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佛教考古学 >>

从考古遗存引发关于南北两路佛教初传问题的思考(3)

分享到:

   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佛像的载体上。长江上游四川地区所见钱树及崖墓石刻上的佛像形象,在长江中游出土的文物中仅见于铜质器物,而堆塑于魂瓶上的佛形象也只有在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可以觅见它的身影。表现在佛像承载体上的这种差异是地区性的,反映了不同地区间,人们不同的生活习惯和各异的审美情趣。
   自古蜀道被人们视作畏途,但三星堆文化的出现,说明早在殷商时代蜀文化就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两地间的交通是敞达的,不仅如此,蜀地与域外的交往亦很早就开始。武帝元朔年间,张骞已在大夏见到自南身毒贩卖蜀布和邛竹杖的商人。足见,至少在此前,大夏、身毒和川蜀之间已经有一条可以通行的商道,即由川西北上,进入青海湖地区,西行过柴达木盆地,穿越西域南山,继续西行,逾葱岭,至西北印度。据说其间的贸易可能是由羌人沟通的。(注:说详吴焯《张骞指求的身毒国应该是哪些路线》,载《南亚研究》1998年第1期,第57-64页。)若确如是说,该通道为秦献公时期向西向南迁徙的羌人所开发,那么,川蜀与西北印度之间的交往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注:说详吴焯《张骞指求的身毒国应该是哪条路线》。)如此,则印度佛教文化东汉以后经过这条通道影响川蜀应该是可信的。而且佛教文化还可以继续沿着中原文化通过湘鄂沿长江影响川蜀的途径逆向传播到湖北湖南,这就是说,四川和湖北的佛像有可能同为一个来源。按理说,其表现形式亦应一致,然而有如前述,两地的佛像却以不同的形式出现。
   四川所见佛像载体钱树,多见于西南地区。有关钱树,裴松之注《三国志•邴原传》引《原别传》,记邴原在辽原的一段经历:
   原尝行而得遗钱,拾以系树枝,此钱既不见取,而系钱者愈多。问其故,答谓其神树。原恶其由已而成淫祀,乃辩之,于是里中遂敛其钱以为社供。
   在邴原的眼里,系钱于树始于他的无意之举,并由此而成“淫祀”,在众多系钱人看来,钱树是他们心目中的神树,系钱于树已成民间的一种祭供形式。神树的概念却由来已久。
   神树是一种古老的自然祭祀物,距今3000多年前的广汉三星堆两座祭祀坑中,出土器物有两株(或三株)神树。(注:王仁湘:《从月亮湾到三星堆——葬物坑为盟誓遗迹说》,载《文物天地》1994年第6期,第30页。)目前的看法大多认为,神树与《山海经•海内经》所记载的“建木”有关,是古人用于天地间联络的工具,(注:陈显开:《三星堆珍宝鉴赏》,载《文物天地》1993年第3期,第12页。)三星堆所出神树,为蜀君王举行重大祭奠活动的礼器。就神树的本源而论,当源于对树的崇拜,树是一种最古老的植物崇拜的对象,在盛产竹的地区,对竹的崇拜十分突出,甚至把对竹的崇拜与祖先崇拜结合起来,据《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载:
   夜郎者,初有女子浣于豚水,有三节大竹流入足间,闻其中有号,剖竹视之,得一男儿,归而养之,及长,有才,自立为夜郎侯,以竹为姓。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平南夷,为蜣轲郡,夜郎侯迎降,天子赐其王绶。后遂杀之。夷撩咸以竹王非血气所生,甚重之,求为立后。蜣轲太守吴霸以闻,天子乃封其三子为侯。死,配食其父。今夜郎县有竹王三郎神是也(注:《后汉书》卷八十六《南蛮西南夷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
