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尼众无序增加的社会影响
1、增加不稳定因素,加大管理难度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甘孜州藏族尼姑人数呈上升势头,一些地方的尼姑数量超过了民主改革前的规模。过去藏区宗教问题比较集中在喇嘛和喇嘛寺,如今宗教管理的热点和难点出现新的动向,例如:喇荣寺尼姑的无序聚集已超出正常管理的宗教活动范围。尼姑无序增加产生一些不稳定的苗头,若再疏于管理,将有可能小事醒成大事,小间题变成大问题。藏区不稳定根源直接与达赖集团利用宗教进行渗透和破坏活动相关。尼姑无序增加,必然引发宗教问题、民族问题和妇女问题,这正是分裂势力可资利用的筹码。
2、对藏族人口再生产的负面影响
在不断增加的尼姑中以青年女性居多,同时还有一些未成年人出家,扎西尼姑寺的尼姑出家时在14岁以下的占了9.7%。目前所知,15~49岁育龄妇女占尼众人数的绝大多数。以往的研究认为,较多的藏族男性人口出家,导致可婚人口群的性比例严重失调,妇女“婚配”过剩使藏族人口增长较其他民族缓慢,这是藏族人口再生产的重要影响因素。目前,较大数量正处于生育旺盛期的藏族女性出家,必然会进一步加剧这种负面影响。因为,过去藏族妇女中有一定数量的女性虽然未婚,但并不表明她们不参与生育,通常未婚母亲和非婚子女不会受到社会和家庭的歧视。而出家为尼表明完全放弃婚育,育龄期女尼退出生育行列,脱离人口的再生产,如果尼姑人数的无序增长越快,对人口再生产的负面影响就越大。
3、对扩大再生产的负面影响
格地说,藏传佛教的出家人属社会供养群。民改前,藏区出家人比例太高,农牧民用于宗教的开支也太高。如果说这种状况直接导致社会经济停滞,那么今天又予恢复也会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最起码会制约农牧民扩大再生产的积累。目前,甘孜州的寺庙已接近民改前的数量,至于出家人数,上世纪90年代初期据甘孜州政府公布,全州僧尼约占州内藏族人口的6%。⑤仅按人口的6%计算,每17个人供养一个僧侣,除去老人和儿童的社会负担,如此供养比例无疑是十分沉重的。而尼姑人数的不断增加,将进一步加大社会供养群的比例。藏区社会总供养率高出其他地区,不论其供养来源的方式如何,都脱离不了社会劳动者所提供的物质财富。藏区生产不丰,经济落后,维持高比例的供养群必然加重劳动者的负担,制约社会扩大再生产。
综上所述,四川甘孜州藏传佛教中的女尼无序增加是宗教问题中的新情况,对待这类问题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宗教活动应在有关法律、法规的正常秩序中进行。对出家尼姑,不论入寺或住家修行都应列入宗教管理的范围,使宗教活动进入有序化、法制化的轨道。宗教信仰有深刻的社会和思想根源,在发展藏区经济的同时,应重视对未成年藏族女性的现代教育,这是解决藏区宗教问题的根本出路。女性出家尼姑中以青年人居多、文盲居多,女性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更应受到教育的关照。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藏族女性文化素质低于男性。为了尽快提高新一代藏族女性的文化素质,从根本上减少女性出家的趋势,应通过适当倾斜的教育政策和投入,使藏族女性的科学文化素质得到有效提高,这是解决藏区女性信教问题和妇女问题的明智举措。如果更多的未成年女性受得现代教育,那么她们将获得正确选择生活的能力。[责任编辑 保罗]
注释:
①周锡银、冉光荣:《藏传佛教寺院资料选编》,第206、208、169页;甘孜州宗教部门2001年9月提供的资料。
②王森:《西藏佛教发展史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③《道孚文史资料选辑》第1辑。
④转引自房建昌:《藏传佛教女尼考》,载《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8年第4期。
⑤《1993年中国民族经济》,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年版。
[作者简介]郎维伟,现任四川省民族研究所研究员;张朴、尚云川,现任四川省民族研究所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