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藏传佛教 >> 综论 >>

萨迦派哲学思想述要(2)

分享到:

   “后破一切见”,萨迦派认为“既已抉择诸法无实后,即心念无实的执相部分,亦属应断。”(注:《土观宗派源流》 西藏人民出版社 1984年11月版 第89、107、108、109页。 )也就是说在通达了万法无实有之后,连“无实有”这种想法也应该断除,因为当你认为诸法无实有的时候,这种念头本身就变成了实有,而“法我”无实有的佛教“真如”是无法用概念界定的,是无法把握,不可言说,不能定义的。所以要“舍去一切执著,舍去一切有相,舍去一切戏论等,则于此无执情况中平缓而住,故说:‘是执则非见’此中所说的执着,属于修习次第中的第一阶段则为实执,属于第二阶段则为相执。”(注:《土观宗派源流》 西藏人民出版社 1984年11月版 第89、107、108、109页。 )在这里,萨迦派认为执著于实有是“非见”,是不正确的;执著于非实有也是“非见”。故不要用“有”、“无”去看待世界,不要划地为牢,拘泥于“有”、“无”的界限,凡有执著,便不能彻见事物的本性,就不是正见。对此,班班多杰认为萨迦派接受般若空宗,在很大程度上是接受了其中的非有非无的中道思想,表现在思维方法上,萨迦派不单纯论空谈无,而是不着空无,不执有无,其中所体现的是“不落有无”、“空有相即”的中道思想(注:班班多杰《藏传佛教思想史纲》 上海三联书店 1992年4月版 第201页。)。而中道思想的特质从哲学上来看就是虽然假定现象或概念在外在形式方面有着矛盾的两个方面(有、无、实有、非实有),但它同时认为这两个方面是“二边的”,既不斗争,又不转化。它们不是在事物的自身运动中,亦即在事物的相互渗透、相互联结、相互贯通中取得矛盾的“统一”,而是在事物之外,亦即在对立双方之外,求得“统一”,它们的“统一”也就是矛盾的排除(注:黄心川《印度哲学史》 商务印书馆 1987年7月版 第235页。),这既不同于矛盾双方可互相转化的辩证法思想,也不同于汉地的中庸之道,因为中庸之道是一种调和,是一种同时的部分吸收;而中道则是矛盾双方的同时排除,所以这种思想被汉译为“中道”是有些久妥的。
   总之,融入中道思想的萨迦派的四句修行格言是藏族人民对印度佛教哲学在融汇贯通之后,活学活用的一个典型。它首先从俗人的世界切入,根据他们的所愿所怕层层施以诱导,为胜义谛而说世俗谛,从而逐步否定了现实世界的意义,使人最终不知不觉走上佛家所指的道路。在哲学思辩方式上,萨迦派采取的是一种由肯定到否定再否定的方式,在否定内容上,也是经历了由否定现世到否定思维、理性的作用、概念名言的意义,这样的过程,处处体现了一种层层递进的关系。在这一部分,萨迦派很典型的采用了中观应成派的“是遮非衰”的论证方法,在他们看来,不但对“空”、“有”,而且对空的认识本身也要加以排除。

