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台湾佛教的源流,依据诸种资料,如大正8年(纪元1919)三月台湾总督府出版的《台湾宗教调查报告书》第一卷(以下简称《报告书》)、增田福太郎氏《东亚法秩序序说、南岛寺庙探访记》(以下简称《探访记》昭和17年纪元1942年4月30日)、《台湾本岛人宗教》(台南州卫生课、昭和12年纪元1937年)、《南部台湾志》(台南州共荣会编、1934年9月、南天书局于1994年9月复印)、〈台湾宗教概要〉(《南瀛佛教》11之3)、李添春氏〈台湾佛教特质上、下〉〈《南瀛佛教》18之8、9〉的话,可以知道闽南佛教是台湾佛教的源流之一,这是上述诸资料的一致说法,在此举二、三例来作说明。
《台湾宗教调查报告书》云:
然台湾佛寺皆属福州鼓山末流,而鼓山涌泉寺以禅的寺统混和净土思想者。
《南部台湾志》中云:
本岛的佛教,传自福建鼓山、西禅二丛林。康熙、乾隆年间奉佛的官绅建立寺剎,延请二丛林道德崇高的出家人到台湾住持寺剎。嘉庆以后,禅规大弛僧纲落地,穷夫寒贫之徒,剃发法衣,作度日之计。佛灯顿灭,大寺巨剎或废或存。其存者颓废荒寥,徒留亡教之遗。
《台湾本岛人宗教》亦云:
台湾寺院大抵为南支的鼓山涌泉寺或怡山长庆寺等的末徒所开拓,皆属禅宗,但非如内地禅宗纯乎,而是混合净土的教义。
由以上数据,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台湾的佛教,自明郑时期至清朝末叶为止,大都传自福建的鼓山涌泉寺及怡山长庆院即西禅。不过基于史料的不足,在此时代往来台闽的僧侣无法确认其生平,但在同治以后有史料可考的,倒是不少,今将之叙述于下:
(一)开元寺系统者
荣芳师(纪元?~1882)字达源,台湾凤山县人氏,生道光间,自幼出家,诣鼓山涌泉寺授戒,后到嵩山少林寺修禅学武,故精拳法,通禅理。……前清同治间归台,为开元寺住持。
玄精师(纪元1875~1921)俗姓蔡名漳,盐水港布袋嘴(新营)的人,生于光绪元年(纪元1875),资性侠直,精通法术,世人称为蔡真人。二十一岁归依龙华佛教,师事西港庄信和堂的黄普宗,后投开元寺成为传芳师的弟子,不久渡鼓山受戒,于明治36年(纪元1903)成为开元寺的住持。
传芳师(纪元1855~1918),字清源号布闻,出生于咸丰乙卯(5年纪元1855)2月15日,俗姓陈名春木,台南府上横街人。光绪7年(纪元1881)二十七岁,得荣芳师的介绍,投礼鼓山涌泉寺维修师出家,得戒于怡山长庆寺的复翁师。返回涌泉寺后,初隐舍利窟修禅,继而游兴化,历住泉州崇福、承天两寺后,复返涌泉寺。迨至纪元1913年应开元寺监院成圆师之请,返台任该寺住持之职。传芳师圆寂之后开元寺的住持是成圆师(大正8年《开元寺同戒录》)。
义敏师(纪元1875~1947),俗姓周名春木,童年投台南开元寺,依妙谛上人祝发出家,二十一岁(即纪元1895年)求戒于鼓山涌泉寺。归台后,驻锡台南开元寺弘法有年。于民国前4年(纪元1908年)率领其高足永定和尚等,振锡于大岗山,中兴大岗山佛教圣地,重建超峰寺等数处道场,此为大岗山本山法派之由来也。
本圆师(纪元1882~1947)俗姓沈,基隆市人。十六岁时(纪元1897年)拜基隆清宁宫住持释元精为师,纪元1898年善智、妙密二师回台于清宁宫弘法,本圆与善慧二师同时亲近之。1900年得戒于鼓山涌泉寺振光老和尚座下;1908年返台;1910年台北五股观音山凌云禅寺宝海师圆寂,接任凌云寺住持,后发展成北台湾三大道场之一。
得圆师(纪元1882~1946)字印如,俗姓魏,名松,嘉义县店仔马稠后人。光绪25年(纪元1899)18岁归依龙华佛教,同38年(纪元1905)礼开元寺住持玄精师为剃度师,翌年纪元1906年与捷圆师同往鼓山涌泉寺得戒于妙莲老方丈。住涌泉寺1年,后游学于泉州崇福寺,宣统元年(纪元1909)回台,大正10年(纪元1921)8月,继任开元寺住持。
捷圆师(纪元?~1948),俗姓周名狮,台南市安南区海尾人。13岁礼玄精师出家,纪元1906年与得圆师同往鼓山涌泉寺受戒,宣统2年(纪元1910)回台之后,于大正5年(纪元1916)任台南竹溪寺住持。
照圆师俗名杨庭,二十五岁时,往福建省闽侯县鼓山涌泉寺出家。昭和6年11月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