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女性的挑战与未来(2)
时间:2008-07-27 18:27来源:中国宗教网作者:佚名 点击:
佛教成人教育
民国73年,香光尼僧团成立都市佛学研读班。此教育实施最大的特色是:改变传统随缘讲经说法的方式,透过系统性、结构性跟组织性的课程,以学校的型态定时、定点上课。随著时代变化,佛学研读班的内容也更多元,纳进了禅修教育、法会共修、解门跟行门的共修等,让课程更完整。香光尼僧团的法师们,用了相当多的心力在课程的设计上,希望能与学生有良好的互动,协助学习者在佛法的研读上有更好的效果。 辅育院及心智教育
台湾社会近年单亲家庭增多,单亲小孩的教育更需备加关心,而社会的多变,也造成现代年轻人因受各种不良诱惑而误入歧途。民国79年始,高雄紫竹林精舍与嘉义安慧学苑的法师,带著居士们走入辅育院,推动校园的辅导教育。后来,高雄辅育院的教育小组又开拓校园的心智教育,这是把佛教的禅修与心理辅导结合,让国小的学生有机会接受佛法的薰陶。 这是一个非常用心跟长期的思考,可以看到佛法的参与,已不限于在寺院中。这是我们对佛教教育与社区教育的新认识:人群在什么地方,我们就在什么地方,辅育院跟心智教育的发展,是最好的示现。
社区妇女教育
再谈到社会妇女教育。除早期办的妇女学佛营外,我们也尝试为社区妇女办理不同的研习。我们在台北印仪、台中养慧、高雄紫竹林精舍都有不同的推动,如:亲职教育及外籍配偶识字等课程。僧团未来的脚步,不仅要去了解社区的需求,而且必须要更多元化。将僧众与信众的能力整合,去从事更多的社会关怀与服务。
老化教育
还有,台中养慧学苑尝试开设老化教育相关的系列课程,目前,台北印仪学苑也开始提供这方面的研读,它是尼僧团一个新的关怀重点。台湾社会高龄化的趋势十分明显,有许多老年人及家属的心理充满不安。如何让每个人去意识到,而且提前做好老年规画,是我们未来努力的目标。
社区关怀
天灾人祸降临,人们往往手足无措。如921大地震时,尼僧团组成关怀团队到台中县石冈乡,设了一个“趴趴熊之家”的安亲班,协助灾后儿童的安顿与学习。当时尼僧团的人力不分南北,轮流调集到灾区,陪伴受灾户的儿童走过创伤。或许投入的物力资源并不庞大,但是我们伸出温暖的手,给予彷徨失措的人温柔的慰藉,此应是宗教对于社区最能做到的协助。以尼僧团有限的资源,我们尝试如何结合资源与力量,把事情做到更好。 临终关怀
临终关怀或安宁照护的参与,也是僧团过去几年来一个新的走向。在临终关怀上,目前只有一两位法师较长期地参与。尝试从这样的参与去思考:当我们有机会面对临终病人时,除了原来对宗教的认识与实践;进一步,是否也能够有实质的不同专业知识,去帮助这些临终者及其家属。
女性僧团的社会参与
女性出家人的今昔之别
女性的社会参与可从二个面向讨论:一为女性出家人过去与今日的差别;一为现代比丘尼的特色。我们首先从社会地位转变、个人抱负及僧团中角色三项,来探讨今日女性出家人与昔日的差异。
社会地位的转变
现在我们先从女性僧团的社会参与来回顾。了解女性出家人过去跟现在的差异性,以及台湾现代比丘尼的特色。其中有一些是我自身的体会,有些是我的观察。民国40、50年代谈到女性出家人,很多人会认为:这些应是穷苦人家的女儿、或因感情受挫、身体残障、人生窒碍难行时,才会投向青灯古佛。可是,从民国60几年到70年的发展看来,却是这么多的知识女青年及佛学研读班的学员,陆续加入僧团。由于时代转变以及教育程度的提升,社会对女性的看法逐渐不同,对女性出家的因缘及过程,有不同的认识,看法也持续地转变。我们的地位已逐渐变成专业的宗教师角色。 专业化是从能力、思考、甚至是从外相上、或从所做的事情上去判准;还有团体的宗旨,及自身对整个社会的看法,也要考虑。今天,女性出家人在台湾的地位,能够不断提升及被认同,是因为佛教教育专业的养成,在比丘尼身上不断地显现。
个人抱负
第二是个人抱负。目前女性对自己的期许并不只是纯粹修持个人的解脱。我个人的经验是因为母亲的去世,体会到原来生跟死是相当难以理解的,直到开始学佛,终于了解如何来看待生命的无常。每个人都可能面临跟亲人的生离死别,这跟性别、年龄、富贵无关。而出家人可以跟人分享对生命的体验,将所修持的佛法利己利他。在佛法上的修持,除了自己能够净化提升,走向更好境界以外,如何将修持佛法的体会,透过各种方式来跟社会大众分享、互相扶助,这就是自我的抱负。希望能让佛法更亲近人间,更能让一般人了解与践行。
僧团中的角色
第三是僧团中的角色。女性的学习特色是连结性、关怀性及喜欢和谐的学习气氛。这个特色不会因为出家而消失。有这样的学习特色,将之放在僧团中,让它展现得更好;可以将人力、物力等种种资源加以结合,做最好的运用。在台湾各角落,都看得到比丘尼尽所能地将她们的专长发挥在讲学、弘法,并努力办理僧团的各项事业。当然,这些努力也需要有能力的领导者。香光尼僧团就是因为有过去与现在领导人的带领,才展现出今天的成果。女性出家人在佛教世界中,表现出分享的及分担的特色,而不是突出的、唯一的领袖角色。
现代比丘尼的特色
现代比丘尼别于传统女性出家者不同的特色,大致可分类为专业化、多元化发展及积极性三种。下面分别说明之。
专业化
现代比丘尼的特色,第一个就是专业化。这些专业化,包含从事的工作及从事的方式。台湾出家众女性跟男性的比例差不多是4:1。很多人并不是在家时,就准备好出家后所要从事的工作,而是经过不断地再学习而善尽其责。这些学习相当专业化,包括行政的监督、运作、出版事业、弘法事业、甚至e化的多媒体发展等。从个人的研究中发现:出家,给予女性相当大的发展空间。一方面让个人可以得到潜能的发挥;另一方面,透过自我再进修及团体的努力,不断去建立新的专业性,对社会的服务也更能发挥功能。 多元化发展
第二是多元化发展。我们除保存原有的传统弘化事业,如讲学或是佛学的上课,还有新的发展方向。现在出家人已经超过传统的执事范围,例如像我一样,在大学任教。担任顾问、咨询的角色,或投入研究,或社会服务工作,这些都有可能是现代出家众所扮演的角色。跟著整个社会的开放,及本身专业能力的建立,这种多元化发展,已看到一些成果,且方兴未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