敬普贤,殷勤求请”,要心中想着,还要细心观察十方,想像着普贤就在眼前,并发誓与普贤有同一的心愿,“入于不二真实之法”,这样“则当得见普贤菩萨”。最后,普贤菩萨为众菩萨显现“色身”。众菩萨“皆见普贤亲近如来,于此一切菩萨众中坐莲华座。这一故事告诉我们,普贤菩萨是一位“境界甚深,不可思议”的“一切如来共所护念”,已证“三世诸佛无差别智”的大菩萨,是一位在大乘佛教中具有其他菩萨所无法相比的特殊地位的大菩萨。然而,普贤菩萨到底是什么形象,《华严经》中却始终没有明确的表述。《华严经》“十定品”中还有这样的一段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