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佛教理论总论 >>

弘扬和合文化 丰富人文精神(3)

分享到:

  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区别说到底就“性善”与“性恶”区别。无论是儒家、道教,还是中国化了的汉传佛教主张“性善”,提倡修身养性,“人之初,性本善。”已经是家喻户晓;而西方文化认为,人性本恶,需要忏悔。这也能够找到中华和合文化的根子,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深厚的底蕴。

  二、寒山拾得与和合文化的因缘际会

  清朝雍正年间,寒山、拾得被追封为“和合二圣”,与丰干合称为“国清三隐”。从此,寒山拾得“和合二圣”名扬天下。

  和合二仙相传为寒山、拾得二人。寒山于贞观(公元627—649)隐居始丰(今浙江天台)天台山翠屏峰寒岩,又名寒山子。拾得本孤儿,为天台山国清寺老僧丰干路过赤城(今属天台)收养,固名“拾得”。

  “和合文化”促成天台山“三教”兼融。我国诸多名山,历史上或偏于佛,或偏于道。唯独天台山儒道释 “三教”兼融,和睦相处。如赤城山,既是天台宗九祖湛然讲经说法之地,又是道家高道葛洪、魏夫人修炼的第六洞天玉京洞所在,同时还是儒师学子教读之处。“三教”兼融,展现出“人的精神自我和谐”。以天台宗为代表的佛教文化,以南宗为代表的道教文化和以理学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三者互学依存,互相融摄,相辅相成,充分呈现睦居“和合”的情景。

  天台山三教兼容特点,成为文人学士、僧侣高道云集之地。儒道释三教修持者主张兼收圆融,相互研学,取别人之长,丰富自己。因此,天台山出了很多精通三教且倡导三教“和合”的高僧名道儒师。如南朝儒官、儒师兼道教学者顾欢提出:“道即佛也,佛即道也”的道释同源论。曾在天台山修炼多年的南朝陶弘景,首倡“三教合一”,大力提倡“佛道双修”,立“佛道二堂,隔日朝礼”,是为一代道教宗师。又如唐代高道司马承祯,隐居天台山30余年,扬弃了道教炼丹服药方术,提倡“佛道双修”、“神仙即人”的道学主旨理论,欲以道教文化会通儒、佛二教,融佛、道、儒于一炉。

  而寒山子本身由儒入道,再由道入佛,集中儒道释三教于一身的“寒山现象”,更体现了“三教合一”的和合性。即天台山道教文化的“形神合一,性命双修”的道性论;天台山佛教文化的“一心三观、性具善恶”的佛性论和天台山和合二圣“安身乐道、自我湛然”的心性论。无论是道性论、佛性论,还是心性论,其实质都是“以人为本”的人性论,主要探究“人的自我和合”。这一现象,被清朝雍正皇帝所领悟,他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满、汉一家出发,大力提倡“以儒治世,以道治身,以佛治心”的治国方略,而寒山、拾得的“和合二圣”由此应运而生。

  寒山、拾得的故事在宋《高僧传》卷十九中有记载,此书谓寒山、拾得二人非常要好,拾得常用竹简盛斋饭给寒山。

  寒山子,又名贫子,经常栖身在天台山始丰县西的寒岩幽窟中,因此被称为寒山子。由于身居寒岩,饮食无着落,所以常到国清寺,向厨房中洗碗筷的拾得要饭吃。拾得的身世不详,据说他年幼时被人遗弃在赤城道侧,恰巧被正在经行的丰干禅师发现,带回国清寺中,因此名为拾得。拾得原来担任斋堂的行堂工作,一日忽然兀自登座,与诸佛像对坐而食,口中嚷着:“憍陈如!你这声闻小果啊!”旁若无人地比划着筷子,呵呵大笑,因而被改派到厨房洗碗碟,正因为如此的因缘,他才有机会把剩下的菜肴装在竹筒里,给寒山来取用。寒山是一位儒释道三教思想兼融的隐逸诗人,他启发和感染拾得,使拾得也写了52首参禅诗存世。俩人结缘以诚相待,不是兄弟胜似兄弟。

  寒山来天台山国清寺时,所穿衣衫褴褛,面容枯瘁,头上经常戴着桦树皮做成的帽子,脚下则穿着木屐,特别喜欢和寺僧开玩笑,或在廊下踱步,或者对空谩骂。然而在他的怪异言行之中,似乎蕴藏着许多佛理。有时候,他的荒诞行径惹得寺僧不耐烦,拿杖棍逐赶他,他也不以为意,他却回头抚掌大笑,呵呵大笑而去。

  一天寒山在国清寺偶遇台州太守闾丘胤,闾丘胤一见即礼拜,合寺皆惊。原来是国清寺高僧丰干外出云游时曾对闾丘胤说过,寒山为文殊菩萨,拾得为普贤菩萨,所以闾丘胤一见寒山即拜。当时的台州太守闾丘胤,受到丰干指引,慕名来访寒山文殊、拾得普贤二人,寺里大众正纳闷着,“何以一位大官却来礼拜这等疯狂的人?”这时,寒山、拾得突然喝道:“丰干饶舌!弥陀不识,礼我为何?”两人挽臂笑傲,跨出寺门,走向寒岩,从此再也不曾出现在国清寺。闾丘胤于是带着医药、衣物前往寒岩拜谒,只听到远处传来寒山的喝喊:“贼!贼!”便缩身回岩缝中,又大喊:“奉劝诸君,大家好好努力吧!”说完,岩缝自行封合,二人从此杳无踪迹。

  闾丘胤在哀慕之余,请寺僧道路捡寻他们的遗物,只于林间抄捡得寒山诗三百余首、拾得诗及偈语,后闾丘胤加上丰干诗若干部,为他们出了专集《三隐集》。

  寒山、拾得遁入寒岩石缝之后,杳无踪迹,一直是存在于人们心中之迷。现在才明白,唐代贞观年间由天台山至苏州妙利普明塔院任主持。据说寒山在天台生活了70多年后,他与拾得俩竟然携手来到了姑苏城外的妙利普明塔院继续结庐修行,诗歌唱偈,慈悲济世,弘法利生,和合人间,享年150多岁,在苏州寿终正寝,终于修成正果。寒山拾得精诚相处的情感,互敬互让的情义,携手共事的情怀,生动地展现了朋友间的“和合”的情谊。至今苏州寒山寺还有《寒山拾得图》石刻传世。编录为《寒山诗》,拾得写在国清寺内的诗偈,也收进《寒山诗》中。

  三、寒山拾得“和合”思想具体表现

  寒山元代因陀罗有《寒山拾得图》,其中有楚石梵琦的题赞,赞曰:“寒山拾得两头陀,或赋新诗或唱歌。试问丰干何处去,无言无语笑呵呵。”

  事实上,寒山与拾得的问答、诗歌唱偈,体现出和合精神,一直为世人所推崇。寒山生性洒脱,不为世俗所羁,其诗清奇雅致又明白如话,展现心灵世界的宽广与自在。在《全唐诗》,寒山诗被列为释家诗之首,共收入303首,编在23卷中。五四运动的新文化健将胡适先生极为推崇寒山的诗,他在公元一九二八年所着的《白话文学史》中,寒山被认为是唐代早期的三位白话诗人之一。这和五四的新思潮白话文运动有密切的关系。

  “寒拾问答”是和合精神的智慧体现——个人内心和合

  寒山问拾得:“世人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我当如何处之?”

  拾得曰:“只要忍他、避他、由他、耐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