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人间佛教 >>

人生佛教与瑜伽方法——杜文仁

分享到:

   一、 人生佛教

   太虚大师对于现代汉传佛教有一个扭转方向的大贡献:人生佛教。人生佛教,照太虚大师的说法,「即由人乘进趣大乘的佛法」﹝1﹞,换言之,就是「直依人生发达成佛」﹝2﹞的道路。

   他认为,「现在讲佛法,应当观察民族心理的特点在何处,世界人类的心理如何,把这两种看清楚,才能够把人心中所流行的活的佛教显扬出来。」﹝3、太195﹞他以为「小乘佛法,离开世界,否定人生,是不相宜的。大乘顿教,也有与现代思想不相合的地方。」﹝4、太196﹞不合的地方在那里?「现在世界人心注重人生问题,力求人类生活如何能够得到很和平、很优美。所应用的工具乃科学的;所实行的方法乃社会的、有组织的群众生活。」﹝5、太195-6﹞所以他认为「能与现世的中国民族、世界人类最相宜的,以大乘渐教为最。」﹝6、太196﹞因为「大乘渐教以人类为基础,进一步有一步的实证,就是大乘渐进之法,与科学化、组织化渐得完美之法相近。所以在此时显扬佛法,应该提倡大乘渐教。」﹝7、太196﹞

   既然是渐教,其次第为何呢?简单的说,第一阶段在「完成人生,成为孔丘、王守仁一般之人圣」﹝8、人8,太209﹞;第二阶段则由菩萨到佛,这也是他四十八岁述怀诗中「人圆佛即成」的意义所在。

   人圣之所以不究竟,是因为「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所以对于「一切法、一切众生,不能深切明彻」﹝9、人9﹞。因为孔子「敬鬼神而远之」,所以对于「超人之三界天人,三乘之圣者,菩萨境界,及究竟之佛境界,皆未之闻也。」﹝10、人29﹞那么太虚大师对于佛境界是何看法?他说「佛法中有种种不思议事,要人修学若不到成佛境界,则不能证知此种事实。如说此经佛当时在龙宫宣讲,与称佛在大光明中演说:又说华严经由龙宫诵出,及大日经为南天铁塔取出等说。」﹝11、太173﹞以此他批评考据佛学,他说:「若无果觉之仰信,佛教持凡夫之知见以考据佛学,于此种事必成怀疑。以怀疑故则不能信受,无信受则永无成佛之希望。」﹝12、太173﹞他又说:「学佛之人若修养未到,于佛说种种神变境界既不能有实地试验之能力,于佛说又不能取仰信之程度,则亦终于疑惑而永沦生死已。」﹝13、太174﹞

   所以人生佛教,可说针对儒家及针对考据佛学家而发。针对儒家,他说:「向来儒家亦谓佛法厌世,忽略人生,今则特提倡此人生佛教,注重人生的因果业报,继善成性,达佛之极果,一面又指明儒家的道理不及佛法的宏广高深也。」﹝14、人29-30﹞

   针对实证论佛学家则如上所述。太虚大师以华严境界实有,唯证相应,但曾与太虚大师约谈的胡适之,则认为《华严经》是想象文学。胡适之因太虚大师之提示,搜集《坛经》及各种禅录研究﹝15、自74﹞,日后和太虚之旧识铃木大拙因禅宗的解释问题打了一场笔战﹝16、年210﹞.胡适之可以当成是考据佛学家或历史实证论佛学家的代表,自太虚大师观之,自是无法契入东方文化的根本。

   二、东方的内学

   因此人生佛教是要人先作君子以至于圣人的,其原理是「继之者善,成之者性」。因为「人生中最重要者是善,须假继善之功,成完满善性的人生,即是依继善成性之行为,作五戒十善之行,以此善的人生因果律,成人生完全之善性,此属成立人生果报,继续修善,完全以人为中心,其它一切环境,全以人的用功致力而达其美善。这种道理是儒家的特长,而佛教向来将此忽略了,尤其是中国佛法,因儒家已有详细的发挥,以为佛法不须重视。」﹝17、人28﹞太虚大师提倡人生佛教,就是要配合中国民族心理及世界人类心理,扭转中国佛教向来的方向,依大乘菩萨行的本怀,响应宋明及新宋明儒学的对于佛家的批评,每每着重于佛家毁弃人伦,不治生产,在宇宙论上偏于空幻。新宋明儒对于佛家的批评,又可分为:以梁漱溟为代表的实践派及以熊十力为代表的哲理派。梁漱溟认为佛家是要取消人生,为现阶段中国所不宣,所以他特别提倡儒家的人生态度与实践以救中国。熊十力则以大易生生之义,扭转佛家溺寂滞静之反人生倾向,太虚大师皆尝着文响应之。此三人皆曾从事清末明初的革命运动,梁的「乡村建设」,太虚的「人生佛教」,及熊的「儒家形上学」皆可谓是对于革命之实质失败的痛定思痛之反应与转出,重新在思想的深处提出解决中国问题的办法来,皆可谓「生命的学问」。如今当代新宋明儒家几有将被收纳于太虚大师开启的新佛家之内的趋势。此因思惟不深,证量不足,践履太少所致?或有其它因素?话说回来,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确是以「继承儒家并超越儒家」为职志的。因此他说:此为人生的枢纽,故凡作佛以此为转折点,而人生佛教之重心亦在此。﹝18、人28﹞

   那么儒家是如何成贤成圣的呢?大师说:「中国的儒家说人性是善的,将此善性继续而扩大,成贤成圣皆由此也,孟子说『人异于禽兽者几希?』二者的距离相差不远,看能否继善于此「几希」中扩充之,以完成人性,建立完满的人格,故继之者善而成之者性也。」﹝19、人28﹞

   这儒家继善成性的方法,太虚大师把它归入「内心之修养」。他说:「东洋文化注重内心之修养,其言论皆修养内心所得之经验。今之佛学,即佛当时修养内心之结果。孔、老二家所发明之道,亦因修养内心而证于高出常人之心境。」﹝20、太166﹞他说,「佛学,则为根本无分别智所流出。」﹝21、太170﹞,而「宋、明儒之从事静坐,与参究未发之性,皆是冀以离言而契入实相之明证。」﹝22、太170﹞

   所以太虚大师肯认「内心之修养」法的重要性,认为这是东方文化的特色。对比于西方文化,则有所不同,他说:「西洋文化,偏重客观之经验,其所自翊为西方人独得之科学,亦不过藉宇宙万有现象为经验之基本,使前五识对于万有之作用起感觉,意识更从而加以归纳及演绎之工作,使成为有系统有部分之知识。此西方人研究学问之通义,故其学说皆由五官感觉而发明者,故虽有哲学,亦皆近于科学之哲学。」﹝23、太166﹞

   「西洋文学所包含之智识,皆生于五官感受之经验;有感觉社会之现象为经济所压迫者,则发表其经济之学说;有感于经济为资本家所垄断者,则提倡社会主义之学说。」﹝24、太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