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切众生成佛,意味着放弃此前过高的成佛目标,使得将阿罗汉、辟支佛作为最终目标的声闻、缘觉的二乘之人也能成佛。此“一大事因缘”的部分,是《法华经》中直接表现“一乘”思想的内容,也是《法华经》中最重要的宗教内涵之一。紧接方便品的譬喻品第三中,诸神关于这一内容云:“佛昔于波罗奈初转法车仑,今乃复转无上最大法车仑”。此即将波罗奈鹿野苑初转法车仑,与《法华经》的“一乘”说法进行对比。释尊受梵天的劝请,为了对先前的修行伙伴、五名出家者说法而去鹿野苑,在那里讲说不苦不乐的中道和四谛八正道,此即第一法车仑。与此相对,方便品的“一乘”被定位为第二最高的法车仑。
如果说让一切众生都平等成佛是释尊出现的目的的话,就出现了新的问题。即为什么释尊会讲说以阿罗汉和缘觉为最终目标的声闻乘和缘觉乘呢?在此,《法华经》透露了一个秘密,即在《法华经》之前、以声闻缘觉菩萨三类修行者为对象所说的三类法(顺次为四谛、十二因缘、六波罗蜜)及其修行,是方便教。依此达成的理想,也有三种,即阿罗汉、辟支佛和佛。也就是说,声闻和缘觉志向不够远大,开始不能给他们讲可以成佛的道理(佛乘),所以就按照声闻和缘觉的领悟能力,给他们讲声闻乘和缘觉乘等低层次的法,教育他们,让他们成熟。
但是,这一点对声闻和缘觉来说却是秘密,他们都认为教给他们的法都是真实的。在此阶段,在佛的众弟子看来,佛所施之教皆为真实。原本并不存在真实与方便的对比。只是到了《法华经》才指明,存在三乘的说法是方便。因此,声闻乘、缘觉乘只是暂定的、权宜的“假”教,声闻、缘觉也非永久不变的固定的存在,在受到教育、充分成熟以后,他们作为菩萨,最终也会成佛。因为这一教说主张一切人同能成佛,故称佛乘,亦指《法华经》自身。因为只有佛乘是真实的存在,所以又称为一乘。佛乘与一乘结合,也称为一佛乘。此即三乘方便、一乘真实的思想。用中国佛教术语来说,即“开三显一”。以上是《法华经》对过去的佛教史所做的整理和评价; 《法华经》对于其自身以一乘来评价、阐明。
三、“一乘”的解释与排他主义、包括主义、多元主义
以上是关于方便品中“一乘”思想的说明。由以上说明可知,一乘是相对三乘而言的。以下考察一乘与三乘的关系,在此之前,先就三乘中的菩萨乘与佛乘的关系加以说明。从《法华经》的旨趣可以看出,菩萨乘是指《法华经》之前的大乘经典,而佛乘则指《法华经》本身。在历史上,既有将二者视为平等同一的解释,也有认为佛乘优于菩萨乘的解释中国的法华经注释家中有两种立场。即在譬喻品的三车火宅的解释中,围绕父亲答应给火宅中的孩子们的三车(羊车、鹿车、牛车)中的牛车,与父亲最后给孩子们的大白牛车是否相同,诸家的解释不同。如果相同,车总共为三车;如果不同,则为四车。前者的解释称为三车家,后者的解释称为四车家。三车家的代表是法相宗的窥基(632-682),四车家的代表是法云(467-529)和智?(538-598)。吉藏(549-623)一直被认为是三车家,但根据近年的研究,他并不执著于三车家或四车家,而是自由的立场,即重要的是众生的觉悟,评价一种学说,必须结合它与众生的觉悟的关系。
依本人的看法,三乘中的菩萨乘(大乘),是相对声闻、缘觉而言的菩萨乘,而佛乘则是超越了二乘与菩萨乘的对立,从这一点来看,菩萨乘与佛乘又不能简单地等同。从《法华经》的立场看,声闻、缘觉必须觉悟到自己就是菩萨,而三乘中的菩萨也必须深刻认识到,他并不是与声闻、缘觉相对立的存在,声闻、缘觉也是踏上菩萨道的存在。因此,三乘中的声闻、缘觉、菩萨,要成为真正的菩萨,必须进行自我转换。关于如何把握诸宗教的关系,约翰·希克所提倡的排他主义、包括主义和多元主义,虽然在概括多样化的诸宗教关系方面有笼统简化的缺点,但不可否认其某种程度的有效性。在这里,暂且利用这一框架,考察一乘思想的各种解释的可能性。以下的解释中,第一、第二种解释,是过去的佛教史中实际存在的解释,而第三种解释,即与多元主义相近的解释,则是历史上不曾出现过的解释。
(1)第一种解释,即认为三乘是为一乘而说的,是为一乘作准备的教说。在明确说出一乘教义时,三乘就成为无用的方便之教,可以舍弃。在这种场合,因为只有《法华经》一乘处于超越的高位,而其他一切教说都作为无用之物而被否定,所以可以说是排他主义的立场。
具体而言,《法华经》方便品云:“今我喜无畏,于诸菩萨中,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但梵本中并没有“舍方便”的明确表现。强调舍弃方便。在譬喻品中,围绕应该对什么人讲说《法华经》的问题,可以看出对《法华经》以外的经典以及对亲近佛教之外的典籍者采取了排他的态度。
(2)第二种解释,即如果三乘认为己说为真实的话,就应该受到严厉的批判。但在一乘明确的阶段,如果三乘意识到己说的方便性的话,那么就承认三乘作为趋向一乘的过程的意义,认为三乘最终包含于一乘之中。换言之,一佛乘的思想,不单是将《法华经》以前释尊的所有教说作为方便而弃舍(相当于第一种解释),而是在认识到它是一种方便教说的前提下,让所有这些教说“激活”、“苏醒”(相当于第二种解释)。“方便”这一概念,可以说既有否定《法华经》之外其他教说的一面,也兼有使之苏醒的一面。这第二种解释,因为主张一乘包摄其他的教说,所以可以说是包括主义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