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和家庭的认同相互依托,从家庭关系分析,由于父母是儿童的参照群体,较为传统和封闭的社区孩子受信教父母的影响要深刻得多。有些女童自小随家人到寺庙朝佛,潜移默化影响至深。扎西尼姑寺的尼姑中有的随父母转经后很小就留在扎西寺。根据问卷调查,18岁以下年龄出家的占9.7%,18~24岁出家的占67.7%,25~29岁出家的占9.7%,30岁以上年龄出家的占3.2%。出家女尼可以回家探望父母,家人也到寺庙朝佛并探视自己的孩子,这种往来以离家的远近和家庭经济的贫富而定, 家庭离寺院较近且经济状况较好的,双方探视较多。
在乡级以下的传统社区,许多家长培养后代的观念既有传统也有现代的思路,传统的思路是子女中应该有人出家,现代的思路是如果家庭条件好子女应该上学,读书有出息可望谋到一份工作,否则还不如出家为僧尼。父母将出家看得更实际更有地位,这是与藏传佛教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密不可分。
2、自然、经济环境分析
藏区自然环境有鲜明的二重性特征:一方面有一些自然资源富集的优势;另一方面自然地理和自然气候等自然条件颇多不利,加之地域环境的相对封闭性导致经济环境的相对落后性,人们在这种环境中的生存和适应将付出极大的代价,并面临许多生存挑战。以塔公乡牧区为例,这里海拔在3700米以上,牧业生产中许多妇女担负着主要的劳动角色,她们长年居住在黑帐蓬中,逐水草迁移,虽说已经实行定居,但定居点中的定居者主要是老人和儿童,青壮年牧民每年只有到藏历年才有10余天在定居点体息。我们在塔公乡牧民拉姆家及周围的几家帐蓬所见,天上下着雨,牧民们仍在不停的忙碌。他们凌晨4点起床,烧火、做饭、放牛、挤奶。平时加工奶制品、纺线、拾牛粪、带孩子等都由妇女承担,晚上要到10点以后才能体息。寒冷、潮湿、劳动强度大、生活艰苦,有些地方治安条件差,夜间还得提防偷盗牲畜。这种传统落后的牧业生产方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几乎没有太大变化。艰苦的牧业生活使成年男性也感到吃不消,拉姆的大哥已经40多岁,是家中在牧业上的全劳力,他自己说是家庭的责任感使他在困惑厌倦的情况下能够坚持下来。他的弟弟自小出家,现已21岁,依靠家庭供养。拉姆的姐姐现已33岁,是家中不可缺少的劳动力,劳动的艰辛,使她有出家为尼的念头,但是家庭生产的重任使她感到为难。拉姆在康定读书,每次回来都要到牧场上帮忙,当放牧到离家较近的地方时,她的母亲也得参加挤奶、喂牛等劳动,饲养全家90余头耗牛的劳动主要落在了妇女身上。
据宗教部门介绍,出家为尼的女性中牧区的比例最高。例如,在扎西尼姑寺的问卷中显示,家在牧区的尼姑占77.4%,农区的尼姑占22.6%。历史上男性出家为僧的比例较高,妇女成了社会生产的主要承担者,在经济、家政等活动中妇女对经济有支配权和财产继承权,牧区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尤其明显。男性劳动力的锐减,使繁重的社会生产及家庭负担毫无选择地落在妇女身上。超负荷的生产劳动,加上极其艰苦的生存环境,使一些青年女性不愿再步母亲的后尘,加之宗教和传统观念认为女性一生下来就落入苦海,出家为尼是摆脱苦难、寻得解脱的出路,正所谓:“人生皆苦,转迷成悟,离苦得乐”。这种观念早在佛教传入吐蕃时期即已形成。8世纪莲花生入藏传教时,吐蕃王妃益西措嘉被作为灌顶供养了莲花生,因当时吐蕃尚无尼庵,她口述经文以道歌形式四处传教,她在歌中唱道:“不管怎么干,我都不会幸福;因为我是女人,所以要遵奉佛法很难,甚至难以为生!”④这是女性接受佛教思想,祈盼解脱的根源。近10余年来藏区社会经济处在不断转型的过程中,生产关系发生了变革,一段时间里生产积极性释放了出来,但是生产力的变化十分缓慢,尤其在牧区传统的生产方式仍占主导,牲畜私有私养后,牧民的劳动量没有减少,每户近百头的牦牛,按传统的生产方式经营,终年劳作而脱不开身,颇为艰辛。如若再遇上草场、边界纠纷以及冤家械斗、偷盗牲畜等不安定因素,更增加了生活的不安宁感。女性由于种种社会原因和生理的因素而较男性柔弱,当若干的不利环境成为对女性的压力时,她们将处于更加的弱势。所以,有些女性不堪忍受,产生厌世的倾向,对现状的不适或不满,促使她们作出出家为尼的选择。在扎西尼姑寺的调查显示,尼姑入寺前都有许多主观或客观、直接或间接的原因,但是,一个共同的特点是感到环境压力大,想逃避现实,出家可以摆脱困境;其次认为出家可提高自己和家庭的地位。值得一提的是,尼姑们也知道,喇嘛寺与尼庵、扎巴与尼姑地位不平等,但是教规和教义使她们接受这种地位,苦苦修行,不求今生,只求来世。按照藏传佛教的寺院制度,尼寺的组织管理结构远比喇嘛寺简单,尼众的考试晋升制度限制较多,等级较低,在甘孜州只有色达县的喇荣寺建立了女尼可以考取“堪布”的学位制度,这也是女性出家人纷纷前往喇荣寺的原因之一。
3、文化教育环境分析
民主改革以前,藏传佛教是藏民族的精神支柱,藏区的统治者除了依靠这个精神支柱外,还依靠经济、政治、军事的力量进行统治。民主改革后,后者的力量结束了,但是前者并未消失,仍然发挥着作用。特别是喇嘛寺作为传播藏族文化、教育的功能和影响迄今在农牧民群众的心目中并没有消失。虽然社会主义文化和现代教育体系已经建立,但是由于藏区社会相对落后,经济发展滞后,使文化教育体系极不完善,基层文化教育事业十分落后和脆弱。据调查,喇荣寺的藏族尼姑有90%以上没有进过学校;在塔公乡扎西尼姑寺的统计显示,93.6%的尼姑入寺前是文盲,读过初小和高小的比例各是3.2%,绝大多数是入寺后通过学诵经文学习藏文的;甘孜县在色达喇荣寺的尼姑上过小学的不到10%。这些出家女性从小没有得到现代教育的培养,以至于许多出家女性对社会的认知程度停留在传统的观念中,对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变化全然不知,或知之甚少。正是由于缺少现代文化教育的影响力,传统的宗教观念直接控制人们的伦理道德和心理情感。所以,传统社区的信徒既在理智上相信神的存在,来世的存在,也在心理上有浓厚的宗教感情和情绪,这有别于发达地区的一些信徒,他们理智上已经不信神,对宗教仅存浓厚的感情。女性文化素质低与接受传统宗教观念的传播有很强的关联度,藏族尼姑中的文盲多,证明了这一点。藏族农牧民在对待子女出家的问题上,如果按传统的价值判断,在乡土社会出家更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