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历史 >> 宋元明清佛教史 >>

元代禅宗与高峰元妙的禅思想(2)

分享到:

   当然,这些禅师也没有过激的言论和行动,与坚决抗元的禅师也有区别,例如,元代著名诗僧善住的政治态度就比祖先派的禅师们更激烈。他的《赠隐者》诗名义上是叹别人,实际上是个人抒怀:“……对食惭周粟,纫衣尚楚兰。……穷达皆有命,初非行路难。”他在《悼隐者》诗中说“安知新宇宙,犹有故衣冠”。他的离世隐修,是他的宋遗民情结所驱使。他有着刻骨铭心的亡国之恨,采取隐修的方式,就是与蒙古统治者不合作的政治行为,也是一种反抗民族压迫的斗争方式。这种激烈的政治态度在祖先系的代表人物那里并没有明显表现。

   在生活方式和修行方式方面,这些禅师也有共同点。他们一般通过接受下层民众的布施或自耕自食来维持生计,不依赖朝廷的赏赐。他们反对北方曹洞宗僧人继承克勤的传统,反对致力于诠释公案和颂古的评唱。他们与南方其他禅师一样,大多长于诗文,有不少诗作流传,所以并不反对诠释公案的拈古与颂古,且有颂古之作。但他们偏重和强调的乃是宗杲的看话禅。在祖先系的推动下,看话禅拥有广大的禅众,成为元代南方禅学的主流。祖先系给看话禅以新的内容,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浓重的地方色彩,通过各种渠道,影响着整个元代禅宗的基调。

   在元代初中期,突出代表这个支派政治态度、修行方式、生活方式以及禅学思想和实践的,是高峰元妙。

   二、原妙的生平事迹

   原妙(1238—1295)号高峰,吴江(江苏苏州)人,俗姓徐,十五岁拜嘉禾密印寺法住为师,十七岁受具足戒。曾习天台教义两年,二十岁弃教入禅,至杭州净慈寺,就学于断桥妙伦,妙伦让他看“生从何来,死从何去”的话头。原妙勤奋参究,竟然“胁不至席,口体俱忘,或如厕惟中单而出,或发函忘扃鐍而去”。但时近一年,仍然“只如个迷路人相似”,乃转而求教于雪岩祖钦。祖钦让他参究看话禅中的经典话头“赵州狗子”中的“无”字,依然无收获。又到径山参禅,经半月,忽于梦中想到妙伦说法时曾提到的“万法归一,一归何处”的话头,“自此疑情顿发,打成一片,直得东西不辨,寝食俱忘”。发“疑情”是看话禅证悟的前提,“打成一片”,是指达到主客泯灭,物我双亡时的心理感受,是彻悟的体验。从原妙早年的求学经历来看,他是继承宋代宗杲以来的看话禅,这是南宋以后禅林修学的主流。原妙的禅学思想,正是在这种禅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此后,原妙游学于江浙一带,到1265年,从祖钦住天宁寺,“随侍服劳”。次年辞去,独自到临安龙须山,苦行隐修,一住九年,“冬夏一衲,不扇不炉,日捣松和糜,延息而已。”冬季大雪封山,旬月之间,不见烟火,人们以为他饥寒而死;“及霁而入,师正宴坐那伽(坐禅入定)”。九年后转入武康的双髻峰,身边聚集了不少僧徒。两年后(1276)元兵南侵,学徒为躲避战乱而逃散,他独修如故。1279年,转到杭州天目山西师子岩,营造小室以居,号为“死关”,足不出门十余年,直至逝世。

   原妙居师子岩时,声誉日隆。祖钦在当时的南方很有影响,派人送去竹篱、尘拂和法语,把他视为最得意的嗣法弟子。1291年,鹤沙瞿提举为原妙在西峰下建“大觉禅寺”。这里成为他的重要传禅基地,来参学的有数万人,包括“他方异域”的僧人。他被誉为“高峰古佛”。

   关于原妙始终深居隐修、过着与世隔离的生活,人们有不同的评论。宋本记述:“方是时,尊教抑禅,钦(指祖钦)由江右召至钱塘授密戒,妙方遗世孑立,身巢岩穴。”这就是说,原妙是在“尊教抑禅”的客观形势下,不得不采取“遗世孑立”的隐修方式。但是,更多的人认为他是操守高洁,不屑于混同流俗。其弟子中峰明本则对这种说法有纠正:“先师枯槁身心于岩穴之下,毕世不改其操。人或高之,必蹙頞以告之曰:‘此吾定分,使拘此行,欲矫世逆俗,则罪何可逃’。”由此可见,原妙本人并不同意人们赞扬他采取这种修行方式是“矫世逆俗”,是刻意表现出来的高洁,而是他不能改变的所谓“定分”。联系当时蒙元入侵的历史可以感觉到,原妙的话是带有隐痛的。他的隐修也决不仅仅是缘于“尊教抑禅”类的弹性措施,就其所处的特定历史条件看,他有着与善住相同的宋遗民情结。

   原妙生平事迹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就是特别重视戒律,反对放浪不羁的作派,不仅自己身体力行,而且反复告诫弟子们。他对持戒的重视,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在三关语中强调遵守戒律。

   原妙以话头禅授徒,也设“三关语”启悟学者。据《高峰原妙禅师行状》记载,他的“三关语”是:“大彻底人,本脱生死,因甚命根不断?佛祖公案,只是一个道理,因甚有明与不明?大修行人,当遵佛行,因甚不守毗尼?”另据《高峰原妙禅师禅要》记载,其“室中三关”是:“杲日当空,无所不照,因甚被片云遮却?人人有个影子,寸步不离,因甚踏不著?尽大地是个火坑,得何三昧,不被烧却?”这两种“三关语”大约并行于世,中心是引导人们参透生死和解脱生死。其中“大修行人,当遵佛行,因甚不守毗尼”,不同于宋元时期的诸多“三转语”,突出强调学僧信守戒律的重要性,这是非常重要的。所谓“三关语”并不是一定要禅僧马上要回答的问题,而是要求学僧长期思考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包括对教义的认识,而且也包括了对信守戒律的强调。

   其二,通过解释公案表达自己重视戒律的见解。

   “丹霞烧木佛”是一个流传较广的公案。一些禅师认为这也是启悟的方式,原妙则反对,他说:“丹霞烧木佛,为寒所逼,岂有他哉!若作佛法商量,管取地狱如箭。”因为寒冷烧木佛取暖,可以理解;若“作佛法商量”,那就是罪过。原妙通过对这则公案的解释,否认烧佛像是启悟的方式,表现了他对戒律的重视,对严谨持戒的强调。

   其三,在对学僧的讲说中强调钻研公案并不能代替戒律。

   他指出:“往往学道之士,忘却出家本志,一向随邪逐恶,不求正误,妄将佛祖机缘、古人公案从头穿凿,递相传授,密密珍藏,以为极则,便乃不守毗尼,拨无因果。人我愈见峥嵘,三毒倍加炽盛。如斯之辈,不免堕于魔外,永作他家眷属。”原妙在这里指出了一个从北宋开始就普遍存在于丛林中的现象。许多禅僧把学习、研究和理解机缘公案当作修行的要务甚至目的,轻视戒律,把戒律当成可有可无的事情,其结果,使禅宗僧人的个人修养滑坡。这不仅无助于解脱,反而有害于修行。钻研公案,并不能代替持戒。另外,元代上层藏僧为害于朝野,引起社会各界层的普遍不满,有损于僧人的形象。原妙在这种社会风气下强调戒律,是有特殊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