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佛教经济学 >>

唐代寺院经济之管窥(2)

分享到:

 

      中国「度」的起源,在南朝梁代。经官家许可的称为「

     公度」。公度之外也有「私度」。私度本来盛行于当时的阔

     人要人间,可是一般民众不久也跟着学。这样一来国家的财

     政招致很重大的破绽。

 

      不独此也,从佛教的见地上看,僧侣的质素也一天一天

     地变为低劣。对于这事,国家不得不发动它的权力了﹔消极

     地在年龄与学行上加以限制,积极地在就厉行废佛运动。

 

      废佛虽然行了一次两次,依然还不能阻止民众暗自跑进

     寺院。到了隋代创行策经, (就是想做僧侣的不单要授戒,

     另外还要考他几样课目,譬如背诵经文等等。) 及格的才发

     给隶属僧籍的正式行状。

   36页

      现在进而来探讨唐代的寺院经济:

 

      到了唐代行均田制度,寺僧也授以田地三十亩。均田制

     度一行,土地占有热的贵绅豪右们,更加以寺院为中心,把

     庄宅捐纳给寺院,藉以托庇。随之,水陆庄田宅地园林等,

     数量激增。据唐武宗时的统计,寺田达到数千万顷之多。关

     于寺院的统计,有五千三百余或者四万四千三百余,那样大

     的数目。建立一寺要花了千万多的钱财,造像过多要耗费大

     量的铜。后来为补充通货,就禁止造像,甚而毁坏已经铸成

     了的像。唐敬宗宝历元年 (八二五) 时,河南尹地王起奏请

     ,销钱铸佛像者以盗铸钱论罪。到了文宗太和三年 (八二九

     ) 令以铅锡土木造佛像,盗铸者处以死刑。再次武宗会昌五

     年 (八四五) 下令废佛。彼时没收金银像,具以铁改铸之,

     销铜像钟磬使还为钱。这些事件,都是值得注目的。

 

      和这相似的,是后周世宗显德二年 (九五五) 时的废佛

     运动 。民间铜器佛像,令下五十日内悉以送官,备价收买

     之。若逾限而不送交者,五斤以上处死。当时就用销毁了的

     像去铸钱。

 

      照以上的事例,关于唐代寺产的巨大,从因造像致使货

     币缺乏的关系上,是可以显明地看到的。

 

      复次,寺院为经营农业,一如从前要使用多数的奴婢。

     奴婢的数目,当武宗时达到十五万人。一方面在寺院中设碾

     硙,使谷类的生产力变为非常的优越。又设仓库收纳钱谷布

     匹等等,再拿

 

    37页

    这些做资本,经营质贷,于是商人高利贷的财富,得以蓄成

     。其它依租借碾硙以及店铺而致富的,也都随之而生。

 

      这样,寺院拥有广大土地,发展牠的商业机能,到了唐

     代显著地增大。这种蓄积起来的复利的剩余,有时也用在社

     会救济的方面,但是这未必使一般寺僧的生活程度降低。

 

      然而,唐代通常寺僧的生活费究竟是好多﹖关于这事知

     道的很少,不无遗憾。不过从南北朝以至隋唐,寺僧从国家

     贵绅支给僧俸的事是有的。前述唐初对寺僧发予口分田,通

     常比起来,算得是很丰厚的。

 

      另外,寺院以及寺僧,自南北朝以来就享有的免丁权,

     到了唐代还依旧继承着。

 

      如此生活安定,以及特权享受,不免令人垂涎,富豪子

     弟及一般庶民加入僧籍的,就激增起来。因而发生僧籍买卖

     的事。

 

      本来合所有的寺院也没有能完全容纳广大的僧口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