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大乘显教理论 >>

论法眼宗对佛教经典的汲取

分享到:

摘要:

在禅宗五家七宗中,法眼宗对佛教经典最为看重,并以熔铸经 典义理而形成自己的宗风特色。法眼宗通过汲取楞严三昧、金刚般若、圆觉了义、维摩不二 、楞伽妙谛、华严法界等教乘菁英,铸成其“法眼”,形成了法眼宗独特的诗禅感悟。

?主题词:法眼宗佛经

??禅宗五家七宗的共同特色是强调教外别传,但实际上,任何一宗都不可能真正独立于教 外。从法眼宗的禅修实践来看,法眼宗在五家七宗中对经典最为看重,并以熔铸经典义理 而形成自己的宗风特色。五家七宗中,其他诸宗多是以开创者弘法之地来作为该宗的名称, 唯独法眼宗用文益的谥号“大法眼”来命名,显示了法眼宗与其他宗派不同的注重佛法眼目 的特色。文益《因僧看经》诗谓:“今人看古教,不免心中闹。欲免心中闹,但知看古教。 ”(《法眼录》) 表明了法眼宗对经典的基本态度:既不迷信经典,又不废弃经典。三乘十 二分教,浩如烟海,名相繁复,研读这浩如烟海的佛经,往往陷在支离名相的沼泽中,难以 通晓其义,佛经反而成了悟道的“理障”,使修行难以圆满。但是,如果不研读佛经,没 有理论的指导,修行又会成为盲人摸象,误入岐途。因此,要想获得正法眼,就必须研读 古教。于是,研读佛经遂成了法眼宗的明确主张。玄本禅师见僧看经作颂说:“看经不识经 ,徒劳损眼睛。欲得不损眼,分明识取经。”(按:法眼宗禅语,较集中地收录于《五灯会 元》卷10。本文引文凡不注明出处者,均见该书该卷) 研读佛经,贵在“识”经,以一双 慧眼领略经文所传达的佛心,否则就是白费精力。德韶禅师说:“只如诸方老宿,言教在世 ,如恒河沙,如来一大藏经,卷卷皆说佛理,句句尽言佛心,因甚么得不会去!……若一向 织络言教,意识解会,饶上座经尘沙劫,亦不能得彻。……诸佛时常出世,时常说法度人, 未曾间歇。乃至猿啼鸟叫,草木丛林,常助上座发机。”从这段话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法眼 宗对待佛经的态度:首先,佛经句句皆传达佛心,参禅者须解悟研读。其次,读佛经不可用 意识解会。复次,猿啼鸟叫即是佛心,佛经佛法一切现成。基于这样的认识,法眼宗广泛汲 取教乘菁英,形成其独特的宗风。 [HS2][HT5H][JZ]一、楞严三昧铸法眼[HT]
?《楞严经》七处征心、八还辩见两大公案,明白指出为烦恼窠臼者,都是心目为咎。要脱 离心目的桎梏,才能获得心灵的自由,它的要旨在于“闻心”“见性”,亦即刊落声色,明 心见性?①。《楞严经》卷2说,“见性周遍”,谓能见功能的自性,周遍一切所在;《楞 严经》卷4说,“知有知无,自是声尘。或无或有,岂彼闻性?……声于闻中,自有生灭, 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人们耳朵听到的,只是声尘,尘生尘灭,无关 于闻性。“声尘生灭,动静皆空。声不至于耳根,根不往于声所。”(《宗镜录》卷54) 法 眼宗汲取了见闻之性不灭的楞严三昧:“见性周遍,闻性亦然。洞彻十方,无内无外。所以 古人道,随缘无作,动寂常真。如此施为,全真知用。”见闻之性、自性有周遍、大全、不 灭的性质,参禅者要在随顺时节因缘、或动或寂中,保持自己的纯真清明的本性。
?清除知见是楞严三昧的重点?②。遇安禅师阅《楞严经》,到“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 见无见,斯即涅[FJF]?[FJ]”,遂破句读为:“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 FJF]?[FJ]。”有人提醒他:“破句了也。”遇安却说:“此是我悟处,毕生不易。”时人 称之为安楞严。遇安的改动,将知见彻底清除出禅悟之门。遇安临终前作偈示弟子:“不是 岭头携得事,岂从鸡足付将来。自古圣贤皆若此,非吾今日为君裁。”