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佛教社会学 >>

出世入世圆融无碍,自利利他促进和谐——牛延锋(2)

分享到:

行是净土资粮的第三要义。所谓行,指净宗行人对于净土法门的实际修行。《往生论》中把它归纳为“五念门行”:“若善男子善女人,修五念门行成就,毕竟得生安乐国土见彼阿弥陀佛。何等五念门?一者礼拜门,二者赞叹门,三者作愿门,四者观察门,五者回向门。”修行五念门,即可成就往生事业。庐山慧远、唐朝善导等人提倡念佛,慧远主张实相念佛,善导则实行持名念佛。念佛属于五念门中的赞叹门、作愿门,《往生论》中说:“云何赞叹?口业赞叹,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云何作愿?心常作愿,一心专念,毕竟往生安乐国土。”念佛又分为实相念佛、观像念佛、观想念佛、持名念佛四种念佛方法,经过善导大师的提倡,现在的净宗行人绝大多数都修持持名念佛。对于持名念佛的方法及成就,印光大师认为“修持法则,常当如子忆母,行住坐卧,语默周旋,一句佛号,绵锦密密,任何事缘,不令间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能如是者,决定往生。”“无论善根之熟与未熟,恶业之若轻若重,但肯生信发愿,持佛名号,临命终时定蒙弥陀垂慈接引,往生净土。”念佛的行门是在现实生活中集聚往生的资粮,对于现实社会,它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答案是正面的、积极的。净宗行人“二六时中,心不离佛,对境逢缘便能起觉照的力量。念念止恶修善,清净身、口、意三业。”由于净宗行人忿佛不辍,故能在思想层次上戒绝贪、嗔、痴等不良念头,在语言层次上戒绝损人害己的恶语、妄语、绮语和挑拨是非的两舌,在行为层次上戒绝杀省、偷盗和不正当的男女关系。这样一来,于己则有良好的心态、愉快的心情和轻安的心灵,于人、于社会、于自然则和睦相处,不仅使自己的人格得到完善与升华,也会影响其他社会成员止恶向善,共同促进社会的和谐安定。净宗行人由念佛而净化思想,由净化思想而净化身体、语言的行为,从而能建设和睦的家庭、诚信安定的社会和欣欣向荣的生态环境,而这些正是构建和谐社会所要求的、不可或缺的。同时,净宗行人念佛修行有个人修行和集体修行两种方法,个人修行会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而集体修行会起到点面结合的作用。无论哪一种,都会对家人、朋友和周围人群产生辐射作用,影响大家“心念仁恕,气象浑穆,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常思己过,莫论人非。”爱人利他,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

二、消业、集福与构建和谐社会

修学净土法门期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净宗行人,以念佛为正行,同时,还要进行修持自己福德的加行。《弥陀经》上说,“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善根即是念佛的正因。除此之外,还要福德因缘具足才能往生西方净土。所以净宗行人都对修福修德极为重视,以作为往生的助缘。修福修德的修持实践包括消业、集福等互相交融的一系列活动,涉及净业三福、持五戒、修六度、四摄、四无量心等诸多理念。净宗行人修福修德的行为,是以出世为最终目的的,但从世间的角度看,又是与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世间法高度一致的,从而使净宗行人达到了世出世间的融合、圆满。

