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瓷铭文中的佛教世俗化倾向(3)
时间:2008-01-29 13:02来源:东南文化,2000年第11期作者:周玫 点击:
佛教在中国的通俗化、大众化,宋代是一个重要的开端。佛教慢慢地褪去了神秘的袈裟外衣,被深深地融入俗世。烧香设供、许愿还愿,成为佛教徒不求成佛,只求却魔消灾、多子多寿、保家庭日常生活平安幸福的现实性、功利性的表现形式。宋瓷铭文中的佛教内容是佛教大众化、民俗化的产物,其内容虽然有限,无法与佛教石窟的壁画、造像等丰富多彩的题材相比,其艺术成就更是不能相提并论,但它所揭示的社会现象和观念却有异曲同工之妙,只在规模和艺术性方面有较大的差异。供奉这些器物给寺庙的佛教徒均是名不见经传的下层平民百姓,他们所祈求的也仅仅是让死者灵魂安息、生者平安幸福,反映的是宋代平民阶层最普遍、最基本的愿望,与六朝时期供养人绝大多数是皇室、贵族阶层的佛教徒这一现象相比,宋代佛教徒的成份发生了惊人的变化。
瓷器铭文中的佛教内容,肇始于宋代,伴随着佛教世俗化倾向的日益加剧和中国古代制瓷业水平的提高,到明清时期大量出现,内容则更加细致、现实。瓷器铭文的佛教内容大为拓展,佛祖犹如有求必应的万能的神灵,福禄寿喜、婚丧嫁娶、出门远行、生意兴隆都要求得佛的照应。瓷器铭文中的佛教内容,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佛教在中国由一个外来宗教,逐步演变为儒、道、佛三教合一的世俗化、大众化了的中国式的宗教过程。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唐、宋时期,佛教已走进千家万户,成为民俗化、大众化、实用化的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