既不是大庾岭头六祖 慧能提起袈裟传承了禅法,也不是迦叶尊者会心一笑就将禅道继承下来。因为说迦叶得法、 慧能得法,都是表象,禅宗慧命得以延续的真正原因,在于对知见的破除,获得心灵的自由 与解脱。遇安裁开原有的句读的作法,是禅门祖师的一贯风格。既然禅不在知见文字之中, 就不可寻章摘句拘泥于经文。进行创造性“误读”,用佛经来印证悟心,正是禅宗一贯的创 造性本色。相反,仅凭知解则难证楞严三昧。文遂禅师尝参究《楞严》,撰成专著,参谒文 益,文益用《楞严》八还来勘验他,问他明还什么,文遂根据经文说明还日轮,文益进一步 追问日还什么,文遂懵然无对,文益令他烧掉所注之文,文遂自此“始忘知解”。法眼宗对 楞严三昧的汲取,重点也在清除知解上。匡逸禅师示众:“人且自何而凡,自何而圣?于此 若未会,可谓为迷情所覆,便去离不得。迷时即有窒碍,为对为待,种种不同。忽然惺去, 亦无所得。譬如演若达多认影迷头,岂不担头觅头。然正迷之时,头且不失 <昂跷蛉ィ?? 不为得。何以故?人迷谓之失,人悟谓之得。得失在于人,何关于动静。”《楞严经》中的 演若达多失却头之喻指出人人皆有自性,在悟不增,在迷不减。匡逸指出,人们之所以有凡 圣的不同,是由于有迷悟之别。堕入了知解即是迷,清除了知解即是悟。可见,法眼宗汲取 楞严三昧见闻之性周遍大全的精髓,启发参禅者在现象界生活中保持纯明的本性,获得见闻 之性的超越,清除知见,即可顿悟成佛。 [HS2][HT5H][JZ]二、金刚般若铸法眼[HT]
?金刚般若的最大特点是扫相。瑰省禅师临入灭前,“宝树浴池,忽现其前”,呈现出祥瑞 之相,而禅师却借用《金刚》名句,平静地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三日后集众言别 ,安坐而逝,深得金刚般若扫相之神髓。文益一日与李[HTXL]瞡[HT]同观牡丹花,李[HTX L]瞡[HT]命他作诗,文益遂吟成一首:“拥毳对芳丛,由来趣不同。发从今日白,花是去年 红。艳冶随朝露,馨香逐晚风。何须待零落,然后始知空。”李[HTXL]瞡[HT]读罢,顿悟其 意。此诗表达了文益的体空观。体空观指不待析破色、心诸法,而直接体达“因缘所生法, 当体即空”之观法。在大乘看来,因缘所生之法如梦如幻,并无实性,洞察当体即空,即是 体空观。《心经》:“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维摩经·不二法门 品》:“色即是空,非色灭空,色性自空。”与一般人从色、香、味、触的感性世界中得到 感官享受不同,文益从斑烂绚丽的感性世界中,体悟到了缘起性空、迁变流转、当体即空的 人生宇宙之无常,以空的慧眼观照尘寰万象,从而不为色相所染,深刻地表达了禅宗般若空 观思想。
?扫除外相是金刚般若扫相的基本内容,扫除内相是金刚般若的深层涵义?③。《金刚经》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从无上圣智本身的体性来讲,般若 是一种无上觉悟,觉悟到一切执著是妄,一切分别是幻,从而离相无住,生清净之心,进而 悟得诸法非实假有的中道实相,最终获得彻底解脱。因此,圣智体性一如,绝对平等,在圣 不增,在凡不减。无论于何时、何地、何人它都毫无差别。但圣智体性的平等不等于现象的 平等,从现象上看,仍可以有高低的不同。这就是差别中的平等性,平等中的差别性。所以 当学人借《金刚经》“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之句询问禅师什么是平等法时,禅师说:“尧 峰高,宝华低。”对这句话,如果用相对意识来领会,即有高低之别;如果用般若直观,则 不平等中仍有平等。学人听了后说:“恁么则却成高下去也”,禅师斥道:“情知你恁么会 ”。学人只执着于差别性,而看不到差别中的平等,粘著于相,因此遭到了禅师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