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佛教理论总论 >>

寻求创造的形上根据(3)

分享到:


   三、结语

   熊十力的“创造”观念的提出和阐发,赋予了创造主体以最大的主体能动性和自由意志,这在以机械决定论和目的论(科学派所持观点)宰制人生的年代无疑具有纠偏作用和不可替代的价值。但由于其忽视和贬低外在自然界客观真理和客观规律,导致他的创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自由意志的发挥缺乏现实对象而陷入了玄学思辨;同时,也使他的创造观念多局限在个体主体的自我道德修养的道德实践领域,没有产生科学的社会实践观念,导致他的创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失去与现实社会沟通和连接的桥梁。再者,由于熊十力所说的创造,其主体是个体,非群体。所以,即使在面对现实社会的种种不合理和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使他的创造观念逸出了道德领域而步入社会,但由于没有改革社会的现实性主体,因而也只能使个体主体对社会的创造性改造限于抽象的应当。所以,熊十力的创造观中虽然充满了创造的活力和创造的战斗力,催人奋进,能给人以改造自我、完善自我和改造社会的无限启迪,给人的精神结构中注入了活力和动力,但由于其唯心主义的心本论的实质,只能是以片面的、抽象的形式把人的主观能动性加以发展。因而虽较之同时代的文化保守主义者,在某些方面是合乎时代潮流的,但较之其同时代兴起的马克思主义者把创造建立在群体的实践活动基础上的、具有现实性的客观创造则是大大落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