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大福先寺,先看到一个大殿,殿前一个香炉,由于善男信女众多,香烟缭绕,经久不衰。殿两边一对石碑,左书:所存者神,右书:所过者化。在大殿的一边放了一个经幢,大致1米三长,碗口粗细,经幢上字体清秀飘逸,为日本人所书。唐代的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之前,日本人先到洛阳请福先寺的道璿律师先赴日本为传戒师,现在日本还有众多香客还是每年要来这里参拜。在大福先寺寺庙的大门后也有一块匾,为日本高野山大学教授静慈圆题写,上书“福先禅林”。
据有关资料说,福先寺原址在今郊区瀍河乡塔湾村西头“唐寺崖”处。明朝洛河泛滥,将寺冲毁。洪水过后,乡民将寺中留存的部分遗物北移数里,重建寺院。1922年,重修寺院后,军阀吴佩孚的参谋长张佐民为山门门额题“古唐寺”三字,保留至今。
寺内现存山门殿、观音殿、白衣殿、立佛殿,“后大殿”毁于十年动乱,另有碑石十余方。
二、金刚智 金刚智(671-741)从海路来中国,先至广州,开元八年(720年)渐至东都洛阳,得玄宗接见,并敕令安置供养,间或随驾两京,所住之刹必建大曼荼罗灌顶道场,因此“禀学济度殊多”。现简单整理如下。
1、长安慈恩寺
据赞宁《洛阳广福寺金刚智传》(宋高僧传):“开元己未岁达于广府。敕迎就慈恩寺。”
慈恩寺是玄奘大师居住过的地方,地处长安西南区晋昌坊,为慈恩宗祖庭。
2、长安荐福寺 据赞宁《洛阳广福寺金刚智传》(宋高僧传):“敕迎就慈恩寺。寻徙荐福寺。”
荐福寺在都城南区开化坊,专用于译经的翻经院建于706年,唐代高僧义净曾居此译经。寺内有著名的小雁塔,塔南院内有一金代大铁钟,“雁塔晨钟”为长安八景之一。
据赞宁《洛阳广福寺金刚智传》(宋高僧传):“十八年于大荐福寺又出曼殊室利五字心陀罗尼观自在瑜伽法要各一卷。沙门智藏(不空)译语。一行笔受删缀成文。复观旧随求本中有阙章句。加之满足。智所译总持印契凡至皆验。秘密流行为其最也。两京禀学济度殊多。在家出家传之相继。”
大荐福寺与荐福寺为一个地方,“大”为尊称。
3、长安资圣寺 据赞宁《洛阳广福寺金刚智传》(宋高僧传):“十一年奉敕于资圣寺翻出瑜伽念诵法二卷七俱胝陀罗尼二卷。东印度婆罗门大首领直中书伊舍罗译语。嵩岳沙门温古笔受。”
资圣寺在长安东北区崇仁坊。据王亚荣《大兴善寺》:本为赵国公长孙无忌宅,龙朔三年(663年)为文德皇后追福立为尼寺,咸亨四年(673年)改为僧寺,唐末时废毁。
4、洛阳广福寺 据《大唐东京大广福寺故金刚三藏塔铭并序》:“二十四年随驾入长安。至二十九年七月二十六日,天恩放还本国,至东京广福寺,乃现疾,嗟有身之患,坐而迁化。曰:‘西国涅槃,尽无坐法,随师返寂,右胁而眠,即《师子王经》所载也。悟身非有,蝉蜕遐举。’” 据王亚荣《大兴善寺》: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八月十五日,金刚智病逝,终年七十一岁。玄宗敕令于洛阳龙门安置。天宝二年(743年)于龙门奉先寺西岗起塔,谥“灌顶国师”。永泰元年(765年),应不空所请,代宗追赠“开府仪同三司”,赠号“大弘教三藏”。大历三年,代宗又应不空之请,亲书塔额。
广福寺,具体处所及创建年代均不详。在唐代为东都洛阳佛教文化弘传中心之一,有说为金刚智建,金刚智三藏曾在广福寺译经、传法。据记载,他善画西域佛像,曾在洛阳广福寺木塔下素像起样,风格独特。
三、不空 不空(705—774),本北天竺人,婆罗门族,自幼父母双亡,由舅舅抚养,十岁随舅舅外出游历至中土的武威、太原等地,十三岁遇金刚智,十五岁出家,师事金刚智,随侍左右。善无畏、金刚智二祖师分别由陆、海二路来华,将纯正密教传来中土,为唐密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不空祖师以玄宗、肃宗、代宗三代国师之尊,集朝廷百官之归仰,一人承继二师之两部大法,并使其发扬光大。他不仅宣扬密法于两京间,而且南至广州,北至武威、太原乃至五台山,广弘密教,开创了唐密的鼎盛时代。下面将不空祖师入住过的两京佛寺整理如下。
1、洛阳广福寺
《唐京兆大兴善寺不空传》:“幼失所天。随叔父观光东国。年十五师事金刚智三藏。”“师大异之。与受菩萨戒。引入金刚界大曼荼罗。验以掷花。知后大兴教法。洎登具戒善解一切有部。”
据周一良《唐代密宗》:不空受比丘戒仪式是开元十二年在洛阳广福寺举行,当时依照的是说一切有部律。
据《唐密师资相承祖师纪年(唐代)》:“公元七二四年(开元十二年),不空于广福寺从金刚智受具足戒。”
《唐京兆大兴善寺不空传》:“厥后师往洛阳。随侍之际遇其示灭。即开元二十年矣。影堂既成。追谥已毕。曾奉遗旨令往五天并师子国。遂议遐征。初至南海郡。采访使刘巨邻恳请灌顶。乃于法性寺相次度人百千万众。”
据周一良《唐代密宗》:法性寺位于广州。
2、长安净影寺 《唐京兆大兴善寺不空传》:“至天宝五载还京。进师子国王尸罗迷伽表。及金宝璎珞般若梵夹杂珠白□等。奉敕权止鸿胪,续诏入内立坛为帝灌顶。后移居净影寺。“
据王亚荣《大兴善寺》:隋初文帝召“六大德”入京住大兴善寺,因僧众盛集,法事频繁,乃为“六大德”之一的慧远建此寺,唐末时废毁。 文中提到的“鸿胪寺”为官署名,非佛寺。汉改秦代典客为大行令,武帝时又改名大鸿胪,至北齐始置鸿胪寺,后代沿置。主要掌朝会仪节及释道事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