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大乘显教理论 >>

体验、超越与境界(3)

分享到:

   “忘我”体现了道家美育思想的超越性,同时,这种超越还表现在对于死亡的超越上。因此,道家的美育思想显示出无比的深刻性。死亡的迫近和由此而来的恐惧对任何时代的生存个体的都是最大的威胁,不论以何种方式来减轻或解决这种威胁对人的自由的获得都是莫大的推力。道家对自由的理解筑基于对生命的通透了解之上,庄子以轻松的笔调借髑髅之口向我们展示了他对死亡的理解,“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之乐,不能过也。”(《庄子•至乐》)陆扬在《中西死亡美学》一书中将这种态度称为“乐死”。⑤这确实准确的总结了庄子的这种思想。
   不论是儒家的“仁”,还是道家的“道”,都有些许的沉重。 儒家的“成仁”不但要成就自己,更要救济社会;道家之“道”固然诞生出一种开阔的精神空间,但审视道家之“道”所由出的“伏尸数万”、“殊死者相枕”的时代背景,确有抹不去的辛酸和无奈,不是每个生存个体都有担荷人类苦难的能力和心理准备,但每个个体都有美的、自由生存的渴望,人可不可以更为轻松的生存?可不可以在这种轻松中径达生命的本质?禅宗对此做了肯定的回答。从心灵入手,也以心灵境界的生成为旨归,以从鲜活生命中的各种机缘和对“自性”的体验为切入口,禅宗美育同样实现了超越,并生成轻松、逍遥的生命境界,从而也摆脱了儒道美育思想的高姿态(毕竟儒道美育所要成就的人格和境界对现世的世俗之众来说有相当的难度,但这并不否定前面的论述),给世俗生命的自由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
   禅是什么?我们还是来看元代禅师中峰明本的解释:“禅,何物也,乃吾心之名也;心何物也,即吾禅之体也……,然禅非学问而能也,非偶然而会也,乃于自心悟处,内语默动静不期禅而禅矣。其不期禅而禅,正当禅时,则知自心不待显而显矣。是知禅不离心,心不离禅,惟禅与心,异名同体。”⑥在这里,中峰明本透露了两个信息,首先,他认为心就是禅;其次,将心禅合一的方法是“悟”,而“悟”又不是苦思,而是忘,但忘又不是意愿的努力和努力的结果,而只是对入禅见心的一种状态描述。得禅是不期禅时,见心是不待心时,只能是一种自由的境界。
   心灵是禅宗美育思想的起点和终点,起点是未“悟”之心, 此心还执着粘滞于尘世,被尘事包裹,因而有待澄明和解蔽。禅宗美育的终点是“自心”的显见,而“自心”是未受世事濡染之心,是自由之心,也是尘世之心在实现由此到彼的超越之后能够获得美感体验的境界。同道家一样,禅宗旨定了人人都有“心性”之心(也即澄明之心,同于道家的“道性”),这就为禅宗的超越提供了厚实的基础,也是其美育思想的基础。话似乎只能说到此,对禅宗的美育思想进行分析愈甚,离他的神韵就越远,“人类语言对于表达禅的深刻真理不合适的工具,而且禅并不是应由逻辑来解释的问题。因为只有在人的内心深处经验到它时,禅才开始被理解。”⑦如果非要对其美育的途径加以总结的话,那可能是世俗生活的各种机缘, 主要表现在公案上:
   (宣鉴)至夜入室侍立。更深,潭(龙潭)曰:“子何不下去。”山(宣鉴德山)遂珍重,揭帘而出,见外面墨,却回云:“外面黑。”潭乃点纸烛度与山,方接次,潭便吹灭。山于此大悟。(《五灯会元》)
   禅师总是借各种可以通达生命本质即“自心”的情境来对弟子加以点化, 悟不悟则全在于己,因为自由之境的显见对任何人都是可能的。有一段话颇能体现禅宗美育的宗旨:
   枯崖圆悟指出:经是佛言,禅是佛心,初无违背。但世人寻言逐句,没溺教纲, 不知有自己一段光明的大事。故达摩西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谓之教外别传,非是教外别是有一个道理,只要明了此心,不着教相。今若只会佛教语而不会归自己,如人数他珍宝,自无半分钱,又如破布裹珍珠,出门还还漏却。纵使于中得小滋味,犹是法爱之见,本分上事。所谓金屑虽贵,落眼成翳,直须打拼得一切净尽,方有小分相应也(《五灯会元》)
   禅宗美育不如儒、道美育一味地向上超越,或设有超越的顶界在, 他只是因循入的思维特点设定了一对立面,依靠人的思维转向来获得自由和轻松的,从众多的公案中我们可以看出参禅者的困惑和不得要领之处在于苦思,总以为禅是个可以真切感触到的物象,却不知禅是一种心境,人在其中忘了“我”之苦思,忘了耿耿于怀的对“禅为何”的追寻,只是感觉到一种完全走出桎梏和误区的逍遥自在,因而超越在禅宗美育中也可以说是一种释却。上面的这段话颇是道出了禅宗美育的宗旨,语言和教纲束缚了人对自我“心性”的体验,使得参禅者“只会佛语而不会归自己”,即使有幸略得一二,也无甚补益。禅宗美育的关键就在于体验我心,从“迷”到“悟”必定是自己的一段心路历程和情感体验。
   禅宗美育最终的目的在于理想人格和境界的统一,这与儒、道美育的旨归相通, 但相通不是相同。说三者相通,是因为它们所指向的境界都是美感的获得和人生的自由,但就其理想人格的具体内涵来说还是存在相当的差异的。如果对三家的美育思想做一下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三者在几个方面都存在递减。就其理想人格的境界内涵而言,儒家的人格境界是一种超越了道德境界但又包含着道德境界的自由境界。“随心所欲不逾矩”就是对这种境界的最好概括。而道家因为努力要回到前道德社会,因而其理想人格都是绝对的超道德的,他们以这种绝对的超道德来反对儒家的道德,所以道家理想人格自由境界的获得就不是靠对自我欲望的超越和伦理道德的内化来完成的,而是力图通过“体道”回归未受文明濡染、充分体现“道性”的“至德之世”(在这里有一点需要强调,道家主要突出心灵的回归,我们不能依此来攻击道家对人类文明的否定)。禅宗则似乎更神秘,它讲“悟”,不论是“渐悟”还是“顿悟”都多不求于外在的东西,而是“见自性即成佛”,佛的境界就是人的本性完全呈现的境界。就达到这种人格境界的凭借和途径而言(如果可以这样说的话),儒家是“六艺”,道家是“道”(尽管这个“道”不是一个实体性存在,但它可通过其功能显现出来),我们或者可以说禅宗所依据和凭借的就是人心,除此,别无他物,如果确实要找一种依据的话,那可能就是机缘和情境。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