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藏传佛教 >> 寺院 >>

托林寺踏古

分享到:

托林寺远眺。托林寺始建于公元996年,直至公元1082年才完工。经二十几代古格国王的努力,建成规模远比当今所看到的庞大、气派的托林寺。周爱明摄

 

  以寺为中心,逐渐发展为城,是西藏高原众多城镇兴起的共同特点。拉萨、日喀则、昌都,都是先有寺院然后才有城市。拉萨以大昭寺、布达拉宫为中心,日喀则有著名的扎什伦布寺,昌都有强巴林寺。寺院众多的僧人需要吃饭、喝水,便聚集了为此服务的差民,逐渐形成定居点。商人也前来做生意,甚至定居,便出现了城市。扎达也不例外。作为一个古老的城镇,它是随着托林寺的兴建而形成的,托林寺的出现则是佛教复兴的结果。

  从吐蕃灭亡到元代之间几百年藏族的历史有很多难于填补的空白。1978年我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读硕士时,导师李有义、王森教授就告诉我,要研究这段历史就离不开阿里的历史,离不开古格王朝的历史。早在公元五六世纪,古格为象雄国的中心地区,象雄在此建有扎布让古城堡。据《敦煌历史文书》记载,松赞干布的妹妹色玛卡嫁给象雄王李义夏为妃,李义夏将“曲龙银寨”赐给色玛卡作为封地,并将古格冈称人赐给她作仆人。当时的古格大约在今扎达县的扎林、达巴、曲龙等地,即象泉河的中上游地区。10世纪初,吐蕃后裔以象雄的扎布让为根据地建立古格王朝后,古格一词使用频率高了,知名度也增加了,一些藏文史书把古格王朝控制的地区径直称为象雄,甚至本末倒置地将象雄当作是古格王朝辖区的一个小地域。这给后人了解古格、象雄增添了扑朔迷离之感。

托林寺拉康嘎波壁画(16-17世纪)。

  当“阿里三衮”中最小的德尊衮在象雄称王之后,次子松额出家当了喇嘛,改名为益西沃,意为“智慧的光芒”。当时这里的佛教受印度旁门左道及当地苯教的影响,已沦为“炼尸成精的邪术”,有的热衷于以蹂躏妇女为佛法、以砍杀人头为超度手段的“密宗”。用高僧强秋俄的话来说,就是“自从‘解脱’(屠宰)仪轨发展以来,山羊和绵羊都不得安宁;自从性合的仪轨发展以来,人类在两性交合方面甚至也不顾及血缘关系了”。益西沃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多次派人到克什米尔等地学习佛法,据说第一次派到克什米尔的21个人,因不适应那里的水土气候,大都病死,只有两个人得以生还。出外学习的人当中,以仁钦桑布取得的成就最为突出。

  仁钦桑布(公元958-1055年)出生于古格,13岁出家。第一次到克什米尔学习显密经论7年,先后三次出外留学,师从75位班智达①学习佛法。而且每次回国,他都邀请很多僧人到阿里,将佛经翻译成藏文。据说在他的主持下翻译了317部经,33部论,译过108部密宗经书,其中最著名的有《集密》、《摄真世经》。人们认为,正是从仁钦桑布开始,神秘的密宗才达到了与佛教理论相结合的高度。所以佛教史上将仁钦及其后来的译师翻译的密宗经典如《瑜伽续》和《无上瑜伽续》等称为“新密咒”,从公元7世纪到10世纪吐蕃王朝时期,由孤萨惹、莲花生、弥底等印度佛学大师翻译的密乘经典,尤其是流传较广的《行》、《事》两部,称为“旧密法”。与此相应,藏传佛教也由此划分为两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吐蕃最后一个赞普朗达玛之前称为“前弘期”,经仁钦桑布及安多地区的贡巴沃色改革之后称为“后弘期”。仁钦桑布不仅在翻译佛经、宏扬佛法上功德无量,还修建了大批声誉显赫的寺庙。由于仁钦桑布对佛教作出了杰出贡献,人们又尊称他为“洛钦”,意为大师。益西沃的儿子拉德王还将现在扎布让的卡(庄园)赐予仁钦桑布,从此开了西藏寺院拥有自己的庄园、土地的先河。
  
