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佛教称之为解脱的训练,在于通过禅定和内观的训练,以了解“自己”的身心、世间无我的本质注10,在佛陀看来,对于“自我”永远的的执着是人的本性,正是它引起了人类的快乐,但也引起了人类的痛苦烦恼。当人类通过如实训练观察亲证身心和世间的无常无我本质后。执着和欲望就消逝。这时候痛苦就不再生起。
但有人或许会问:快乐是否也不再生起呢?
佛教传统经典回答:是的!那些隐蔽着痛苦的暂时快乐将不再生起,这时候内心将是绝对宁静之幸福喜悦。
这是缘起模型“我执”的无明——欲爱——苦或乐及生死轮回注11的直接应用。
在这里我们很可以从自体心理学的自恋理论来看这点,自恋是人类的本性,自恋的失败是人类烦恼痛苦的原因,而其构成源于期待型态不现实,而期待型态的不圆满性导致配对的可能不成功。佛陀所要作的结束和摧毁天生以及后天婴儿期内化的各种期待型态。在佛教里有一个成就的术语,称为”无愿求”。引用到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对于有攀缘的期待型态之结束。也就是一般个体内心的期待型态是具有某种固定状态的认定的——变化为不变化、无主宰为有主宰等等。这些与实际身心、世间并不完全符合的期待型态直接影响了期待型态的配对。在配对中会有时候导致自恋满足的快乐,但有时候也会导致自恋满足的失败之焦虑、愤怒和抑郁。
而结束原来期待型态中不如实的习惯性部分,则转变心理成为一种全新的对于变化之事物的无期待型态,也就是完全如其实际的心理结构,这时候自恋的满足和不满足在这里消逝——烦恼和暂时之快乐也随之消逝成为宁静。
如果这一心理转变是真实全面或部分的发生了,这一心理转变的过程当然也可能会引起该个体一系列外在的行为和社会融入性的改变。因为无期待型态是不显示有自恋特点的,而这点显然和社会已经认可的自恋范围是不相同的。这一不相同会是什么样的心理后果,应该需要有更全面的设计来实证研究来说明。但至少需要在应用中比较谨慎的对待。
但这一选择的确构成世界多样性生活的一种,但不是唯一的选择。因为在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背景、经历、人格、地区等等的差异。
三.总结
综上所述,佛教传统和现代心理学代表不同人类心理的研究和应用纬度,他们之间存在交集又存在不同,对于这一情况有一明确的理解,对于佛教的心理学的研究及应用会有很大帮助,并能够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问题。我们可以在以下心理现象区间对比的图表中得以理解。
问题心理区间
正常心理区间
超常心理区间
心理学研究和应用区域
心理学研究和应用区域
佛教研究和应用区域
佛教研究和应用范围
心理学目前开始进入的区域
自闭症
精神分裂症
人格障碍
神经症
心理困扰
健康心理
自我完善的思想探索或宗教实践
佛教解脱成就
人格结构问题
自恋过度或混乱
适度自恋
自恋受挫
适度自恋
自恋降低
利他行为
无自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