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祛病健身、心理调适、熄灭烦恼、延年益寿、离苦得乐、临终关怀等诸多方面,佛教文化中包含有非常丰富的可供发掘利用的精神财富,可以用来满足人们包括老年人的上述种种需要,从而造福广大人民特别是老龄化过程中日益增多的老年人。
如何才能“忘记”?
老年人如何才能身心愉快地安度晚年,实现健康老龄化的理想目标?对老年人个人来说,有不少人总结了一系列“忘记”,如忘记自己的年龄、忘记以往的职务与权力、忘记过去的成绩与荣誉、忘记曾经的挫折与失误、忘记自身的病痛与苦难、忘记一切的恩怨与爱憎……,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忘记”的内容或对象,不同地位与经历的人,既有共同的(如年龄、病痛、恩怨等),也有不同的(如平头百姓就无所谓职务与权力了)。这里的“忘记”,不是无记,乃不计较、不执著,以一种超然洒脱的心态来对待所有这一些(一旦计较、执著)容易引起烦恼的东西。应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总结,一种很深刻的省思,富有哲理,合乎实际,如能做到,真实受用。但真正做到这些“忘记”,说说容易做做难。有人嘴上说“忘记”,心里就是忘不了,甚至也不舍得忘。有的人心里倒真想忘,但就是做不到,痛苦烦恼依然排解不了,摆脱不了。真正“忘记”,不但要明白“忘记”的道理,还要具有“忘记”的能力,谈何容易!佛教文化中恰恰有“忘记”的理论与实践,足资借鉴,助君“忘记”,断除烦恼,心想事成。老年朋友不妨了解一点。
佛学理论中有关“空”的思想,可帮助人们加深对“忘记”之道的认识。一说“空”,马上有人以为是消极、虚无、悲观、颓废的,也许有人会说“四大皆空,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其实这是对“空”的一个很大、也很普遍的误解。佛法所说的空,乃是缘起性空、真空妙有,妙有真空,空有不二的。“万法因缘生,万法因缘灭”,万事万物都在一定的因缘条件下产生、发展、演变、灭亡,生生灭灭,流转不已,因此其性本空。但它并不否认万事万物的客观存在,只是指出任何事物都没有一个一成不变的实体存在。所谓“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是也。亦即不废万物(诸法)而一物不著、一丝不挂(无常无我)也。所以真空并非无记断灭的顽空(什么都没有了)。断灭之空是违背佛学基本原理的。如果“忘记”成了无记,“空”是断灭,不就变成傻瓜、白痴(老年人则成老年痴呆)了。从生生灭灭中悟解到不生不灭的空性,即是“涅槃寂静”。这才是真“忘记”、妙“忘记”。如此则金钱、权力、毁誉、恩怨、年龄、病痛等都能置诸脑后,心无挂碍,远离颠倒梦想,自在逍遥,不是神仙胜似神仙,何等快乐!不“空”,就“忘记”不了,就会烦恼重重。
道理上明白是“忘记”的前提,还不等于事实上能“忘记”。真正做到“忘记”,也就是定慧等持的“忘记”,还要理论付诸实践,理事圆融才算究竟。佛教文化中有诸多实现“忘记”的方法与途径,所谓八万四千法门是也。各人有各人的毛病、习气与问题,世上没有包治百病的万应良药,只能应病与药、对症施治(李洪志鼓吹学了“法车仑功”可以不打针、不吃药,百病全消,显然不是佛说而是魔说)。诸多方法与途径,择其要者,有禅、净、密诸家,具体方法主要有静坐、持咒、念佛、诵经等,辅之以在山水风光中陶冶、日常人事中磨炼。在此过程中,开发般若智慧,培养离执定力,就能不为以上种种烦恼所缠缚、牵挂,逐步做到真“忘记”、妙“忘记”,获得真快乐。
益于老人、利于社会
了解佛教文化,懂些佛学原理,可以免受邪教邪法等歪门邪道的欺骗与毒害,可以增强“忘记”的能力,在心态上实现对自身的超越,已如上述。面对老龄化,佛教文化可供借鉴、足资启发之处远远不止以上两点,其益于老人、利于社会之处具体说来尚有不少。试扼要分述如下:
就老年人本身来说,祛病健身、延年益寿是最迫切、最强烈的需求,佛教文化中蕴含有不少可以满足这种需求的内容。曾有记者和科学工作者到寺庙中探求长寿秘诀,发现自然清洁的生活环境(寺院大多建在风景优美、环境幽静、空气清新的地方),善于在心理上自我调适,清心寡欲、宁静淡泊、慈悲喜舍的心态,戒杀放生与饮食上的素食主义,静动结合的活动方式和有规律的良好的生活习惯等,是不少僧人健康长寿的基本因素。一些在家的佛门弟子(佛教居士)和善于从佛教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有益成分的人,往往心胸开阔、待人真诚,淡泊名利、乐善好施,为人好事心态平和,碰到问题能看破放下,人际关系、代际关系融洽(和气待人、和睦家庭),生活习惯良好(基本吃素、较少不良嗜好、注意身心锻炼等),他们的心理年龄往往低于生理年龄,因此身心健康较有保障,即使病了,良好的心理状态也有益于疾病的治疗和身体的康复。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林长李木源先生十多年前身患绝症,医院检查认为顶多只能勉强维持六个月生命,他按佛陀教导全身心(包括疾病生死与一切身外之物)彻底放下,居然一直到现在都活得好好的,而且越活越健康快乐充实。类似的例子绝非个别。老年人的健康是养老的一个重要方面,老年人善于自我保健和安养,既可使老年人自身减少痛苦,又能使子女和社会减轻负担。
就子女对老年人的抚养与照料而言,中国佛教文化也非常重视尊老、爱老、养老之孝道。佛教有“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之说,四重恩中就有父母恩。佛经中有一部《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佛陀以自身的实际行动作为典范,阐释孝道,讲得极为深刻透彻,感人肺腑。净土宗第八代祖师杭州云栖寺的袾宏莲池大师在母亲去世后出家为僧,曾“怀母木主”访道参学,成为历史上释子尽孝的一段佳话。佛教特重因果关系、主张众生平等的思想对于继承中华优良传统抓好家庭养老,提高子女与家属的养老责任感及其对老人的抚养质量,是有重要的道德规范与约束作用的。代际平等是众生平等的一个重要内容,如连老年人的权益、父母的赡养都得不到保障,还谈什么众生平等、普渡众生?一个对父母长辈缺乏孝心、不知报父母恩的人,谈何菩提心与报佛恩、爱国心与报国土恩、慈悲心与报众生恩?从因果关系讲,一个对父母没有孝心的人,也难以得到自己子女的孝心,一个遗弃父母的人,也难免被自己子女所遗弃,是谓因果不爽。至心尊重父母长辈,悉心照料父母长辈,使老年人始终感受到家庭亲情的关怀与温馨、共享天伦之乐是子女不可推卸的职责与义务。面对老龄化,这种道德化还是有其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