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台湾佛教 >> 活动 >>

佛教对于东方文化的影响──海峡两岸佛教学术研讨会议主题演说(2)

分享到:

  由于汉传佛教伴着汉文化的成长而成长,也随着汉文化的传播而传播,它已不是印度佛教,而是地道的中国佛教,它虽没有否定印度佛教是其源头的母体,但已完全能够独立,不像藏传佛教,老是觉得还保留着一根印度的脐带。虽然藏传佛教之中,也有若干汉传佛教的成份,但他们总认为印度晚期的密教才是最究竟的,纵然佛教在印度已经灭亡了约八百年,今天尚有这一种情结遗留在藏人的意识之中。因此,谈起藏传佛教,大概会予人就是印度晚期大乘佛教的印象。若谈起汉传佛教,便代表着印度中期的大乘佛教,也代表着北传佛教,其实,藏传佛教也是中国北传佛教的另一系统。

  汉传佛教,虽经过约一千年的翻译,才由于印度佛教的灭亡而终止了译经事业,

页4

但是汉传佛教的成长是在魏晋南北朝的三百年之间,汉传佛教的成熟是在隋代及至中唐期间,所谓中国佛教的大乘八宗,都是在成熟期中形成的。

  (1)隋代的智顗(538~597年)开创天台宗。

  (2)吉藏(549~623年)开创三论宗。

  (3)隋唐之间的道绰(562~645年)及善导(617~681年)开创了净土宗。

  (4)唐初的道宣(569~667年)开创了四分律宗。

  法相宗由玄奘三藏(600~664年)从印度引进中国,完成一宗之说的是他的弟子窥基(632~682年)。

  唐初的杜顺(557~640年)、智俨(602~668年)、法藏(643~712年)累续发展而开出了华严宗。

  禅宗虽起于梁武帝世(502年即位,594年殁)菩提达摩来华,为第一代祖师,其实要到唐高宗迄唐玄宗之世的六祖慧能(638~713年)及其门下的荷泽神会(668~760年)、青原行思(?~740年)、南岳怀让(677~744年)等人,才正式完成。

  密宗在中国完成了组织化及体系化之各种圣典的传译者,是有开元三大士之称的善无畏(637~735年)、金刚智(671~741年)、不空(705~774年)。

  由此可见,中国汉传佛教大乘八宗的完成,是在隋代迄中唐的二百年之间。嗣后便进入中国佛教的烂熟期,大乘八宗之中,也只剩禅宗一枝独秀了。


  汉传佛教的译经事业,虽然持续了一千年,魏晋以前为萌芽期,南北朝时代为成长期,隋唐时代为成熟期。其中主要的伟大译师,有五位,也都是出现在公元第三世纪中至第八世纪初的四百四十年之间,那就是:鸠摩罗什(344~413年)、真谛(499~569年)、玄奘、不空、义净(635~713年)。前两位出现于南北朝时代,后三位出现于初唐迄中唐期间。

  汉传佛教的译经工程,实在非常艰巨,由于印度梵文与中国汉文的文法结构不同,思惟方法各异,文化背景更有差距,要做到翻译文学的三大要点「信、达、雅」,真是困难,选词、用字、构句,都要煞费周章。尤其是人名、地名、咒语、特殊用语、一语多义等,到了玄奘三藏时代的大译场中,始订定「五种不翻」(秘密、含多义、此方无、顺古、生善)的原则。在梵文原典,不仅是宗教的,也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历代从事翻译佛典的名家,也都有深厚的汉文学基础,译经的工作,也为汉文化中带来了极多的词汇,创新了汉文的体裁,扩大了想象的视野,开拓了人生的境界,丰富了宗教、哲学及伦理学的层面。无怪乎每一位译经大师出现之际,便有许多杰出的知识分子,成了他们的助手。