消业与集福是彼此交融、密不可分的,消业自然就集福,集福肯定会减少恶业。消业是指“随缘消旧业,莫再造新殃”,集福是指培植福德,所以二者又是有区别的,前者是从消极层面而言,后者是从积极层面来说的。净宗行人在修持实践中,都是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在消业中集福,在集福中消业。净业三福是对净宗行人集福、消业的一个具体要求。净业三福源自于《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侍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从世间意义上来理解净业三福,会发现它们是与构建和谐社会相一致的,绝对是和谐社会的增上缘。孝养父母,奉侍师长,符合中国社会的传统伦理道德,顺乎中国人的最普遍得道德情结,是家庭和美、人际关系和谐的基石。“一个人对自己的家人没有爱心,不听父母的教诲,不敬不孝,就已失去了那份敬爱的良知,这就像被砍下来的树枝,是没有根本的。”一个人只有对生养自己的父母孝与养,对传播自己道业的师长敬与爱,才能对别人忠诚敬爱,才能创建一个谦和友爱的大环境。慈心不杀是把慈悲爱心普施一切众生,既止持不杀戒,又培植慈悲心。慈心不杀不仅是佛教徒慈悲心的体现,更是平等观念的体现。佛陀教育大家不仅要平等对待一切人,还要平等对待除人以外包括动物在内的一切有情众生,甚至对无情的花草树木、山河大地也要有爱心、慈心、平等心。如果一个人做到了慈心不杀,平等待人对物,又怎么能去做危害社会、有害国家的事情呢?修十善业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的良好道德品质。他们不仅仅是宗教上的修证要求,更是幸福和成功的人生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他们对建立和睦的家庭生活、和谐的人际关系、安定的社会秩序、和平的世界环境都是有着有效的理论上的教育功能和行为上的约束力的。“佛教认为理想的社会是以十善建立起来的。佛经中记载,古印度轮王出世时,以十善治国,不动干戈,而社会却充满和平安定的气象。十善虽然只有简单的十条,却概括了人类道德行为中的基本因素。十善是针对十恶而言,而人类的一切犯罪行为基本没有超出这十种恶行的范畴。”可见,修持十善业不仅是往生净土的有利助缘,还是个人品质提升和人生美满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和谐安定的有力保障。净业三福的第二条是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这多是从宗教的角度来说的,要净宗行人持戒,不犯戒。但是,从世间角度来讲,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又具备了完善自我、尊重他人、恪守道德、遵纪守法等诸多内容,符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公正的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可以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正确处理好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促进社会稳定。在净业三福的第三条中,与世间法积极相应的是深信因果。佛教的因果报应思想是基于缘起法则来解释个人的身心活动与所造成的结果的关系的,即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佛教因果报应论正是在规范人们行为的可行与不可行、赋予不同行为的不同报应承诺中,确立了行为与反馈的相对应的合理关系,这就唤醒人们对自身命运的终极关怀,使人乐于从善而畏惧作恶。”“这就使人不是把人生的期待寄希望与外界或天神的赐予,同时也排除了对外部现实的不满,转而对自我进行内省,反求诸己,向内追求。由此在内心确立去恶从善的道德选择,并成为内在的自觉的强大的驱使力量、支配力量和约束力量。”如果人人都能畏惧因果、去恶从善,“小之可以成为自修之正人君子,大之自觉觉他化社会为良善,化世界为太平,转五浊而为七宝。”同时,因果报应还涉及到了正报、依报、共报等报应的关系,把人的具体生命存在与自身以外的生存环境联系了起来,“表现了对主体世界与客体世界、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相互联系的缘起关系的洞察、体认,表现了对种种众生共同活动的结果的关注,表现了对自然环境、生活环境、生态环境的关怀。”除了净业三福之外,五戒、六度、四摄、四无量心等也是净宗行人消业集福的重要条目。这些本来是大乘行者的共法,是修菩萨行的体现和象征。但是对于净宗行人来说,出于对积累福德和消除夙业的重视,出于对事行的强调,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五戒基本包括在了上文提到的十善和持戒之中,如果单独强调的话,那就是对受持五戒者的具体的和最起码的要求,是具备人的素质的必要条件。具备了五戒的要求,在社会上就不会危害他人,扰乱治安,损人利己了。六度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是成就自利利他、度生死流到涅口岸的菩萨大行,所以叫做六波罗蜜。六度中所包含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能够引导人们提升自我身心修养、淳化社会风气、净化社会道德、改善人际关系,从而使社会更加和谐。布施包括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三种,这既指给予他人以物质上的帮助,还指给予他人以精神上的安慰和心灵上的满足,使他人摆脱匮乏、痛苦,消除困惑、烦恼,远离一切怖畏、恐惧。布施既可施给人,也可施给人以外的其它有情众生,如买物放生救济动物之命,施食于鸟兽等。布施所表现出的是一种奉献精神,是舍己为人、助人为乐的精神,是扶危济困、急人所难的精神,是社会和谐稳定所需要的一种精神。持戒包括上文的五戒、十善,还包括更严格的比丘、菩萨戒等,其自我约束、自律利他的社会作用就不再重复了。忍辱是指柔和、忍让,包括生忍和法忍。“生忍是对众生要做到人嗔我不嗔,人恼我不恼。法忍是要认识一切存在都是性空的,心要不为内外一切事物所动。”修持忍辱,做到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就能去除内心的嗔恨、愤怒,而变得宽恕、祥和,不仅能有益于身心健康,更能协调入际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精进就是要不懈努力地断恶修善,完善自我,以趋向觉悟、解脱。修持精进就能使人具有顽强奋斗、刻苦努力、持之以恒的精神,使自己奋发向上、努力进取,做好本职岗位的工作,更兼利国家、他人。禅定就是静虑、思维修,也就是摄心一境,使人心绪宁静、专著。这不仅调整深信,更能陶冶情操,升华境界。在快节奏、竞争压力大的现代社会,禅定无疑会调节心理,使人头脑清醒、精神愉悦。智慧本指具有解脱作用的般若,从社会角度讲,则指使人具有判断正误是非的能力。有了这一能力,就可使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崇高的人生观,从而象航灯一样指引我们服务社会,奉献人生。四摄包括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种条目。爱语指以诚实对人,语言柔和,态度挚恳,质直和善,心恭神敬,从而使人感到温暖慈爱。利行指做利益众生的种种事情,无私奉献,助人为乐。同事指与众生同处一起,同甘共苦,并随机缘而引导他们同自己一起莫做诸恶、奉行众善,共同创造美好人生与和谐社会。四摄以利他为出发点,把自己的行为融人到社会中去,是对他人的奉献,对社会的贡献。“大乘佛教提倡四摄、六度,而且突出布施和忍辱,反映了佛教对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视,对人间社会的深切关怀。”四无量心指慈、悲、喜、合四个方面。慈指予众生乐,悲指拔众生苦,喜指见到众生离苦得乐感到喜悦,喜指对一切众生平等对待,不生歧见。四无量心包含了佛教的慈悲观和平等观,主张以普遍的、平等无差别的慈悲心悲悯、关怀一切众生,不舍一切众生。这种慈悲平等的观念,是一种博爱的思想,不仅对人类要如此,对其他一切有情众生也是如此,素食就是这一思想的体现,报众生恩也反映了这一思想。四无量心是由无分别心而生起的平等无差别的绝对慈悲,即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四无量心体现了“团结、互助、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而且它还能超出国界,制止战争,正如虚云老和尚所说,“如要永久和平,大家应当发大慈大悲的菩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