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的流派(3)
时间:2008-10-14 12:21来源:国学网作者:〔日〕有… 点击:
珠光提出了比形式更为重要的茶道礼法的“心”的问题,提倡真正的茶道应当是戒除我执,不以我心为师,而当成为我心之师,熟练者不应轻视初学者,初学者也不应嫉妒熟练者。珠光将一休授与的墨迹挂于壁间,比喻佛法也见于日常茶饭的茶道之中,亦即展现了茶禅一味的境地。基于这种信念和见识,他对茶室和茶道器具加以改革,并富有创意,不在客厅而在四叠半的草庵里铺上席子,将涂漆茶具架改作竹制茶具架,客厅壁间的挂轴也一改过去的中国绘画而代之以禅宗名僧的墨迹,壁间的饰花改作鲜茶花。这种名符其实的茶道后来传给了武野绍鸥。
绍鸥生于大阪府,因家庭富裕而精于茶道,曾就南宗寺大林宗套参禅论道。大林出任大德寺第九十一世住持时,绍鸥随大林到了京都。绍鸥向三条西实经学习歌道,悟出艺术创作的学习和构想是两回事的道理,在这一点上作歌和茶事都一样,从而开创了探究珠光流派的奥义并着眼于新的构想的茶道新派。
在大林宗套门下热心参禅的还有位青年人,叫千宗易,后称利休。利休也曾历参笑岭宗诉、古溪宗陈等师。后号据荃斋宗易,成为信长、秀吉的茶头。他在东福寺僧功叔居住的山崎妙喜庵布置了铺着二张席子的叫作“待庵”的别出心裁的房间,开创了在耳房里
进行茶道的做法。他发现在耳房里举行茶道比在大客厅里举行茶道更能发挥茶道的精神。当时曾有弟子南坊宗启问道:“人们常说,茶道以茶具架为根本,在耳房举行茶道似觉心内无所依托,这是为什么?”利休回答说:“耳房茶道,第一,以佛法而修行得道。讲究居住的考究,饭食的美味,那是世俗的做法,只要住房不漏,食物不缺,也就行了,这就是佛的教诲,茶道的本意。茶道就是取水、砍薪、烧水、点茶、供佛、与人同饮,插花点香,继承佛祖的家业。此外具体的,你自己去想吧。”这就是充分表达利休茶道精神的名言。
茶道来自禅宗,禅院的僧侣将茶道作为奉佛的仪式,以达勤勉专一的心地境界。村田珠光、武野绍鸥即是按此禅法精通茶道的人物。珠光是茶道的开山祖,绍鸥是茶道的名人。此外精通茶道的还有东山流派的北向道陈,及其弟子利休,都受到珠光流派茶道的影响,着重于茶道的禅法。
以上所述禅的思想的多种样式的展开,直至今日仍然生动地活跃在日本人的生活之中。我希望今后日中两国的佛教,通过禅的交流,更加活跃,不断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