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大乘显教理论 >>

体验、超越与境界(4)

分享到:

   上述着重从重体验、重超越和执意于境界生成几个方面对儒、道、 禅宗的美育思想作了简要解读和诠释,而解读和诠释永远是一种意义阅读,因此,三家美育思想的现代意义也主要从这几方面透射出来。
   自新时期以来,人们对美育的争论和探讨虽强弱有间,但从未停止过, 这一方面说明美育的作用已受以充分重视,美育确实是一开放的、随时代问题的迁进而变化的范畴,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们对美育的理解还存在不全面和不确切之处。这虽不影响美育这一范畴的可用性,但对美育的特性把握的不准确却可以导致美育策略具体实施的偏颇。这主要表现在:首先,现代美育过分强调施教者一方,而对受教主体重视不够,由此导致主体对美感体验缺失或不足,达不到美育所期望的效果。其次,因为体验不是带来境界阙如。境界的内在表现为一种个体可以真切体验到的美感和自由,其外在表现在已为一种超越的生活态度,对他人和社会而言则是一种人格魅力的发散和价值确证。再次,对于超越和感性的误解, 认为超越就是放弃感性(现在仍有人带着这样的眼光看待中国古代美育思想,比如将庄禅体验的特点概括为枯寂,将道家的理想人格说称为“石头”),而感性就是单纯的对感官享受的追求。此类理解都背离了超越和感性的本质。儒、道、禅宗的美育思想虽拘囿于时代的限制,存在不小的缺陷,但它对上述诸问题的处理上却有相当的精辟之处,这也就是它的现代意义所在。
   体验对于美育是本体性的,而体验又一定是个体的, 因为美感和自由要以个体的心灵来感受,同时体验又是促使个体进一步进行审美体验的动力,体验不足或缺失的后果是美感获得和自由感的缺失,这也就是现代美育流于技术教育的关键之所在。中国古代美育是很重视体验的,可以说它把体验当作灵魂。儒、道、禅三家各自从自己的哲学视角出发,将“仁境”、“道境”、“禅境”作为体验的对象,孔子对“乐”和“乐境”的崇尚,庄子的“心斋”、“坐忘”、“与物委蛇”、“得意忘言”去“体道”,禅宗的“不立文字”,“直心见性”都透露出对体验的重视。体验必定是个体体验,儒、道、禅宗同时都看到了个体在美感获得和自由体验中的能动性,并显示出无比的信心。孔子直言“为仁由己”,庄子倡“与道徘徊”,禅宗则认为“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无不是对自我心灵在通达自由境界确定作用的凸现。当然,在这并不是强调心灵对自由获得的唯一作用,而是就我们的时代,就我们所面对的时代问题来谈古代美育的现代意义。当我们正视现实,人的问题确实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突出,这里并不是说人的生存的物质条件的阙如和匮乏而重要是精神问题、人格问题、境界问题,事实上,人类在现代的贫穷在很大程度上应在人和人性上寻找原因。
   现代美育一直没有忽略超越在其中的作用,但细究起来,却也存在浅薄之处, 它紧抓的一个重点是“审美无功利”,认为人一旦进入审美就意味着对功利烦恼的忘却,这是在现代美学和美育教材中大书特书的,但给人的感觉是这种超越似乎有些许的无奈在里边。人不应该为了逃避什么而审美,而应为生命的质量而主动的去超越,这种超越的实现一方面表现在个体对主体欲望的控制,另一方面则表现在对感性的满足上,这就是生命自由境界的二律背反:“一方面,生命是一种欲望的存在现象,因而,作为实现了自由境界的生命体验的美感,存在于主体欲望的复活之中。但另一方面,人不具有‘欲望的自律’,因此生命的自由在于摆脱欲望的控制,美感取决于这种控制的实现。勿须赘言:这正是美感探索中的一个难点。”⑨那么,超越应该生成于对“主体欲望的满足”和“对主体欲望的控制”之间。儒、道、禅宗美育以不同的色彩向我们展示了其不同的超越内涵。孔子的“随心所欲不逾矩”的“欲”虽不是指单纯的欲望,但从他那儿我们也丝毫感觉不到他对人的感性欲望的绝对禁止,可以说孔子这一说法是对超越的经典概括。道家的超越比儒家有极端之处,他们是用“道境”来对人的纯粹的感官欲望加以置换,虽有偏颇之处,但无疑也丰富了中国传统美育中超越的内涵,且这种超越在美育中也是不可少的。禅宗更是表现出对鲜活的生命感觉的重视,正统佛教虽然讲四大皆空,但禅宗显然受儒、道两家现世品格的影响,且不重视“沉溺教纲”,在对主体之心寄予绝对希望的同时,也完全顾及到主体的感官满足。对超越和审美的误解使我们对美育的理解太过肤浅,以为美就是快感,殊不知对快感的一味追求恰恰背离了美育的初衷,美育除了教人如从于美、感受美、欣赏美之外,不培养人的自省的能力,教人如何获得自由,对快感的一味追求在很大程度上会限制这种自由的获得。
   还有必须提及的几点是,首无,儒、道、禅宗的美育带有清醒的理性精神, 它明白自己努力的起点和终点、面对的问题和旨归所在,它建立在对人的通透理解之上,其次,三家对自然美育的基础不是“自然的人化”,而是人与自然的同根与融合,这显然比现代美育中的自然美育深刻的多。
   收稿日期:2003—01—18
   注释:
   ①见《王国维文集•第三卷》155—158页,姚淦铭、王燕编,中国文史出版社, 1997年版。
   ②见蒙培元《心灵超越与境界》188页,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③见[宋]朱熹《孟子集注》188页,齐鲁书社,1992年版。
   ④见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36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⑤见陆扬《中西死亡美学》31页,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⑥转引皮朝纲《关于禅家美学的逻辑起点、研究对象与理论范式思考》载入大复印资料美学卷,1999年10期第35页。
   ⑦见[日]铃木大拙《禅宗入门》17页,三联书店(北京),1998年版。
   ⑧见刘小枫《拯救与逍遥》199页,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⑨见徐岱《体验自由——论美感的生命境界》载人大复印资料美学卷,1997年5期第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