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人间佛教 >>

略谈早期“人间佛教”的理论与实践——魏道儒(3)

分享到:

“人间佛教”是佛教的全面革新运动。所以就不是纯理论问题和纯学术问题,就不是一件单凭提出几条新观点就能够解决的事情。既然是佛教实现自身变革的运动,是佛教适应社会的现代化转型过程,就意味着这将是长期而艰巨的历史过程,包含着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探索,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参与来实现。

今天,人间佛教成了相关学术界的热门话题,并不是一个偶然现象,而是佛教面临社会转型,迎接挑战,捕捉机遇,实现与时俱进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运动的本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它的艰巨性、长期性和不可避免要遇到的挫折、反复。但是,佛教在新世纪有着特殊的、不可替代的历史使命,因此,从长远来看,超越宗派界限、超越地区划分的“人间佛教”运动必定会健康蓬勃发展,必然是前程不可限量,必将在新世纪里发挥多方面善世利人的社会作用,谱写佛教史上灿烂的新篇章。

其三,注重佛教适应社会的重要性,实现佛教与当代社会的协调发展。

几乎每一位人间佛教的倡导者,都从不同角度强调适应社会的重要性。新世纪佛教建设不可能在自我封闭的状态下进行,必须在了解社会的基础上去适应社会。因顺法师的有关论述,可以启发人们对“适应社会”有进一步的认识。

按照印顺的看法,佛教“适应社会”,并不是去迎合社会上的“低级趣味”的东西,而是为了“化导”社会。因此,佛教适应社会的过程,既是佛教实现自身变革的过程,也是发挥善世利人社会作用的过程。从佛教适应社会本身来讲,并不存在主动与被动,积极与消极的划分。这些划分只有在谈论佛教如何适应社会方面才有意义。如果我们这样认识佛教适应社会的问题,就会把佛教自身的发展前景与社会的发展进步自觉联系在一起。从佛教历史来看,佛教适应社会,也是佛教本身所具备的品质。

其四,把继承与创新结合起来,可贵的批判精神有利于创造性的继承佛教优秀遗产。

从太虚和印顺倡导人生佛教、人间佛教的理论和实践中,可以看到,他们都注重把继承和创新有机结合起来,从研究整体佛教中开发佛教的精神资源。他们对整体佛教进行了分析批判,分清那些是应该继承的,那些是应该舍弃的。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创造性地继承佛教优良传统。

在新世纪,佛教面临着新的形势,佛教思想的发展,自身在各方面的变革,都应该把继承和创新结合起来。特别是在探索变革的过程中,太虚、印顺法师所具有的那种可贵的批判精神值得发扬。这也是在建设新世纪中国佛教中所不可缺少的精神。

其五,注重佛教的全面改进和整体建设。

太虚和印顺都主张全面建设佛教,并且分别提出了许多具体的内容。在新世纪,加强中国佛教建设,就要从多方面展开,有序推进。赵朴初曾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对佛教的自身建设提出了纲领,包括信仰建设、道风建设、人才建设、教制建设和组织建设。这“五大建设”也是今天人间佛教运动的重要内容。同时,在当前的新形势下,通过人间佛教的实践,还会增加新的内容。

其六,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促进佛教多元化的健康发展。

太虚和印顺法师强调“以人为本”,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为了对治当时佛教信仰方面出现的弊端,重点是反对把佛教巫术化、迷信化和鬼化、神化的倾向。新世纪的中国佛教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就有更广泛的意义。这是佛教适应社会,实现自身多元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那么,倡导“人间佛教”,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是否会消弱佛教神圣性、超越性的一面,是否会使佛教失去终极关怀的社会影响力,是否会与佛教理论与实践的多元发展相矛盾?答案是:不会。因为,人间佛教并不反对佛教的多元发展,并不排斥传统佛教的其它修行法门。例如,求生西方净土是佛教中占重要地位的修行信仰,反映了信众对死后,对他力拯救的重视。对于平生极力弘扬念佛往生法门的印光法师,倡导人间佛教的印顺予以赞扬。因为,问题的关键在于,不是净土法门应该不应该提倡,而是修行者是否把“尽到人的本分,作为求生西方的基础”。对于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而从事净土念佛修行者,不仅不应该反对,还应该尊重。因此,中国佛教在新世纪的多元化健康发展,离不开“以人为本”这个原则。

人间佛教运动的发展,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尽管人间佛教运动中的代表人物留下了珍贵的思想资源和实践经验,但是,要推动人间佛教的健康发展,还有待于理论和实践方面的进一步创新。总的说来,有助于解决当代社会所面临的某些问题,有助于解决当代人的精神困惑,有助于提升当代人的精神生活质量,既是弘扬佛教优良传统的原则,也是佛教适应现代化发展的方向。人间佛教的发展过程,就是丰富和美化现代文明的具体实践。在这方面,可以探讨的问题很多,这里简单仅谈一个问题,即佛教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

佛教始终认为,关爱众生、利乐有情的慈悲情怀和奉献精神,是信仰者修行成败的关键,是达到个人解脱必要的前提条件。佛教所讲的利乐有情,并不是抽象的教条和空洞的口号,而是贯彻在每一种修行实践中的必要精神因素。佛教倡导的每一种修行法门,都不是单纯以满足修行者的个人需要为目的,而是与呵护众生紧密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修行者取得的每一点成就或每一个进步,都与他对众生的奉献成正比,个人功德的积累、增长,始终与拯救众生能力的提高同步。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佛教在寺院经济、组织规模方面的发展是令人注目的。但是,这些不能作为佛教现代化发展的标志。在中国历史上,追求寺院经济的扩大,寺塔经像的众多,出家僧众的丰衣美食,往往是诱发佛教腐败、衰落的重要因素。衡量佛教是否健康发展,同样不能把物质财富作为标准。佛教的现代化发展,首先是针对现实社会的需要,创造性地弘扬佛教固有的慈悲情怀和奉献精神。

是服务于社会还是安于接受供养,佛教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历代反对佛教者提出排佛的重要理由之一,就是反对出家僧众只追求接受供养,安于过不耕而食,不织而衣的生活。在中国历史上,许多高僧大德都曾激烈批评那种以厚蓄为荣,以清廉为耻的风气,批评以膜拜权贵为荣,以结交贫寒为耻的作风。佛教服务于社会,正是要发扬佛教这种不以接受供养为满足,而以解决信众困难为己任的优良传统。佛教并不是要服务于某个特定社会阶层的富人,某个特定的族群,而是要服务于来自各个社会阶层的广大信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