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藏传佛教 >> 理论 >>

最胜耳传修心七义论讲记(上)(7)

分享到:

  四、作己不失者,经云业力若作己,虽经百千劫,彼业不唐捐。又云众生已作业者,彼业如影随形,如鸟飞虚空,其影亦随之西东。故善业未经嗔火烧毁者,其功德决不唐捐。反之恶业未经四力忏除者,其罪垢亦不消失。当依教深思业果决定,业能增长,不作不得,已作不失等义,决定信受业果,认识业果,而止恶善。最善无过佛法,尤以修学菩提心教授,是至善殊胜之法。能遵十善,辨别业果;并细审业力之强弱,增长善之业力,遮止恶因,惟恐其不尽;勤修善事,惟恐其不圆;如是奉行,思维决定,在座间修;串习取舍,在下座后修。又前二科思暇满难得,念死无常,是破除现世贪著,为出三涂苦因。本科与思维生死过患,兼明破后世贪著,为出离生死轮回因,此应了知。

  四、思维生死过患者,如前所说,由思维业果而生决定信,后行十善法,暂遮三恶道之门,即得人天道增上果。如帝释或大梵天,大自在天等天王,岂非至幸。然尚非究竟利乐,同彼帝释等仍未出离三界,未离生死苦,尚无纯乐,仍以苦为自性,报尽还堕,不得自在。吾等过去生中,修十善业,曾生天道,但今仍在生死轮回中,天道、阿修罗道与人道、亦同在生死轮回中。故三善道,虽已暂脱三涂苦,而未出离轮回之苦。轮回,藏文曰「苦瓦」,是轮转义。以何轮转,谓众生负有漏蕴身,以烦恼业力为绳,牢牢系缚,而为轮转。如负荆棘者,欲求放下,须先解其系缚。众生解脱生死轮回,亦须将烦恼业力,及有漏之蕴身之系缚解除。梵文生死与轮回是一名词,说生死,即有轮回,说轮回亦包生死。此生死轮回,一依因,二依果,三依助伴,如是安立。依因,是依烦恼为因,助伴亦依烦恼,由烦恼为近取因,并依烦恼为助伴,而取蕴身果。并由是展转引生未来之烦恼继续不断,故生生不已,苦永无尽。欲离生死苦,须先断烦恼,近取助伴,与解除此取蕴身也。众生为烦恼近取取蕴身所受诸苦,菩提道次第论,说修思维流转生死苦分二:

  一、思维流转总苦 二、思维别苦

  总苦内又分二

  一、为八苦 二、为六苦。今讲第二分六苦,六苦又可摄而为三,本教授中与道次所说稍异,详细可参考道次。何者为六:

  一、不决定 二个不厌足 三、数数舍身  四、无间受生 五、无伴侣 六、盛衰不等

  可摄为三者

  一、于流转中不可保信。

  二、于彼之安乐受用亦无厌足。

  三、从无始而庄也。

  一、不决定者,众生于轮回中,为冤为亲不决定,为损为益不决定,为美为恶不决定,颠倒纷纭,有何意义可得。龙树菩萨云:轮回颠倒中,父常作我子,母常作我妻,凡有神通之阿罗汉,即可知其因缘。目犍连化缘,行至一家,见一妇抱子食鱼而足踢其犬,而说偈曰,「口食夫肉足踢母,怀抱冤仇为爱子,轮回颠倒真可笑」。盖此妇之夫,喜食鱼,今等流感果,受报为鱼,而为妇食。其所抱之子,乃其夫手刃之仇人,而为其妇之所贪恋者,而妇之母,临死恋其室庐,复受生为守庐犬。颠倒至此,一何可笑,此犹通前世而言,即现世可见者,冤亲亦属不定。有前半生为亲爱,后半生为冤仇者,有去岁为友,而今为敌者。以一人言,或先贱而后贵,或始富而终贫。如是等等,皆无一定,皆现世轮回中不定过患,刹那生灭,无意义可言。

  二、不厌足者,众生贪取利乐财色名位,常无满足。经说众生不厌足过患,如饮盐水以止渴,饮愈多而渴弥甚,到头乐极生悲,苦果现前。如上说,转轮圣王分帝释天王半座犹不知足,以取而代之一念,下堕世间为犬是其一例。彼转轮圣王,于堕落时,以原有通力,预知将受生为犬,彼时曾作是言,此我以不厌足过而得此果,愿我后生,勿再不厌足,将死言哀,堪资警惕。

  三、数数舍身者,众生从无始以来,数数取身,数数舍身,从无一定。或过去曾取天身,而现得贫身,或转轮王而降为世间奴仆,有百千亿眷属天子天女围绕,而贫身孑然无依。转轮王威光煊赫,无有比伦,而庸奴跼蹐难堪,彼等皆有神通,预知生处,其苦可知矣。即如吾辈,今者以前生稍具福德,生此人道,以后能再得人身否,诚不可必。或今食美馔,而后则堕地狱,饮烊铜铁汁,今处光明而后堕黑暗处所,于生死中,颠倒不定。

  四、无间受生者。思无始受生,自无量数。曾取身为人父母,为爱护子女,泣啼悲泪,积如大海。或与冤仇争斗,头颅支节,堆积高等须弥。及在畜生道,所食饮污秽不洁之物,亦如须弥大海。若复不思生死过患,仍是颠倒轮回,如上诸苦,尚方兴未艾。经教云,「一切众生,轮回生死,烊铜铁汁,量如大海水」。我今不明生死过患,不脱诸苦,未来无量烊铜铁汁,正待我一一吞食无尽也。

  五、盛衰不等过患。在生死轮回中,盛衰无住。佛说生死轮回,终归衰损,言到头只有归于衰损之一途,昔之崇楼杰阁,瞬为断瓦颓垣,世间事大抵如斯也。

  六、无伴侣过患。生时亲眷满前,死后无一伴侣。生是一人来,死时一人去。黄泉独往,一切皆非,而世人于生死轮回,犹多留恋不舍者,哀哉。

  上来说总苦,此外有别苦。依菩提道次第论,此苦有八,今但略说,不复诠次。寂天云,「于苦不思维,不主厌离心」。宗喀巴亦云,「应于诸苦应思维,生起厌离不再受,此厌离心无间断,是即名为出离心」。皆言先思生死等苦,乃起厌离。此厌离串习成熟,即出离心也。修学者,于思维苦时,要令心生感动。心依所缘(即过患总别诸苦),而感动有力。如缘悲者,必到落泪地步,始是感动之征。如是思维感动力,渐近出离心边。有若两相摩擦,发生暖相,名为取暖。依此长时精修,不能取暖,宜速修供养,礼拜,积资,忏净等,此是秘密教授。历此再修。必能取暖。取暖如成,此心照见世问一切荣名利禄等,如刀锋上蜜,有舐者,必伤其舌。然此取暖,仅修出离心初步象征,非即出离心生起也。感动取暖后,其力倍增猛利,若不可遏止,心生厌离者,此是出离心将生起象征。然尚有造作,尚不得力,故名为有造作出离心,一名相似出离心。直至功夫纯熟打成一片,于上座正修中,此猛利厌离之念继续流注。因无间断,即下座后,亦复触缘而生。如是非有造作,任运厌离,恒常持久,乃说名无造作出离心,一名真实出离心也。此取暖、有造作、无造作三阶段,非仅出离心如是修。以此为量,可赅修一切法。将令真实出离心生起,先思生死过患。将思生死过患,须先思生死中所有诸苦,但思总苦,如前所说,犹嫌未足,须更思别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