     二、《道果论》中的唯识思想

   《道果论》中的唯识思想,也就是《土观宗派源流》上记载的“随弥勒派的教授而修者”。认为人要了解诸法的本性,就必须先了解心的本性,具体地说,“此法先应了知因位时的智慧勇识,本性光明,这是生死涅槃二者的根本,由于对他不认识,故为能所二取迷乱遂起二现的现行及其习气,这是生死根本的俱生无明。”(注:《土观宗派源流》 西藏人民出版社 1984年11月版 第89、107、108、109页。)要正确理解这段的意思,必须先通达“智慧”、“明”这两个词的意思。智慧:智是心的拣择作用;慧是心的决断作用。智能照见,慧能了解,前者对象为世谛,后者对象为真谛。生死涅槃:生死是现实的、经验的境地,是轮回的、流转的界域:涅槃则是远灭的、空寂的界域。大乘以为在生死的界域中,即可觉悟、证真理而臻于涅槃之境。由此可见,萨迦派认为,要想于生死界域中证得涅槃,通俗地说,要想即身成佛,即世成佛,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认识心的本质,也就是认识心元始以来是具有智慧的,是清净的,光明的。这种本质可以从两个方面体现出来:一为心是万物的本源一切诸法皆生于心,出自于心,宇宙万物都是自心派生的,都包含在自心之中,这里的心与物譬如镜与花。萨迦派的这种“万法唯识”的思想和南宋陆九渊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以及明代王守仁的“心外无物”这两个哲学命题如出一辙。二为心是可以认识万事万物的。只有认识了这两点,认识的主观(能取的心)和客观(所取的境)方能合二为一,我佛也可合一。如果不能认识到这一点,“则主体和客体处于分离状态,人心佛性处于异体状态。这是将能取心和所取境视为二元的迷乱,横生妄念无明的根源。如此,就永远沉沦于生死轮回的苦海中,这就叫做迷凡悟佛。”(注:班班多杰《藏传佛教思想史纲》 上海三联书店 1992年4月版 第203页。)归根到底,萨迦派认为众生和佛没有什么本质的、不能超越的界限,差别只在于迷悟二字,自性迷则是众生,能悟得自心的本性,则为佛。所以,拉•莫阿卡宁认为:“所有佛教派别的目标都是解脱,但获得解脱的方法和道路有多种多样。从根本上说,任何道路都相当于意识的根本转化。”(注:[美]拉•莫阿卡宁《容格心理学与西藏佛教》 商务印书馆 1994年1月版 第78页。 )而要达到意识的根本转化,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通过努力修持,断除执著外境的迷乱和执著内心的迷乱。
   (一)断所取执的迷乱(即断除执种种外境为实有的妄念)。萨迦派认为“初暖相者,双离能所二取之心,自性光明,明而无有分别,虽属自心本具,然不能见者,乃是由于执外境离心实有,爱其蔽障,故应将其蔽障除去。”(注:《土观宗派源流》 西藏人民出版社 1984年11月版 第89、107、108、109页。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的本性本来是脱离了主观认识和客观事物的、清净而光明的,这种心性虽是原始以来便具有,但不能为人所明了,其原因就是人执著外境为离心而独立存在的实体,这一妄念蒙盖了心的本性。由此可见,萨迦派认为一切现象和外境都是心的派生物,是一种幻现,离开心识而独立存在的,实在的外境是不存在,心外无境,万法唯识。人如果能认识到这一点,心性就能恢复光明清净。而要获得此见,则仍需通过宗教实践:“即是应先决定此等外境只是心的迷现,离心而外,别无实有可得之义,乃至未得此觉验中间应当励力修习。如此励力以后,则任,于所见上心放任宽松而住,则以一切执著由自然解脱之门而随持之,最后或安然而住,或仍其本分。保持对于此见在不丢失正知正念之中冥然而定。”(注:《土观宗派源流》 西藏人民出版社 1984年11月版 第89、107、 108 、109页。)也就是通过苦思冥想、 禅定等一系列宗教活动强化心中生起的外境实有的表现都是由心受外物的迷惑所引起的,实际上一切客观外界的现象都是由心中变现出来的,都不能脱离识而独立存在。萨迦派把这种修习所达到的阶位命名为:暖位现相三摩地、定位增相三摩地、忍位无境分别三摩地。总之,萨迦派“断所取执的迷乱”其本质亦如费尔巴哈所说的:“把客观的本质看作主观的东西,把自然界的本质看作有别于自然界的、人的本质,把人的本质看作有别于人的、非人的东西——这就是神的存在,这就是宗教的本质,这就是神秘主义和思辨的秘密。”(注:黄心川《印度哲学史》 商务印书馆 1987年7月版 第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