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佛教经济学 >>

慈辉“慈善经济”模式探索(10)

分享到:

由“慈辉慈善经济模式”引发的思考

慈辉慈善经济模式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模式,它引发了我们对以往慈善事业“轰轰烈烈赠与,不知钱物最终效益”的模糊捐赠和“计划调拨、逐级发放”的“政务型慈善”等慈善行为的思维变革,对于今后开展多元化慈善捐助、全方位发展慈善事业、调动整个社会的互爱意识,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慈辉慈善经济模式还在继续探索和不断完善、提高过程中,如何使慈善援助基金真正做到援助效益最大化、资金利用最佳化、社会效益最优化,尚需要作很多工作。根据我对慈辉的调研,仅提出以下几个思考点。

1、捐助的连续性和受益者的心理变化问题。自1992年杨洪先生在中国大陆捐出第一笔善款开始,慈辉(包括慈辉前身——慈辉未成立以前,杨氏家族和杨洪先生以个人名义所作的慈善事业)在中国大陆的慈善事业已经开展了十几年。十几年来,慈辉的慈善事业很大一部分都在救助贫困人口、弱势群体上,资金投入年年加大,受益群众分布全国二十几个省、市、自治区。一些地区的困难户、五保户已经连续多年接受慈辉援助,尤其是春节救助物资的发放,几乎成为一个定例,一个必然的赠与和接受的行为。当一个慈善行为成为定例和必然后,捐助接受者的心理也就会慢慢由“感谢”转变为“应该”。一旦停止捐助,在他们看来反倒是“不应该”,从而引起对慈善援助者的不满。当然,慈辉的宗旨是“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并不企求任何感激和回报,对他们而言,不是什么问题。但如果从慈善事业的大角度看这个问题,就不得不有所警觉。如果接受者因为惯性而把接受援助视为“应该”,无疑是慈善救助中的一个尴尬。前段时间报纸上刊登的一条为救女儿,父亲给十个富豪写信要求援助的事件,还有明星捐助灾区1万元引发不少人指责的事件,都是一种警示。富人的钱属于个人财富,是他们正当劳动所得,社会提倡他们拿出一部分钱来关注需要帮助的人,但并不代表谁都可以因为贫困、疾病或者其他原因,而“理直气壮”地要他们拿出钱来。如何防止受助人出现依赖心理,防止劫富济贫、仇恨富人的心理变态,是慈善救助中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也是慈善经济模式完善过程中必须研究解决的课题。

2、知识扶贫问题。慈辉十大志业中,有建校、助学等慈善事业,也有印书、送书等知识扶贫工作。如他们为配合惠州市政府扫毒工作捐印的5万册《禁毒知识》,为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编写印制近2万册《农家百事通》等。但在其全部慈善资金投入中比例不算太大。

注  图中资金计量单位  元  币种  人民币

图三  慈辉慈善捐助资金使用比例示意图

令人高兴的是,慈辉正遵循会长杨洪先生“扶贫先扶智”的要求,加大知识扶贫力度。知识的力量是巨大的,一万元购买的物资,可解数户之日常贫困,一万元所传播的知识,则可能让百户、千户乃至万户贫困人家脱离贫困。知识扶贫,需要有知识,有知识人才,慈辉在这些方面都有,下一步工作的关键点是选择知识点,规划好实施方案,用高科技含量、高提前量、高附加值的知识点,帮助贫困群体尽快如理如法地富起来。

3、人生素质教育问题。人生素质教育可以说是慈善事业的终极目标。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贫困群体的素质问题,则是影响整体国民素质能否提高的重点。慈辉在这方面也一直做着有益的探索。会长杨洪先生每年都会在百忙当中抽出时间回到国内,与各界进行人生问题的探讨与交流,受到很多地方政府、名牌高校、团体组织的热烈欢迎。

表四  杨洪先生讲座次数及受益人数粗略统计表

年份

日期

项目

受益人

2001

5月6日

应邀赴哈尔滨演讲

5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