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经典文献 >> 他国佛教撰述 >>

清 魏源会译(6)

分享到:

  菩萨戒弟子魏承贯谨叙
  云栖法汇。或问一心不乱。有理一心。有事一心。倘但得事一心。未得理一心。何如。曰。但得事一心。亦必往生。又问未得事一心。何如。曰。不得事一心。难以往生。
  有但念阿弥陀佛四字者。有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者。然当闭关观佛之时。若念南无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十二字。尤尊重而心易专。盖世人不解阿弥陀三字何义。念之易生玩。故须念十二字提醒之。苦乐明则欣厌易生也。
  夜眠默念。较旦昼尤心易专。初念时或梦秽垢恐怖。以心未一则境不净也。久念则梦见佛境。或惺惺无梦。是心一而境净也。梦寐时尚做不得主。而生死大事当前。能自主者。未之有也。故一心念佛者。先验过梦觉关。而生死关。不必问矣。旦昼所念一不一。皆于梦寐征之。梦者心之影也。
  魏承贯谨记

  普贤行愿品叙

  普贤菩萨行愿品。乃华严一经之归宿。非净土一门之经也。华严以华藏世界海。诸佛微尘国。无量无边。明心佛之无尽。何尝专指极乐。然清凉疏。分信解行证。而自入法界品下。普贤告善财五十三参。遍游佛国。得无量法门。皆证道之实。而末后独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者。盖以经十大愿末。皆结曰。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则是并法界微尘数佛微尘数众生而念之也。人以为念尽法界微尘之生佛。卒归于弥陀。而不知自性弥陀之一心。本周乎法界。云栖所谓倾华藏海水。入西方一莲华中。曾不满莲之一蕊也。尽法界为一念。故为念中之王。修净土而不读行愿品。则其教偏而不圆。故以殿四经之末。为净土之归宿。盖念佛人至一心不乱。则千念万念。并为一念。犹之炼乳出酪也。由一心之净。而更念至于即假即空即中。离四句。绝百非。是事一心入理一心。犹从酪出酥也。从一念佛法门。遍通华藏海一切法门。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此从酥出醍醐也。世之以宗教轻净土者。曷一诵普贤十大愿王乎。
  菩萨戒弟子魏承贯谨叙

  No. 5-C 重刊净土四经跋

  予初闻佛法。惟尚宗乘。见净土经论。辄不介意。以为著相庄严。非了义说。及见云栖诸书。阐发奥旨。始知净土一门。普被群机。广流末法。实为苦海之舟航。入道之阶梯也。无如兵燹之余。仅见小本弥陀经。而于大本无量寿经。及十六观经。迄不可得。适来金陵。获见此本于王君梅叔处。觅之数年者。一旦得。之喜出望外。此本为邵阳魏公默深所辑。魏公经世之学人。所共知。而不知其本源心地。净业圆成。乃由体以起用也。世缘将尽。心切利人。遂取无量寿经。参会数译。删繁就简。订为善本。复以十六观经及阿弥陀经普贤行愿品。合为一集。名曰净土四经。使世之习净业者。但受此本。无不具足。自逆匪窜扰以来。其板想不复存。今者广募信施。重锓梨枣。庶几魏公一片婆心。末学咸受其惠。伏愿世间修佛乘者。毋于净土。便生轻慢。须信念佛一门。乃我佛世尊。别开方便普度群生之法。倘不知其义旨深微。但能谛信奉行。自有开悟之期。知其义者。正好一心回向。万行圆修。转五浊为莲邦。证弥陀于自性。是则予之所厚望焉。
  同治五年佛成道日净业弟子杨文会谨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