  与此同时,益西沃还积极邀请印度高僧来到阿里。为了筹备所需经费,益西沃率众到阿里西北部采集黄金,不料被信奉伊斯兰教的突厥噶逻禄人所俘虏。释放益西沃的条件是:或者他改信伊斯兰教,或者缴纳与他的体重相等的黄金。益西沃的侄子强曲沃带着千辛万苦收集的黄金来到噶尔洛,却发现还差益西沃人头的重量。益西沃要强曲沃放弃用黄金来赎他,改用来请印度超岩寺的上座高僧阿底峡。阿底峡原本不愿离开南方到寒冷的高原,但为益西沃的献身精神所感动,于1042年来到了阿里。据说当时迎接他的仪式十分隆重。大喇嘛亲自带着三个身穿白衣的随从,骑着白马,手持华盖、宝幢、飞幡及各种贡品,还用黄铜特制一只长号,从此这种长号有了一个专门的名称——益西班智达长号。人们载歌载舞,口诵吉祥祝词。 

 

托林寺杜康殿东壁壁画(15世纪)。

  阿底峡来后,协助仁钦桑布翻译了大量经论,又为僧人讲解教义,还为他们施行灌顶仪式。他宣讲佛法,特别强调因果关系,所以有人称他为因果喇嘛。1045年,阿底峡准备回印度,行至普兰,恰逢尼泊尔境内战火纷飞,道路受阻,他只好返回。接着在卫藏地区呆了9年,先后在桑耶寺、拉萨、叶巴、般玉、聂当等地传教,招收了很多弟子,创建了藏传佛教中最有名的噶当派。阿底峡于1054年圆寂。现在拉萨城郊的聂当有一个规模不大但名声极响的寺庙──卓玛拉康。最初阿底峡的灵塔就存放在这里。“文革”期间,经国家之间的交涉和周总理的过问,阿底峡的灵身运回他的家乡──古代东印度的萨火罗,今天的孟加拉国。阿底峡虽是孟加拉国的一个普通僧人,但为了宏扬佛法,为实现自己的信仰理想,跋山涉水,足迹遍及西藏西部各地,传教、译经、培养徒弟,对于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形成和古代藏族与南亚诸国人民的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因而赢得了后人对他的景仰与深切怀念。
  
  佛教在阿里的复兴并非偶然。自古以来,阿里和佛教的发源地印度之间有着密切的文化交流。公元11世纪前后,正是印度伊斯兰教化时期,广大印度佛教僧人纷纷逃散,在东印度、缅甸、越南、老挝、泰国、柬埔寨境内传播佛教,并与当地传统的宗教相结合,形成了小乘佛教。而一部分僧人则进入西藏,形成了大乘佛教。

 

  为了给阿底峡这样的高僧提供修行讲经之所,益西沃仿照桑耶寺修建了托林寺。这一点突出地表现在其主体建筑迦萨殿的设计意念上。此殿东向分内外两圈,内圈殿堂呈十字形,正中为一方殿,上置坛城和朗姆那佛像,也有人说是大日如来佛像,这就是世界的中心——须弥山的象征;方殿周围隔着回廊,东西南北各设一殿,代表着世界的四大部洲;外圈东向为门庭厅,供养着释迦牟尼和十八罗汉塑像;东、西、北三向各建有五座殿堂,分别代表出世五部,即文殊(身)、莲花(语)、真实(意)、甘露(功德)、金刚橛(事业);四周建有四塔,代表四大天王,13米高的土红色塔身有着哥特式尖顶,别具一格。迦萨殿共有23座佛殿,但号称百座,所以名为迦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