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佛教伦理学 >>

中国佛教的孝道思想(5)

分享到:

   (三)促进了儒家孝道观与佛教果报说的融合

   印光大师曾说:“儒佛二教,合之则双美,离之则两伤”。他强调“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佛家人伦会通于儒家的“克己复礼”、“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伦理道德,主张“尽伦尽性”的思想。这充分说明儒佛是各显其美,相辅相成的。儒家孝道所主张的“尊敬”、“奉养”、“侍疾”、“承志”、“立身”、“谏诤”、“送葬”、“追念”等多方面的内容,无不说明儒家孝道趋善避恶,而佛教主张心存善念最为重要,心恶的人绝不可能往生净土。

   佛教主张“报通三世,转变由心”,认为要想避免坠入三恶的果报,须发大菩提心,改恶修善,力求超凡入圣。印光大师说:“孔子之赞周易也,最初即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夫积善、积不善,因也;余庆、余殃,则果也。”由此可知,中国佛教所注重的伦常日用之道与儒教所说大致相同,比如俗话所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屋檐水点点滴”,其实就是佛教“生报”(又称“花报”)所包含的伦理内容;所不同的是,佛教还主张“后报”,后报虽迟早不定,但没有不报的。三世因果,善恶报应,一方面使行善之人对来生寄托希望,另一方面使心中存有恶念的人,有着畏惧之感,不敢随心所欲、胡作非为。

   (四)有利于传统社会和家庭的稳定

   中国佛教在弘扬人生的精神解脱法门时,自始至终担负着醒世劝善的伦理使命。“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长期以来,这句俗语体现着中土社会广大民众对传统孝道思想极端重要的体认。中国佛教孝道思想不仅认可俗世的孝道思想,还以其地狱观念、轮回观念、善恶果报观念等佛教伦理观念来强化人们弃恶从善、积善成德的道德信念,加强孝道意识和孝道行为的自觉性和自律性。中国佛教孝道思想的劝世行孝,以其独有的形式赋予孝道以信仰的力量,为封建伦理教化开辟了一片新领地,一方面对那些不行孝道的恶人给以警醒作用,如果为恶不改,胡作非为,将来一定坠入地狱,永世不得超生;另一方面对于那些奉行孝道的善人给以安慰,只要心存善意,多做善事,来世一定能够往生净土,走出六道轮回。比如佛教“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所为是”的三世两重因果说,使人们既立足于现实,又相信未来美好。这对于当时生活在贫苦之中的广大民众来说,我们不能不承认中国佛教孝道思想起着重要的精神安慰作用,同时,也有利于传统社会和家庭的稳定。

   鉴古是为知今。对于中国佛教孝道思想有选择地吸收,批判性地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和创新,是我们研究佛教伦理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我们对待中国佛教孝道思想的科学的、理性的态度。弘扬中国佛教孝道思想,无论是在当今社会,还是未来经济、科技更加高度发达的社会,无论是对中国佛教界,还是对世俗社会,都是十分必要的。不仅因为它有着深厚的社会现实基础,而且它还有着多方面的社会功能。

   新的世纪,我国已经迈入人口老龄化国家行列,而家庭养老依然是我国社会的基本养老方式。一方面,解决老年人问题需要孝道;另一方面,自私的“小皇帝”很少能尽孝道,成年后“啃老”、“刮老”现象日趋严重。加强孝道教育既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完善个人人格、培养责任感和富有同情心的重要途径,还是培养21世纪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需要。中国佛教孝道思想因其特有的内容和特征,以及多方面社会功能和历史作用,只要我们对中国佛教孝道思想进行梳理,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在一定程度上仍然能够实现其劝世行孝、助世行孝的伦理价值。

   首先,中国佛教孝道思想在当今社会仍然可以发挥向善止恶功能。中国佛教孝道观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向“善”。《法句经》要求“履仁行慈,博爱济众”,《分别善恶所起经》要求“用谏晓事,善心好意,敬事尊老,礼节兼备”,要“视人之善,犹己之善;视己之善,犹人之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人民总体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日益盛行,一部分人花天酒地,也有一部分人饥寒交迫,于是,有关道德沦丧的事件层出不穷。生活在当代社会的人们,面对物质文明的繁华以及精神需求的提高,如果能够拥有向善止恶的良好品德,对于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形成和睦的社会风尚,保持稳定的社会秩序,无疑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次,中国佛教孝道思想在当今社会可以发挥健全人格的功能。孝道是健全人格的保证,佛教认为,一国的人民若能行孝,则长幼和顺,国泰民安,家庭和睦;反之,若父母不供甘旨,六亲固以弃离,则不能安国治邦。要达于上述境界,就必须通过完善道德的生活和严格戒律等途径,不断调适、整合、完善个人人格乃至家庭、社会、国家和世界,以呈现恒久和谐、协调、稳定状态。

   最后,在物欲、人欲横流的社会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佛教主张的“众生平等”的理念,来说明父母、子女双方能够站在平等的立场上,以朋友的身份进行沟通和交流;可以利用中国佛教孝道注重对母恩的报答,更好地融洽母子、母女亲情,减少子女对父母管教的敌对情绪,以促进未成年人健全地成长;可以利用中国佛教孝道伦理主张“心丧”三年的孝道意识,让人们在父母弃世后怀念父母,缅怀生前教导,从而勉励自己加倍地努力,更好地学习、生活;还可以利用中国佛教孝道伦理“戒为孝先”以及“劝善弃恶”的伦理理念,在当代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倡导人人趋善弃恶的社会氛围,形成和谐健康、安定繁荣的社会环境,不管是对于尊老爱幼、互助友爱、邻里团结的家庭道德、社会美德的培养,还是对于整个社会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的树立,对新世纪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中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有序和协调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积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