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大乘显教理论 >>

中国佛教圆融观及其现代意义——韩焕忠

分享到:

    中国佛教以圆融的观点考虑问题,以圆融的方式解决问题,是一种富有圆融精神的宗教。圆者,圆满具足,无所欠缺。中国佛教认为,一切众生由于受到无明的遮蔽,流浪在生死的苦海之中,但都具足本白圆满的佛性,一旦破除无明的遮蔽,转识成智,便能开悟成佛。这是中国佛教的佛性论。融者,融会贯通,无所执著。佛教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各种原因(因)和条件(缘)的结合而形成的,其本身并无永恒不变的自性,从本性上说都是空的,因此人们应破除对各种事物的执著,将其视作方便和手段,可以巧妙运用以度世利生,但不能贪恋成执。这是中国佛教的般若(智慧)观。圆融观就是将佛性论与般若观完美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种佛教智慧。这种智慧在教理、修行、内外、僧俗等许多方面都有充分的体现,对今天仍然可以具有极多方面的启发。

    1.理圆融

    中国佛教运用判教的方式圆融了佛教经典的各种教理。首先进行判教的中土高僧是南朝刘宋时期道场寺慧观,至隋唐时期,形成了天台、华严两大判教体系。

    智者大师在批判南北朝各种判教的基础上,以《法华经》“开权显实”、“会二归一”的思想为依据,创立了天台宗的判教学说。智者的判教包括佛说法教化的次序、方式、内容等几个方面,后人一般概括为“五时八教”。“五时”指华严时、鹿苑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是佛说法教化的次序。佛初成道,为大菩萨众顿说《华严》,如日初出,先照高山,利根上智,闻即开悟,二乘在座,如聋如哑。为化二乘,佛隐无量神德,现比丘相,到鹿野苑转四谛法车仑,说诸部《阿含》,使二乘暂息尘劳。佛见二乘既己舍邪归正,复恐耽空滞寂,于第三时说诸部《方等》,弹偏斥浅,叹大褒圆,使二乘回心,舍小入大。二乘既经弹诃,心向大乘,佛于第四时说诸部《般若》,融通淘汰,荡相遣执。众生教历四时,根机纯熟,来到法华会上,佛畅说本怀,开三乘之权教,显一乘之真实,告以诸法实相,为其授记作佛,有如秋收冬藏,一年大事将毕;佛临灭前一日一夜说《涅槃经》,扶律谈常,宣说佛性常住,众生悉有,为法华会上起座离去未能得度的众生预作因缘,如裙拾遗落,颗粒归仓。顿、渐、不定、秘密,即化仪四教,是佛说法教化的方式,如药方。藏、通、别、圆,即化法四教,是佛说法教化的内容,如药味。佛按方配药,说五时经教,化导群生。就这样,智者大师以《法华经》为中心,对各种佛教经典和理论进行会通圆融,并组织成一个井然有序的体系。

    贤首大师综合隋唐高僧大德的各种判教,另创“五教十宗”,建立了华严宗的判教体系。五教内容为:一、小乘教,对小乘根机者说四谛、十二因缘等,即《阿含》等。二、大乘始教,对初入大乘根机未熟者说《般若》、((解深密》等经。三、大乘终教,说真如随缘而生染净诸法,其体本自清净,故谓二乘及一切有情悉当成佛,如《楞伽》、《胜鬘》等经及《大乘起信论》所说。四、顿教,乃不立言句,只辨真性,不设断惑证理之阶位,为顿修顿悟之教,如《维摩经》所说。五、圆教,说一乘而完全之教法,性海圆融,随缘起成无尽法界,彼此无碍,相即相入,一位即一切位,一切位即一位,十信满心即成正觉,故称为“圆”,如《华严经》、《法华经》等所说。此教又分为别教一乘、同教一乘。《华严经》超越诸教而说圆融不思议法门,故称别教一乘;《法华经》开会二乘,其说与三乘教相同,故称同教一乘。十宗指我法俱有宗、法有我无宗、法无去来宗、现通假实宗、俗妄真实宗、诸法但名宗,这六宗属小乘教;一切皆空宗,属大乘始教;真德不空宗,属大乘终教:相想俱绝宗,属顿教;圆明具德宗,属一乘圆教。“教”是佛说法教化的言论,“宗”是佛教经典的宗旨和归趣,“教”必有所“宗”,而“宗”必在“教”。这样,贤首大师将所有的佛教经典和理论看成一个从低到高的阶梯,拾级而上,便可睹见《华严》境界,知佛家之富贵。《华严经》是一部具有丰富圆融思想的巨著,华严家通过“事事无碍”、“十玄无碍”、“六相圆融”的阐释,对这种圆融思想进行了大力开发,展现了法界缘起的“相即”、“相入”,“融通隐隐”、“摄入重重”,将中国佛教的圆融境界推向了最高峰。

    中国佛家之有天台、华严两宗,如史家之有班、马,诗坛之有李、杜,词苑之有苏、辛,双峰对峙,似相反而实相成,各白将佛教经典圆融为统一的教理思想体系。而天台、华严二宗的判教既可以从总体上为人们理解佛教提供一个概括性的框架,又可以为人们理解某一部经典提供教义体系方面的背景,后来还发展成为宗派佛教解释经典和宣传义理的一种基本方式,是中国佛教教理圆融的集中体现。

    2.修行圆融

    佛教不仅有丰富多彩的经典,高深异常的教理,还具有各种各样的修行方法。要使经典入心,教理适用,就必须展开修行。对于这五花八门、名目繁多的修行方法,如执一而废多,自是而非他,则难免于诤讼纷纭。中国古德强调修行的目的是“心得安隐”、“明心见性”、“为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各种修行方法都不过是安心、明心、开悟的方便,从而实现了修行方法上的圆融。

    天台宗主张止观双修、解行并进。智者大师说有《释禅婆罗蜜次第法门》、《六妙门》、《止观法要》、《摩诃止观》、《观心论》等专门教授修行方法的著作。智者大师将佛教的修行方法组织成一个浅深有序、次第井然的系统。在智者看来,佛教所有的修行,可以总结为《大般涅槃经》所说的“圣行”、“梵行”、“天行”、“婴儿行”、“病行”等五行。“圣行”之中,又可分为“戒圣行”、“定圣行”、“慧圣行”。“戒圣行”包括对各种佛教戒律的修持以及违反后的忏净等;“定圣行”包括“四禅八定”等“世间禅”,五停,四念处、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十六特胜、观、炼、熏、修等“出世间禅”,以及以“九种大禅”为内容的“出世间上上禅”;“慧圣行”是对佛教谛理境界的分辨和了知。“梵行”是清净离欲之行,“天行”是符合真理之行,“婴儿行”是俯就群机,“病行”是入其危厄。智者强调“一行即具五行”、“五行圆具一心”。智者后来讲说  《摩诃止观》,盛唱“观境”、“发心”、“巧安止观”、“破法遍”、“知通塞”、“助道对治”、“道品调适”、“知次位”、“能安忍”、“无法爱”等“十法成乘”,以“说己心中所行法门”的方式圆融了佛教的各种修行方法,提撕学者的“观心”法门也为佛教修行找到了着落,铸就了天台宗“一念无明法性心即具三千世间即空即假即中”的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