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藏传佛教 >> 寺院 >>

藏传佛教早期著名寺院韩达垅寺考述(2)

分享到:

  二世达垅仓活佛罗桑丹巴却吉尼玛国师,生卒年代不详。根据藏传佛教仪规,一世达垅仓活佛圆寂后,经四世班禅大师卜算,在青海夏琼附近的多巴部落,寻访到前世达垅活佛的转世灵童,并迎请到癿藏大寺坐床,后前往西藏学习深造,进郭芒扎仓学经多年,在安让寺巡回辩经,获格西学位,并曾出任扎什伦布寺密宗学院堪布之职。卸任后依四世班禅大师的法旨,返回故乡,大力弘扬佛法,创建新寺,曾先后任过青海佑宁寺、仙米寺、甘肃天堂寺、东大寺等处的法台,约于1642年和1644年先后创建了天祝石门寺和达隆寺。为使这两座新寺香火旺盛,曾4次奔赴内地和西藏。在京期间因给康熙皇帝的母亲诵经超度亡灵,得到康熙器重,遂封为驻京呼图克图,御赐黑金印、白檀香木印、羊脂玉印各一枚,龙纹镀金马鞍各一套,还有皇帝诏书、圣旨等。另外,康熙皇帝还以明洪武帝给韩达垅寺牌匾之同样规格,给天祝的达隆寺也亲笔御赐了一幅“祝庆寺”之匾额,但此匾比明洪武所赐少了一个“大”字,这也许是韩达垅寺较之天祝的达隆寺,创建历史更长、寺院规模更大的缘故吧!当时,在康熙帝的推崇下,他曾出任过皇宫内恰关寺的上师,并撰有佛学著作数部。

  三世达垅仓活佛罗桑南木卡嘉木参国师,生卒年代及生平业绩不详。据载,因内讧等内外各种原因,从罗桑南木嘉活佛开始,历辈达垅仓活佛一直避居华锐一带,在该地广建寺院,弘扬佛法。

  四世达垅仓活佛罗桑丹贝坚赞国师,生卒年代不详,一生致力于建寺收徒、弘法传教的活动。他在清朝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今天祝扩建达隆寺,创办该寺四大学院,即密宗学院、闻思学院、医学学院、时轮学院,使达隆寺日渐鼎盛,并被清廷列为护国佛寺。他年届晚时,还在今永登县境内创建了杨嘉寺、石井洞寺等(均为达隆寺属寺)。

  五世达垅仓活佛罗桑丹贝尼玛国师,生卒年代及生平业绩不详。六世达垅仓活佛洛桑图旦嘉措,生卒年代不详,以博学著称。一生著述甚多,其代表作为《凉州四部寺志》。七世达垅仓活佛洛桑三木丹嘉措,生卒年代不详。他为藏传佛教著名高僧隆朵喇嘛的新炙弟子,佛学造诣颇深,享年100余岁。八世达垅仓活佛罗桑嘉同嘉措,生卒年代不详,世称“赤干仓”。出生地在今青海省互助县巴札乡。在天祝松山达隆寺终生研习佛法,修持藏密,成为达垅活佛传承中成就卓著之人。九世达垅仓活佛罗桑丹增嘉措,于藏历第十六绕迥火兔年(1927年)诞生在今天祝县西大滩乡。5岁坐床,9岁时送往拉卜楞寺学习佛法,学成后返回本寺,曾任天堂寺法台。解放后,先后担任甘肃佛协副会长、天祝县政协委员、县佛协副会长。于藏历第十六绕迥火虎年(1986年)在松山古城圆寂,享年59岁。

  十世达垅仓活佛罗桑嘉措,于藏历年第十七绕迥土蛇年(1989年10月15日)出生在夏河县九甲乡俄华村,父名久先木嘉,母名德吉卓玛。5岁时至拉卜楞出家为僧,取法名嘉央扎西,在该寺时轮学院学习基础知识,并参加演练寺院法佛。1994年,在天祝藏族自治县松山乡、钱宝乡、东大灌乡等地的藏、汉、土等各民族信教群众的再三要求下,经天祝县政府同意,武威地区民族宗教处批准,由六世嘉木样大师亲自卜算,于4月3日在拉卜楞寺时轮学院大经堂内拉科仓大师灵塔前银盆旋丸认定为第九世达垅仓活佛的转世化身,由嘉木样大师赐法名为罗桑嘉央嘉措,并指定拉卜楞格西嘉央陈列为其经师,现正在拉卜楞寺苦学经典。

