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不相应行法为科学奠定基础
佛教的恒常只能涅槃寂静上讲。此恒常是出世间法的恒常,非世间法的恒常可比。科学探索的是世间法恒常,在涅槃寂静而言,根本就是变动不居的。但是,科学的成立就是要自恒常的规律性。其地位在感性杂多之上,而又在涅槃寂静之下。这样的地位佛教中称之为俗谛。俗谛的谛性是相对于世间法而言,在世间法上具有恒常不变的特质。但是其又是俗谛,俗是相对于真谛而言,在真谛面前,俗谛的谛性就保不住了。但是,既称是谛,就有一定的合理性,只要控制其限度往适用领域即可。科学即在俗谛上得以成立。
俗谛的成立,在真谛看来足正是其执著处。为了便于进一步说明科学在俗谛上的证成,不妨引用唯识学中的三性说,即依他起性,遍计执性,圆成实性。万法因缘和合,是依他起,由于人们不能明白缘起性空的道理,而产生计执,就是遍计执。只有去掉遍计执,恢复实相,就得到圆成实。为了成立科学,需要在去掉遍计执的时候保留有助于产生科学的东西,这就是不相应行法。
不相应行法是属于行法之一种。行法无固定,分为与心相应的五十一心所法和与色心诸法不相应的不相应行法。虽然不相应,却是依色心诸法之分为而假名以立。尽管不是无为法,却比心法更具有相对间接的确定性和独立性。牟宗三先生在阐述不相应行法于建立科学的俗谛上具有首创之功,他认为不相应行法所成名相:得、非得、同分、无想果、无想定、火爆定、命根、生相、住相、异相、火相、名身、句身、文身,即类似于康德的时空形式与十二范畴。在去除遍计执时,将此不相应行法有意留存,从而使时空形式与十二范畴等名栩概念在佛智下能够以俗谛的方式得以保存。这样,科学精神、逻辑思维就可以借助名相概念的产生而得以开展了。如牟宗三所说:“若于科学知识而亦可以说谛,这才算是真正的俗谛,但这俗谛却是有执的。如是,计执同是虚妄,但这虚妄之执却并非全无价值。我们似可说虚妄之执中即有谛性,因此我们始可说科学真理,否则便不能说真理了。只是对圣智者而言为虚妄而已。”由此,从俗谛上通过对于不相应行法的执著产生了名相概念,有了世俗层丽上的客观性。这导致知性的产生,从而科学精神也就应运而生。人可以面对所执成的自然界进行科学的考察与探索。
(三)慈悲精神促成圆教形式下的真俗不二
通过以上的分析,料简科学与佛教的交涉域,知道了佛教注重出世间法,而对于属于世间法的科学并没有予以过多的关注。对于佛而言,科学在其般若观照下并没有存在的价值。然而,对于众生而言,科学在世间法的层面仍然具有价值。佛具有悲愿,即十法界而成佛,因此需要保证科学的证成,所以对于正而肯定俗啼也是符合大乘的慈悲精神。
在现代社会,通过佛的本愿需要以权法的形式以保留作为俗谛的科学的合法性地位。佛教对于世间法的这种观照,本身并没有跃出佛教的适用领域,尤其是在天台圆教的视域内。这就是出世间法不离世间法的姿态。天台宗“一念三千”,“十法界互具”,在佛智的一念无明法性心之中,只需去执,去病不去法,染法净法都得以保存。这种圆教形态,保证了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相即相存,在不断断中性具地具备了诸法。
所谓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妙法莲华经·方便品》)
这“十如是”,前九个“相、性、力、作、因、缘、果、报”都是执不相应行法所产生的假名。“本末究竟”意指诸法实相。在天台圆教中,诸法实相与假名都相融互即而存在,并不相违。
因此,从俗蹄的层次上,科学可以在佛教教义内得以证成。
三、佛教与科学的相互助益
佛教与科学具有它们自已适用的领域,固然科学领域小于佛教领域,但是在科学领域却仍然需要科学的思维方法。佛教中真谛对俗谛的统御,即是佛教对于科学的观照态度。
爱因斯坦说:“没有宗教的科学是跛子,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瞎子”。虽然佛教讲真俗不二,但是只是在圆教模式上讲的,在未彻悟到诸法实相的时候,或者在佛的悲愿下有意起执而证成俗滞的时候,佛教与科学即属于不同的适用领域。佛教关注人生问题,属于人的价值世界。而科学是人对自然的认识,固然在佛教中,依照唯识无境的理论,自然界是由于人识心起执,从而主客二分,有了对待而产生的。但是由于人起了执,以为自然界是真实无妄的存在。所以要探求事物的规律,这属于人的事实世界。由于不相应行法的独立性与客观性,事实世界具有了一定的恒常与客观的特质。当然,这种特质只是在经验世界中存在,用以规范经验世界,出此领域,即无法言恒常与客观。佛教与科学的关系足作为价值世界与事实世界的关系而呈现的。佛教能解决人的人生观、宇宙观、解脱实践等,是求善的。科学是对自然界求真的。不但在佛教中,真善不二,真需要在善的观照下得以统御;而且在科学的世间法中,真善也是不二的。善需要建立在真的前提之上。之所以两者的前提相异,是因为入手的角度不同。但是殊途而同归,都是真善不二。
佛教对于科学,能给科学一个价值引导,不至于使人沦落于工具理性的控制之下。以慈悲心来普渡众生,科学可以作为普度的工具而得到积极的使用。但是,追求工具本身或者滥用科学工具进行残杀,都被佛教看作是无明的影响。高科技犯罪,核战争,环境污染等,都紧密危及着人类未来的命运。在佛教看来,这很多都是由于人的贪嗔痴三毒所引发的,所以佛教使人戒此三毒,破除无明。科学的恰当使用并不包含在科学之中,需要佛教破除人的无明安念,确立价值目标。
科学对于佛教,能净化、逻辑化佛教的理论。佛教传教过程之中涌现出许多怪力乱神的传说,在现代社会,不但不能增进人的信仰,反而容易被人嗤之为迷信。况且佛法的真谛也并不存这些怪力乱神上,除了超亡送死,佛教有其更高趣味的意旨。将世间法的规律以科学的而貌呈现出来,并不能降低佛教影响,反而更加可信。对于佛教建立人间净土,更何其人的助缘。另外,佛教经论之中,以及禅宗语录之中,有很多循环论证式的漫淡,或者语焉不详的地方。固然,在上根器者看来,诸法实相本来如此,无需论证。但足经论到底是接引众生的法门,在现代社会需要有严密的科学的论证方式,以逻辑思维米使人信服。许多近代的佛学大师都在其佛学方法沦上受到科学方法的影响。支那内学院的欧刚竞无弘扬唯识学,因为唯识学结构严谨,论证严密。其高徒吕潋也以科学的精神用巴利文、藏文勘正汉译佛典。在教内,太虚大师与印顺法师等义僧也具有严密的科学思维头脑。现代佛教的教义阐述需要严密的逻辑体系,而决不能以神活或怪力乱神来赢得信众了。这种做法足在探讨交涉域上一个很大的进步,具有借鉴意义,促使我们在前辈的成果上进一步深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