   又据《华阳国志》,“豚水通郁林,有三郎神,皆有灵响。”“竹王所捐破竹于野,成竹林,今王祠竹林是也。”(注:见任乃强《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到后来,夜郎人实际上把竹作为神灵来崇拜和祭祀的了。从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神树到四川忠县涂井卧马函十四号蜀汉崖墓所见钱树,其树干皆为若干节段,这种制式固然出于冶铸和造型的需要,但也不排除视此为竹节。由对树的崇拜演化而来的钱树祭拜,在西南地区特别是四川地区流传下来。
   长江中游地区的佛像大部分见之于铜质器物,多见于铜镜。三国吴镜最为集中的出土地是鄂州。因地处长江中游的要冲,汉末,东吴便大力经营此地,并建都于此。由于鄂城及其附近富有铜、锡矿藏,自春秋战国以来,冶铜业便相当发达(注:铜绿山发掘队:《湖北铜绿山春秋战国古矿井遗址发掘简报》,载《文物》1975年第2期。),孙吴时期,鄂城已有官营的铜器作坊,铜铸业颇具规模,且专业化程度较高,有专门的制镜作坊,专业的铸镜工匠,(注:管维良《鄂城汉三国六朝铜镜概述》第10-11页。)无怪乎鄂城一地出土纪年镜竟达25面之多,足见铜镜与当地人生活关系之密切。按铜镜的形制和图案的承袭演变关系可以分为不同的系统,仅就其图像上的内容而言,上游崖墓及钱树之图像内容与之颇多雷同,如动物形象和人物形象。主要人物几乎都是传统信仰中的列位神仙,或被道教化了的传说人物,铜镜铭文则直接铸上天皇、五帝、西王母、东王公、黄帝、王乔、赤松子、柏子高等名号。后来在铜镜图像诸多人物中又多了一位佛。佛形象在长江中游和上游出现的时间约略相当,只是出现在不同的文物上。佛形象在不同地区以不同的载体为依托,反映了一个地区,一类人群在接受一种新的文化时,总是基于本地区、本人群原有的文化积淀的基础之上,并与之相结合,所谓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从广汉三星堆文化可以看到,早在殷商时代,中原的殷墟文化已经对四川盆地产生了影响,那么,东汉时期佛教文化的信息由四川顺长江而下传递到中游的湘鄂一带,亦似在情理之中。不过,目前还没有更多的资料支持以确定两者之间存在一种传承关系,不妨先假设这是一种可能性,然后再换一个角度来思考。先来看看出自长江下游,主要是南京地区的佛像承载体属于一个怎样的系统,独立的,抑或有另外的传承关系。
   谷仓罐(也叫魂瓶)多出土于江苏、浙江、安徽等省属于孙吴至西晋初年的墓葬,是当地十分流行的一种明器,最先被认定的佛像便见诸此种器物,此外也见于其它器物,如双系罐、四系罐、鸡首壶、彩壶及唾壶等。(注:见《佛教初传南方之路》。)以上器物除谷仓罐外大多为日常生活用具。或许人们希望佛这位新来的神无时不在,随时为他们带来好运,或者可以说人们在最初接触到佛的形象时,并未把佛视为一种宗教形象,甚至并未把它看作神,只是把它作为一种普通的、新的艺术形象接受过来,否则,将心目中的神塑在吐痰的唾壶上实在说不过去。吴地的佛像出现得如此贴近生活,可以想见它的传入最初是以一种极其生活化的方式进行的:东来行商的天竺或中亚商人,在他的落脚之处、行贾之所向众人游说佛之神灵,描述佛的形象,无形的或有形的佛形象不胫而走,在民间广为流传,无怪乎一位西方艺术史专家认为佛教在很大程度上是商人的宗教。(注:P•S•罗森《早期艺术和建筑》,A•L•巴沙姆主编《印度文化史》,闵光沛等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95页。)当然,口头流传的佛形象最终以有形的形象落下脚来,需要当地原有的一种艺术形式相呼应,否则佛形象只能停留在口头流传上。江南民间习惯于使用塑上各种形象的陶制日用品,与民间有着共同经历和感受的制陶工匠很自然地将民间流传的佛形象请到他的陶制作品中来,使其与已有的诸神形象并肩而坐或取而代之。不过,佛形象出现在日常的陶制用品上,还不足以证明当地民间已经普遍接受了佛教这种宗教。历史上的很多文化现象起初往往不是人为的自觉行为,而是一种自然发展的结果,佛教也不例外,实际上不是人们先信了佛教才有了佛形象,因此,佛形象在吴地,至少在江浙一带的流行,权且称之为佛的信息的传入。问题是有关佛的信息又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到吴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