兹将开元三大士、一行、空海等唐密高僧的文化贡献分述如下:
一、开元三大士的译经
开元年间,中国佛教显教的传译,历经东汉至两晋的幼稚时代,东晋至隋的发达时代,及初唐的极盛时代,至此可称观止。此后所出经论,卷帙大都有限。开元至贞元的八九十年间,有开元三大士出,广译密典,从而掀起中国译经史上最后一个高潮,中国密教也进入了极盛时代。
善无畏入华传译纯密,开始了唐密的创建。据李华《行状》、《碑铭》等记载的译经活动如下:
开元五年,于西明寺菩提院奉敕译《虚空藏菩萨能满诸愿最胜心陀罗尼求闻持法》一卷,沙门悉达译语,无著缀文笔受。所译经典缮写进内,玄宗深加赞赏,令所带梵夹(佛经)均进奉内宫,因而善无畏带来的密典未得广译。后来与弟子一行在华严寺收藏的沙门无行求取的经中,找到有关“真言宗胎藏部要藉”,作为传持翻译之用。
开元十二年(724),善无畏随玄宗入洛京(洛阳),先住大福先寺,从无行求取的密典中译《大日经》六卷,十三年又译《供养法》一卷,合为七卷。沙门宝月译语,一行笔受,崔牧书《序》。《大日经》原为十万偈,善无畏译其精要三千颂。
开元十四年译出《苏婆呼童子经》三卷,《苏悉地经》三卷。善无畏所译之经详见后附目录。另外,“尚有密法十余种,传(《宋高僧传》)录(开元、贞元释教录)皆未记载,以非密宗行人不及知也。”
金刚智三藏从开元十一年从事译经,开元十一年(723)因一行之请,始于资圣寺译经,译出《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法》四卷、《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罗尼经》一卷,由东印度婆罗门大首领直中书伊舍罗译语,嵩岳沙门温古笔受。
开元十八年(730)于大荐福寺译出《金刚顶经曼殊室利菩萨五字心陀罗尼品》一卷、《观自在如意轮菩萨瑜伽法要》一卷,沙门智藏(不空)译语。又于旧《随求》中更续新咒。十九年之后又译出《金刚顶经瑜伽修习毗卢遮那三摩地法》一卷、《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身咒本》一卷、《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咒本》一卷、《不动使者陀罗尼秘法》一卷等。所译经典目录见后文附录。
不空与鸠摩罗什、玄奘、义净等并称为中国“四大译经家”,在文化史上影响深远。不空前后所译经典,据吕建福《中国密教史》中统计,共一百一十一部,一百四十卷(目录详附于后),以下就史料所载略述不空三藏的译经活动。
不空早年随师金刚智译经,担任笔受、译语等职。从印度返国后,在长安、河西等地也有译事,但并未组织大规模的译经活动,直至公元755年之后,不空以大兴善寺翻经院为中心,才开始大规模地开展译事。
唐代,不空的大兴善寺译场又与玄奘的慈恩寺译场、义净的荐福寺译场并称“长安三大译场”。公元755年以后,三藏在此传法、译经近二十年,直至圆寂。此寺因此成为唐密的祖庭之一。
不空译经,先从收集、校勘原本梵夹开始。所译大批密典的梵本有两个来源,一是前代大德遗存的梵夹,一是三藏从天竺、师子国取回的梵夹。
乾元元年(758)三月十二日,不空三藏上书朝廷:“请搜捡天下梵夹修葺翻译”。
上文所提的寺院,为玄奘、义净、善无畏等诸高僧的译场,都还存有不少梵夹,其中有许多还未译出,所以三藏请求搜集修补。另外还请将全国各州县寺舍村坊遗存的梵夹一并“捡阅收访”。此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全国范围的搜寻估计并不彻底,但至少对主要地区的大部分梵夹进行了收访、修补、登记。许多运到大兴善寺译馆保存。这次梵夹的集中在前代很少有,在唐代也可能是唯一的一次,对译经事业起到了积极作用。
天宝五年(746),不空从印度带回“陀罗尼教金刚顶瑜伽经等八十部,大小乘经论二十部,计一千二百卷,”这些经卷没有进行大规模地翻译。乾元元年六月十一日,即请求在全国搜寻梵夹的上书三个月后,三藏又上书朝廷,说以前取回的千余卷梵经运回长安后未能翻译、抄写,请求翻译,得到准许。
不空译经时,抽调了不少其他寺院的高僧作助手。广德二年(764),就从长安及全国各寺抽调了怀感、含光等四十九位大德到大兴善寺,这些高僧皆“道业清高,洞明经戒,众所钦尚,堪为师范。”
不空译经的费用直接由国家支付,或由王公大臣及地方官吏捐助,如宝应元年(762)鹿阝坊等州都防御史杜冕曾一次捐助二千五百余贯。
如上种种,为译经事业创造了良好基础。
在四大译经家中,玄奘共译经一千三百三十五卷,为卷数第一。不空则译经一百一十一部,为部数最多者。在三藏住持大兴善寺翻经院时期,也是中国译经史上的最后一个高潮。
二、一行祖师的科技成就
开元五年(717),玄宗强行征诏一行祖师入京修订历法。当时,观察、计算天文与使用历法都是沿用古代的旧方法,错误百出。开元九年,一行禅师开始草拟《大衍历》,至开元十五年(727)完成,首尾达六年之久。这段时期的工作非常紧张。在历法方面禅师作《历议》十卷,《历立成》十二卷,《历草》二十四卷,《七政长历》三卷等,为草拟《大衍历》进行文献准备。另外,还须收集实测资料,制造天文仪器以供使用。
为了测定日月星辰的位置和运行规律,须制黄道游仪。仪成,玄宗亲为制铭,置之灵台(天文台)以测星度。据此,禅师证实了恒星较上古有移动,从而认识到恒星的位置并不恒定的事实。现代天文学称恒星位置的为“本动”,西方国家恒星“本动”现象发现于1712年,发现者为英国人哈雷(Halley Edmond),这比一行禅师的发现晚了约一千年。禅师又据观测画成星图三十六张,深得玄宗赞许。
接着,禅师又受诏与梁令瓒等制造浑天铜仪。浑天仪创始于西汉武帝时的落下闳。东汉元初四年(117),张衡将浑天仪改用漏水转动。汉以后屡有改进,尤其经禅师与梁令瓒的努力才比较完备。铸成,命名为水运浑天俯视图,置于武成殿前以示百官。这具水运浑天铜仪不仅能显出日月运行的规律,而且可以自动计时,是世界上第一只机械转动的时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