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佛教文化的社会功能研究。有学者从佛教慈悲众生、敬畏生命、自利利他等伦理思想出发,论证了佛教为当今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睦人际关系、和合人间提供思想资源,从而达成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使佛教慈悲济世、利乐有情、实现人间净土的思想得以展现其普世价值。佛教伦理倡导“正命”与“净心”的生活方式与修养途径,使人们在和谐身心、净化心灵的前提下为社会和谐作贡献。在佛教“净心”智慧的开启下,人们会认识到建设人间净土,关键在于改造心灵,建设和谐社会,关键从心开始。佛教有责任也有潜质为当今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构建做出贡献,以期实现身心和乐、自然亲和、人际和睦、人间和平、社会和谐之愿景。与会学者认为,佛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慈善是佛教与当代社会互动的前导,并从佛教的慈悲理念出发,结合中国佛教慈善事业开展,论证佛教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作者:高永旺,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