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同学们围绕《佛法概论》来认真思考,积极提问。有不少人对印老的著作持排斥的态度,就我本人来说,对印老的思想虽也有不以为然的地方,但不能否认,其中还是有很多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尤其是《佛法概论》,应当说是一部非常好的著作,我至少读了五遍,获益非浅!所以才一再向大家推荐。
如果我们能够认真地学习《佛法概论》,就能在短时间内就能把握佛法的基本要领。
6月17日:关于“三法印”
我们把有关“三法印”的内容安排在“世界观”这一部分中,因为“三法印”揭示了宇宙人生的实质。
透过缘起的观点来观察世界,就能认识到世界的无常性和无我性。
无常故无我,无常是从时间上说的,无我是从空间上说的,两者显示了有为法的实质。 无常是破除我们的常见,无我是破除我们的我见。佛经中讲,观无常足以解脱。如果缺乏正确的人生观,思想境界提高不上去,修什么法门都没有用。
无我则显示了佛教在宗教中的独特性。大凡宗教都主张宇宙间有主宰的上帝或独存的神我,而无我是对独宰的上帝或神我的彻底否定。
无我是从事物存在的空间上去分析的。
有情所以执我,是由于有情的错执。而“诸法无我”则揭示了宇宙人生的真相。我们烦恼妄想的根源是什么?就是我执。“诸法无我”所要空去的“我”,正是有情所执的“我”。 在佛教中,我执还有“人我执”、“法我执”之分。
有情执身为“我”,是“人我执”,并由我执而引生种种烦恼妄想。
执法的独存性、实在有及常恒不变性,为“法执”。
佛经上说:“见缘起即见法,见法即见佛”。我们应根据“三法印”的道理来好好的思考一下这句话。
“空”显示了诸法无自性,空是要破除实有的执著。
诸法实相非空非有。
缘起包括生灭性和寂灭性两个层面。认识到缘起的生灭相是契入缘起寂灭相的基础,而对无常的正确认识和深刻把握,是契入实相的关键。
大家能否正确的认识无常?在生活中,只要能以无常的眼光去看世界,多有几分无常的认识,对世事就会少几分执著。只要“我执”能够淡一分,烦恼就会相应地减少一分。有了对“无我”的认识,才能渐渐去除迷妄之心及各种执著,最终真正证得“无我”。 “三法印”又是甄别佛法与非佛法的标准,也就是说,凡符合“三法印”的便是佛法,反之,则非佛法。这是我们必须把握的基本纲领,今天这个世界,歪门邪道及相似佛法很多,没有正见作为指导,就很容易被误导,走上邪路而不自知。
问:如果无我后,人还有没有感觉呢?
答:你本来就无我,现在有没有感觉呢?
问:菩萨知道自己是菩萨吗?
答: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回想一下《金刚经》是怎么说的?“所谓菩萨,即非菩萨,是名菩萨。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法相,即非菩萨。”
6月23日:佛教的道德观
道德就是合理的行为准则。
佛法的道德实践是建立在正见的基础上,依正见生起道德的行为,达到知法入法的结果。
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有信解行证的次第及闻思修的次第,都说明了认识与道德实践的关系。道德的实行往往与人们对道德自身的认识有关。法是依法见法的德行,真理与德行并非互不相干。
道德建立的基本基础是因缘因果。
由正当的行为获得美好的人生结果,如行五戒十善感人天果报;由不正当的行为获得痛苦的人生结果,如行十不善感三恶道的果报。因此,从世俗谛的层面上看,道德和利益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当然,在乎利益、执着利益,这种道德行为的层次并不高。
我们的不良习惯是无始以来养成的,冰冻三尽非一日之寒,天下最难的事大概就是战胜自己。不去接触不如法的环境,就更容易避免犯戒。佛经中称赞远离的功德,而整个解脱道的修行也都是以远离为基础。
道德的心理因素,属于道德心理学的范畴。
佛法说,一切唯心造,由心造善造恶,由心造天堂地狱,在我们的一切行为中,心是根源。因此,惭愧心非常重要,它是道德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惭愧心是羞耻心,也是天地良心。有了惭愧心,我们才有可能止恶行善。当然,光凭个人的一点惭愧心还远远不够,还得依佛法的正见来指导我们的思想,以因缘因果的法则来对照我们的行为。所以在概论中讲到自增上、法增上、世间增上。
不放逸是不随意放纵自己的烦恼和不良习惯,它是道德实践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人总是喜欢放纵自己,只要条件许可就尽情享受。因此,对五欲尘劳的贪执使我们造下种种杀盗淫妄的罪恶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