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藏传佛教 >> 理论 >>

最胜耳传修心七义论讲记(上)(10)

分享到:

而此拨苦予乐功德、惟佛独有,故愿速成佛。此即菩提心。若无一切有情为对境者,何能生此。生菩提心已,依于有恩之一切有情,而行六度四摄,则名菩萨。若无一切有情为对境者,亦何能行此菩萨行。六度四摄依于有情展转增上,究竟成佛。而成佛后,仍为度脱一切有情。若无众生,则无一切事业可作。故修学菩提心,须念一切有情,于我最为有恩。寂天云,为利有情愿成佛。应知成佛亦由有情,我以礼佛礼有情是也。又诸大菩萨,由爱他故,而成就一切菩萨学行。声闻缘觉,不知利他,不念有情,不得圆满成佛资粮,此尤见有情之重要。次思我现在一切资生之具,无不依他有情之因与助伴而获享用。依他有情织布为因,裁缝为助伴,而我乃获衣之享用。其他一切受用,亦皆如此。若无他有情者,我一切资生之物,皆不得成,遑云受用。或谓如是,我出钱买得,何足言恩。须知钱亦不是生时带来,依他有情而后有也。无一切有情,尚不能成现世安乐,何况兴慈运悲,发菩提心,究竟成佛等事。

  故颂曰 思众皆有恩

  众生知亲属有恩。次于中庸人,亦勉可思为有恩。至于冤仇一类,云何思有恩。应先思过去生中,此现世冤仇累劫曾为我之父母,我食彼乳,如大海水,教导抚养,种种恩德。又思我曾于过去世,作彼冤仇,作残害损恼等事,今彼有分,以残害损恼加我,如是生起容量。并想此容忍大量之一善念,亦是由彼有情加持而生,如以佛果亲置我之掌上,此恩非小。则化冤为恩也。以爱重自我之心,转而爱重一切有情,令相换心,迅速生起。如未生者,应如法勤修。颂文,「众过归于一」句,是即我爱执过患。「思众皆有恩」句,是明相换教授。

  颂曰 取舍间杂修

  去我爱执,生他爱执后,当修慈悲心。依于悲之所缘而取,依于慈之所缘而舍。此取舍二者,相间而修,故云间杂修。取舍,常本作舍取,修时亦应取在前,舍在后,此本作取舍,甚是。修取者,缘念情器世间。于情世间中,分已入道未入道二流。又于未入道中,分善恶二趣。于恶趣分地狱、饿鬼、畜生、三适。先从地狱起修。如是思维,此地狱有情诸苦,与其苦因,设能拔去,岂不甚善,于是生起悲心。观彼地狱有情诸苦,及其苦因,化为黑色无量微尘,如烟如雾,纷纷向我而来,围攻我爱执,而灭令无余。彼诸有情诸苦,与其苦因,尽得拔去。以此类推,饿鬼畜生亦如是。即三善道亦复如是。人苦、天苦、阿修罗苦,及其苦因,亦如是取。色界天无色界天,无现行苦,如石压草,其苦暂不现行,然为

遍行苦所缠。可想此苦而取。又入道有情,声闻,缘觉,菩萨果等,虽断烦恼,而未断所知障,仍未离苦。此苦亦取。又未得清净地菩萨,所余烦恼,及所知障音,我亦取。惟佛与上师不取,余一切皆取,以消灭我之我爱执。复器世间有漏为因,以苦谛为其自性,亦化黑微尘而消归于我之我爱执。此器世间化为清净刹土。遍观情器世间一切苦及苦因,若能拔去,我愿为之,即修取法。观想力强者,

见黑微尘如实现前而来迫我,或我生恐怖,或遇恶疾有情,患肺病白癞,不敢摄取。以方便想可,可置远处外处,此皆不可。须知此令我恐怖厌恶者,正是粉粹我爱执之无上利器。而我之恐怖与厌恶,即是我爱执之显现。正好一举而消灭之也。舍者,缘念情器世间。如前分已入道、未人道、善趣、恶趣等。以慈为所缘,

先缘念大热地狱有情。爱彼诸有情,如母爱于,愿舍一切乐及乐因予彼。入行论云,「身及受用三善根,应常舍予诸有情」。于修舍时,非舍现前血肉之身。观想我化为如意身而行舍。彼大热地狱有情,热苦第一,我身化为清凉之雨,遍洒于彼,灭除热苦。又观彼身下劣,我化为无数暇满身,令彼皆得暇满。又化甘芳馔肴,令彼饱满,美妙天衣,令彼服饰,庄严宫殿,令彼安住。我复化现为大善知识,为彼说法,彼皆闻法信受,能依次第,入菩提道。次想大寒地狱有情,寒苦第一,先化日光,除彼寒苦,余如前想复次饿鬼道饥渴苦第一,先化甘露美馔予彼除饥渴。复次畜生道,愚痴苦第一,先化分别慧,予彼除愚痴,余皆如前。复次人道,人苦最多,应以如意身舍予解除诸苦之安乐。又人欲望最大,可化应有尽有一切物予彼,以满其愿。复次阿修罗道。复次天。亦如是与之相应而舍。此三善道,亦有肴馔天衣宫殿等,及化大善知识说法。复次于入道有情前,想施美馔、天衣、宫殿,复亦化大善知识而为说法,所说是彼诸有情未闻之法,并想彼等闻后信解、未证得证,于刹那顷速得成就佛,此统三乘。复次,想于佛及上师前行八供五欲供,恭敬礼拜赞叹。最后想器世问,以我如意身化其荆棘沙砾丘陵等不意乐处,悉平如掌,佳树森列,好鸟和鸣,变为庄严刹土。又于入道有情之前,舍我之三世善根时,所施受用,犹如施予地狱之受用,悉以施之。三世善根悉化为如意甘露而施于彼。如是修舍,合上取法,能益我否,亦利他否。曰,此之利益极大。修学者,未来成佛,利益有情之心,此中已修。是已于八识田中,串习佛之事业,其利益一。此中圆满成佛,拔苦于乐之资粮,与密法中曼陀罗普遍三摩地相似。刹那,刹那,所种福德,不可思议,其利益二。能令自他相换之心展转增上,速得成就,其利益三。经云如无自他相换心,不得成就大菩提。自他相换心,是成佛之资粮,不可忽视。此中修法,先思我爱执过患,生起他爱执功德,如是爱重自我之心减少,而爱重他有情之心增长,于此而修取舍,令其相换之心,益形增长。凡夫对他有情,漠不关心,今即以此对他有情漠不关怀之心,转而对我,此亦相换心之一。能相换,复令所修之取舍增上。又缘悲修取,碎我爱执。缘慈修舍,令他受用。如是数数相间而修,是前颂所谓取舍间杂修也。修取须依次第,如初修便遍观一切有情而取,以后单修一类,不易现前,此亦应知。

  颂曰 先从自身取

  此言修取之次第,应先自身而取也。有一类有情,于其不意乐之冤仇,不能生起欲取之心,此类有情,应先由自身修取法。我自身今日未来之苦,想其化为黑尘,取而受之。次取后日之苦。再次取后月之苦。复次取后年之苦。乃至此生未来苦,后生未来苦,皆行取法。如是串习,由近而远。次取父母亲属,次取中庸有情,最后乃取冤仇有情。以串习已熟,由亲而疏,依次相及故,则于冤仇有情,亦复能取。如此再取一乡一邑,渐次取省区,乃至全国全世界,并观上下诸有情一切苦,皆得取之,此是自取法,亦可与前说取舍法间杂而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