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东方佛教 >> 中南亚佛教 >> 印度佛教 >>

印度佛教本体论简述(5)

分享到:

   综上所述,我们似可以对印度佛教的本体论哲学得出如下的基本看法:
   (一)印度佛教为了追求解脱而探讨人生和宇宙万物的本性、本质,由此而有了自身的本体论学说。从印度佛教本体论发展理路来看,它是由探讨宇宙万物的本性、本质,进而探寻宇宙万物的根据、本原,并归结为"万法唯识",从而为众生超凡转圣、成就为佛提供了本体根据。
   (二)印度佛教为了引导众生修持佛法,体悟宇宙人生的真实,首先认定众生自我的空无自性,但不抽象地否定人以外事物的实在体,即不否认构成事物要素及感觉的实在性,随后又进一步认定构成事物要素及感觉的空无自性,从而形成一切皆空的思想,这成为大乘佛教的普遍共识。
   (三)佛教的空无自性、一切皆空的思想,并不是一种无本体之学。而是否定实体性、本原性的本体之学,肯定空性是万物的本性、本质,是从事物的本性、本质的角度,以空性为本性,是一种空性本体之学。
   (四)在佛教不同派别本体学说的前后变迁过程中,存在着旨趣相同的基本线索--人生、宇宙万物的缘起无自性(空)。自释迦牟尼提出无我说后,不久就出现了说一切有部肯定感觉、感性为实有本体的学说,此说经过经量部的批判,后来又形成大乘中观学派以空性为本体的学说,以后又有大乘瑜伽学派出现,也就是印度大乘佛教最终以众生的心识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此说不仅把主体与客体统一起来,为众生成佛提供了内在可能,而且也为众生转识成智,成就为佛,提供了切实的方向和可操作性。以上诸种论说虽有不同,但根本精神是一致的。此外,佛教本体论虽具有鲜明的唯心主义色彩,但这不是说,它是笼统地、绝对地排斥外部世界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