页5

  大型的译经场,虽然组织分工相当严密,共有译主、证义、证文、书字、笔受、缀文、参译、刊定、润文、梵呗等十个部门。[5][5] 按理汉文与梵文是可以对读无误的,事实上,为了适应汉民族的固有文化,也希望能够让习惯于汉文化的人愿意接受佛教,所以有许多辞句已经汉化了,有些是被汉文美化了的装饰词,有的为了利于读经者的了解而用注释性的翻译,有的是将文句前后倒装,有的偈颂分句也加以上下更动。因为古汉文的韵文,讲究字数排列的对称整齐,便将原文原句分割。若将梵文、汉文、藏文来对读同一部经,就会明显地看出由于三种文化的思惟方法各异,而各有其个性,[6][6] 对于原典翻译的理解也会因人而异。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同一部经典,被一再翻译,例如《心经》就有十种译本,因为后人对前人的译文不满,所以重译再重译;当然也有是发现了同经异本的梵文原典,所以重译。


  佛教圣典,是在佛灭之后,经过多次的结集而被流传下来的。释迦世尊住世时代并未有撰写成文的经典,但是他对僧俗四众的弟子们,应机说法四十多年,在佛入灭之后,便由大迦叶于王舍城七叶窟,召开了五百罗汉的第一结集大会;接着有耶舍长老于毘舍离召开了七百人的第二次结集大会。之后,始有制式的经律传诵,但也开始了分部分派的形势。佛灭后一百多年的阿育王时代,礼请目犍连子帝须为上座,于华氏城召开了一千人的第三次结集大会,费时九个月,据说南传的《论事》,便是此一大会中的成果。到了阿育王之后三百多年,西北印度的迦腻色迦王时代,由于部派林立,众说纷云,便以世友菩萨为上首,集五百罗汉,依一切有部造《大毘婆沙论》,称为第四次结集。

  所谓结集,有两项重要任务:将散杂庞大的圣典整理编辑成整套有组织的三藏;将各派各处的私计和部计,作厘清订正,让佛法保持纯粹,让大众有所遵行。可是类似的结集大会,仅行于佛灭之后四、五百年的原始佛教及部派佛教时代,到了大乘佛教,便无第五次结集的事情发生了。不过虽无结集之名与结集之事,确有另一种形态的方式出现,早期的结集是以集体的会议,完成共同的成果,大乘佛教时代,乃由若干大师们,以个人的智慧重新总理三乘的体系,例如印度的龙树及提婆之阐中观;弥勒、无着及世亲之扬唯识。他们涉览深广,博闻强记,思辩无碍,命笔造论,动辄数十万颂,龙树及世亲,并为后世誉称千部论主。他们都是依据一种或数种根本经典为中心,整合全体大小乘经论,统理而成为他们自宗的一家之教。例如《大智度论》、《瑜伽师地论》,都有上百卷的大格局。

页6

  佛教传入汉地之后,首先遇到儒道二家的抗拒,因此,为了在汉地生根,只得入境随俗,投合汉文化,运用汉文,模拟汉文化。佛教的尽量汉化结果,例如孝道的提倡,祖先的超荐祭祀,乃至僧尼的生活方式及衣着也汉化。不仅没有破坏汉文化,而且助长了汉文化的发展。在整合庞大的佛教思想方面,也有不少像印度大乘佛教那般的大师级人才出来,那就是大乘八宗的开创者。他们各自都有所依的经论,作为立宗的依归,注疏立说。他们虽不会蓄意将佛教改头换面,却自然而然形成了汉文化中的佛教。如果是保持印度原貌性质太强的宗派,传承不了多久,便会后继无人而告中绝,例如三论宗、唯识法相宗、密宗等。至于天台宗、律宗、华严宗,也没有成为中国社会大众的普遍信仰。唯有禅宗最受崇尚简约的汉文化所激赏。禅宗吸收了各宗的精华,非常简朴地奉献给社会大众,让中国人受益于平常日用中。初期的禅宗是依据印度经典的,后来则以中国的祖师语录为主,例如《碧岩录》、《临济录》所引用的论证及例证,出自经论的百分比极少,大多是引用中国的祖师语录,至此,佛教完全汉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