  三、主要建筑

  达垅寺,坐落在积石山县以南35公里处,平均海拔2280米。历史上这里是半农半牧的藏族地区。现为纯农业区,寺周围现有12个村庄,720余户,4320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副业。民族构成以汉族为主,还有一些散居各地的藏族和土族群众。各民族你来我往,相处和睦融洽。

  根据有关藏文史书记载,历史上达垅寺坐北朝南,基地北高南低,中流大峡河,背依关林山。这里水美山秀,林密景幽。寺之前塬平地宽约数百米,因自然地形山势的限制,寺院建筑遂亦成长方形,东北长而西南狭小。全寺面积约方圆7华里,根据当地长者的口碑资料,寺内布局为前中后三进院落,从山门起的北缘中轴线上,依次建有大经堂、金瓦殿、宝光殿、护法殿、续部学院、时轮学院、医药学院、转经廊房、佛塔以及尼姑寺、宁玛派寺等,整个建筑群高低错落、雄伟壮观,极富民族建筑艺术之特色。

  达垅寺的建筑风格,无论是外部造型,还是室内设置,较之后来兴建的其他藏传佛教寺院,显得更加辉煌、宏伟、肃穆、壮观,别具特色。为了使大家对历史上的达垅寺全貌有个完整的了解,笔者根据有关藏文史料,将该寺主要殿堂的建筑规模及风格特点,从内到外作一简单介绍。

  (一)建筑特点

  达垅寺的佛寺建筑是典型的建造与装饰一体化的标准产物。

  1、外部 达垅寺的外围墙垣,多用取材于当地的青灰色石英砂炭砌成的方块,叠置而成,这种墙垣经久耐用,极为坚固。院内除了鳞次栉比的僧舍外,其余殿堂高达数层,最高如金瓦殿,藏语称“色尔康钦莫”,有5层,“歇山顶”式铜制鎏金的大屋顶,顶脊正中置有法办,法车仑两侧,金鹿对卧,飞檐翘角,金碧辉煌。寺院殿宇外部墙垣表面刷有红色或黄色涂料,其中红色尤为多见,如三大学院和其他殿堂,多饰红色,只有活佛宫邸,方可涂黄(必须是曾在西藏某寺任过堪布之职的活佛,才有资格)。殿堂墙垣上半部分一般装置棕色杂木,高约1米,厚2尺,上嵌圆形铜质花纹,色彩配置极为谐调。至于屋檐则多用黑色岩板铺成,其上再砌两层土坯,裹以泥土,极其牢固。

  达垅寺外形建筑的布局,采用了纵轴式,主要殿堂都布置在一条纵轴线上,每个院落正中为大殿,殿内供奉主佛,左右两厢为配殿,山门两侧为僧舍,这种三合院形式的建筑,充分体现了整洁对称、庄重美观的传统寺院外形建筑的特点。

  2、内部 达垅寺的内部装修,以木材为其主要建筑材料,小则窗户栅栏,大至梁柱世栋,都用木材。如达垅活佛之宫邸的雕梁画栋,飞檐斗拱,的确是穷极工巧、独具匠心。经堂佛殿所用的巨梁大柱,往往高达数十丈,均雕饰藻绘,壮丽精致。历史上达垅寺附近村寨中,能工巧匠比比皆是,特别是开山劈石,凿石刻雕的石匠,尤其之多。所以如达垅寺的阶梯、殿堂的柱石、塔座凡较重要之处,多用当地凿雕的花岗石条。而普通僧舍则由板岩铺成,较之花岗岩石,外观略有逊色。至于寺中庭院空地,则用河中的各色石砾铺嵌成各种花纹,这种石砾铺设而成的院廊,美观大方,不仅坚固耐用,而且整洁卫生。达垅寺内部建筑另外一个独特的格局就是:僧舍一般为独门四合院,一进大门,映入眼帘的是院正中两层藏式木楼,四周单层平顶,石基承墙,与内侧木构架相连接的内院式建筑,其平面布局略作方形,进深5米有余,面阔。房檐四周置有飞椽,左右门窗都是木制花窗,两面通道的廊柱之间镶有形制较古的木栏杆。光线一般从天窗射入,天窗无玻璃,因三面墙壁无窗,所以,天窗成了室内惟一的光源。这种采光形式,堪称是古代藏族建筑艺术的一个小小创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