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佛教心理学 >>

佛教和心理学关系的定位——一种自体心理学观点的阐释(3)

分享到:

2. 神经症患者及其治疗、一般个体

  就客体关系理论和自体心理学理论的一些实证研究所建立的发展心理学表明(这主要是马勒等学者的贡献),神经症和一般个体人格程度基本属于稳定健康的,而不至于如自闭症、精神分裂症、各种人格障碍等多属于早期人格形成期的养育关系失败所造成的问题。所以我们在这里将这两者放在一位区间内讨论。

  神经症的一般构成有强迫症、抑郁症、焦虑症、恐慌症、歇斯底里症等等,在以自恋为人格核心的自体心理学中, 神经症也来自于小孩在家庭关系中遭遇父母失败的神入,而不首先是传统精神分析学所说的俄底浦斯问题。当然,从更广泛、更现实的当前人生生存过程中,循环回路失败而且一时间无法及时调整而出问题的原因。这类原因其实在一般普通人之中也有,但一般个体可能可以更合理的处理和调整,但当问题过于棘手或者有特殊的原因限制等出现时,一般个体就可能出现神经症。这分成心理问题的两端,焦虑的一端问题,和焦虑失败后消极退缩的抑郁一端。

  也就是前述的循环回路的信息加工理论,与自我价值感相关的大脑期待型态配对、实施决定、付诸行动实践时的其中某一项的失败而造成自恋失败的情况。而且自己无法及时调整这一自恋失败的那个点。因此产生神经症。在一般个体可能会至少产生烦恼心理。

  所以在这里,治疗神经症的关键点在科胡特及其理论的发展学生们看来是:寻找问题的症结所在,在充分运用同理心面对病人的基础上,协助病人找到其信息加工循环回路中的问题所在——是修正期待型态的错误或自我价值的无法体验,还是无法实施决定,或者是行动方式的问题。这时候再采取相关的例如修正期待型态、或修正决定、或修正行动方式等治疗方式或合理建议。这样就能够成功帮助病人重新获得这方面个体的自恋满足,以使病人的神经症获得痊愈。

  在一般个体心理中,这种循环回路的失败也是经常出现的,只是没有严重到神经症的那种程度。一般个体所出现的心理困扰则属于我们所称的“烦恼”。世界上每个人都有烦恼,只要不太严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应付方式,虽然有些烦恼的确挺难对付。例如失恋,许多人在男女情感问题上的处理就比较没有办法,这时候的痛苦虽然没有严重到神经症,但有体会的人也知道会是一个怎么不好受的感觉。又如社会交往能力的困扰、工作问题的困扰、家庭关系、婚姻关系、学校问题等等,都是一般个体可能在循环回路中可能遭受的挫败事件的点。但一般个体的心情问题不大会很大的干扰到生活,我们或许可以通过一些朋友间的互动、自己寻找一些娱乐活动等等方式来解脱自己这方面的困扰。当然,这里也存在个体差异,有些个体自我系统的循环回路更开放就比较能处理问题,而有些个体则差一些。这和生活环境结合在一起,考验每一个人的一生。幸福度的高低随着自我的调整能力或环境赋予的变化而不同。

  佛教在这里则是认为个体的我执和欲望无法在环境中成功或者反复失败后,心理疾病和人生烦恼等事件就一一产生。这和自体心理学的神经症和健康人的心理困扰现象等的解释极度类似。

  佛教对于个体心理疾病和心理困扰的解释都建立在其缘起模型的基础上,对于一般程度的心理疾病的治疗、还有健康人心理调整的策略,佛教虽然没有一个很完整的的规范系统,但在佛教二千六百年发展的经验积累和探索中,佛教经典和后出的佛教论书记载了很多心理治疗案例和心理调整技巧。从文献反映,从佛陀本人开始,心理治疗、帮助他人减少心理和生活困扰就是佛教僧人的任务之一。例如,佛陀时代的翅舍答弥,她的孩子在刚学会走路时夭折了。当众人要把孩子的尸体移去焚化时,她加以阻止,一定要去为孩子找救药。然后妇人根据传说找到了佛陀,问佛陀救活孩子的方法。佛陀让她去未曾有子女或任何人过世的家庭要几粒芥子说就可以救活孩子。翅舍答弥这样沿门挨户地询问,始终找不到所要的芥子,因为几乎每家人都曾经有人逝世。她于是想道:“噢!这的确是一件难办之事,我以为只有我丧失了孩子,却原来每个村子中,死亡的人比活著的人多呀!”当她这样思考时,本来颤抖的心也就平静了。最后佛陀给予她合适的教导而使其完全调整了自己。这是一个运用缘起模型的合理认成功处理心理困扰的案例注9。

3.  佛教修行者

  佛教修行者主要有两类,完成佛教精神修行目标的人和还在进行佛教修行的人。我们这里假设将这一概念界定为完成完全或部分完成佛教精神修行目标的人。

  从各种佛教文献记载,和目前的一些相关研究来看,严重的精神障碍患者,如精神分裂症、边缘性人格障碍、自恋性人格障碍等等并不适合练习佛教的修行方法,因为这些练习可能会导致他们人格滑向更严重的心理深渊。佛教修行本身更多提供给心理一般个体所使用的一种方法。

  佛教的整个修道的本质是摧毁负面情绪或具有潜在负面性的正面情绪。佛陀说,由于不如实认知,而有忧愁悲伤哭泣等等烦恼左右个体。而由于如实认知而转变了这一世间的快乐和烦恼的心理规律。

  在这里,佛陀提供了个体的训练方式——提供注意力的禅定和提高洞察力的内观,虽然目前还没有全面的研究证明这些训练一定会如佛教预期的一样改变个体的人格心理。但一些部分的研究说明这些训练的确会产生一定的心理改变。而一些良好的改变可以改善人类的心理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