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历史 >> 隋唐五代佛教史 >>

《唐同德寺無名和尚塔銘並序》的發現及其學術價值(2)

分享到:

  然而,《無名塔銘序》的發現提供了無名在師事神會以前曾投到北宗"華嚴尊者"普寂門下的新情節。所謂"初依北祖華嚴,從漸而入;後訪南宗荷澤,自頓而證。"這種先漸後頓的受法經歷,不能不對他的思想産生重大影響。此外,他對其他大乘教理,特別是般若空義、中觀學說也有相當的造詣。

  (二)無名遊歷各地和所謂"浮查無名"
  唐代禪宗僧人風行遊方,巡禮各地叢林參訪名師,問道求法,正如慧能弟子玄覺《永嘉證道歌》所說:"遊江海,涉山川,尋師訪道爲參禪。"《無名塔銘序》也提供了這方面的證明,說無名"嘗好遊山水……由足衡山、廬山、天臺、四明、虎丘";而在《宋高僧傳·無名傳》中所記地方更多,說無名離開神會之後,"志曆四方,周遊五嶽、羅浮、廬阜、雙峰、皖公、爐嶺、牛頭、剡溪、若耶、天臺、四明,罔不詢問"。
  在這些地方佛教寺院較多,其中有的是禪宗傳播的中心。從無名生活的年代來考察,五嶽的南嶽衡山,有南宗著名禪師石頭希遷(700-791)在那裏傳法;當時與石頭齊名的馬祖(709-788)在洪州南昌傳法,他的弟子歸宗智常在廬山傳法;天臺山是天臺宗的發源地,天臺宗以止觀著稱,九祖湛然(711-782)繼玄朗之後在國清寺傳法;雙峰山在今湖北黃梅,當年禪宗四祖道信曾在此傳法;皖公山曾是禪宗所奉的三祖僧璨隱居傳法之地;牛頭山在今南京,是禪宗牛頭宗發源地,當時牛頭慧忠(683-769)在此傳法。其他地名情況不明。《宋高僧傳·無名傳》說他:"風格高遠,神操朗沏,博識者睹貌便伏,僻見者發言必摧。"看來他在周遊各地求法參禪過程中表現出非凡的才智和善辯。
  《宋高僧傳·無名傳》還記載:"德宗方納鮮于叔明、令狐峘料簡僧尼事,時名有表直諫,並停。"鮮于叔明(?-787),後改姓李,初爲劍南節度使判官,歷任洛陽令、京兆尹、邛州剌史,在大曆末年(779)爲劍南東川(方鎮,在今四川東部)節度使、遂川剌史,經過長期治理,境內安寧。他對佛道二教反感,曾向德宗上疏,說:佛,空寂無爲者也;道,清虛寡欲者也。今迷其內而飾其名,使農夫工女墮業以避役,故農桑不勸,兵賦日屈,國用軍儲爲斁耗。臣請本道(按:此指劍南東川地區)定寺爲三等,觀爲二等,上寺留僧二十一,上觀道士十四,每等降殺以七,皆擇有行者,余還爲民。(《新唐書》卷一四七<李叔明傳>)批評當時社會迷信其教說並盛建寺觀("迷其內而飾其外"),建議在劍南東川將佛寺分爲三等:一等僅留僧人21人,二等14人,三等7人;道觀分爲二等:一等14人,二等7人,借此對僧人、道士進行淘汰,未被留下的僧人、道士一律還俗。唐德宗表示贊同,認爲"可爲天下法",主張將實施範圍擴大,下尚書省議。其間有的官員建議僧道應輸絹服役,或限以老年才許出家等等。唐代僧道二教事務屬祠部管理,祠部屬於尚書省禮部。當時任禮部侍郎的是令狐峘,大概他參與了此事。  然而此事僅有議論,並未付諸實行。《宋高僧傳·無名傳》記載無名曾爲此事向朝廷上書直諫,說明他是一個有相當活動能力的人。然而此傳所載鮮於、令狐二人流放南海爲百姓的說法,並不符合事實。鮮于叔明以太子太傅致仕,死於貞元三年(787);令狐峘因過失貶官吉州別駕,後爲剌史。
  按照《宋高僧傳·無名傳》的記載,無名是在他去世前三年,即唐德宗貞元六年(790)到達五臺山的,當時是李自良任河東節度使之後的第三年。無名到五臺山後極短的時間內就名聲遠揚,受到當地最高軍政官員李自良的供養和邀請,證實無名在當時佛教界是有相當地位的。李自良供養和邀請無名的事不見於《宋高僧傳》等書記載,也是《無名塔銘序》提供的。
  宗密《中華傳心地禪門師資承襲圖》所列禪宗世系圖中,在神會的弟子中有"浮查無名"的名字。"浮查"是什麽意思?按照唐代僧人稱名的習慣,名字前二字或爲地名,或爲寺名,或爲號,"浮查"當是地名。《無名塔銘序》中在記述他遊歷各地之後說:"浮植爲隱遁之所"。"浮查"也許就是浮植,"查"乃"植"字的誤寫。此地究竟在何處?不得而知。
  無名一生有沒有著作?塔銘序沒有記載,但《宋高僧傳·無名傳》最後說:"或雲名著《疏解彌陀經》焉。"並不肯定。

  (三)無名與澄觀
  澄觀(738-839),是中國華嚴宗的四祖,出家後遊歷各地和訪師修學,對8世紀後半期中國佛教界流行的三論宗、天臺宗、禪宗、華嚴宗以及律宗等的佛學思想都有深入系統的理解,積累了廣博的知識,爲他以後以華嚴宗爲中心廣泛吸收各宗教理建立自己的華嚴宗學說奠定了深厚的基礎。澄觀繼承自杜順至法藏以來的華嚴思想,對新譯《華嚴經》、《入法界品》作了註疏,並撰有《華嚴經隨疏演義鈔》、《華嚴法界玄鏡》、《華嚴經略策》等大量著作,被稱爲"華嚴疏主"。他在唐後期儒家提倡"道統"並吸收佛教思想強化對心性的哲學論證,禪宗以其"即心是佛"的禪法風行社會之際,強調華嚴宗教理中的法界的心性意義,並從理與事的對應關係角度提出四法界(事法界、理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論,在中國思想發展史上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澄觀在早年參學過程中曾學習禪宗,據《宋高僧傳》卷五<澄觀傳>記載,他從牛頭山慧忠及徑山道欽學牛頭禪法,並到洛陽參謁禪宗無名禪師"咨決南宗禪法,複見慧雲禪師了北宗玄理"。  在宗密《中華傳心地禪門師資承襲圖》的禪宗傳承表中,繼"浮查無名"之後是"花嚴疏主"。所謂"花(華)嚴疏主"即澄觀。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三記載:五臺山無名禪師法嗣――五台華嚴澄觀一人,無機緣語句不錄。

  很清楚,古來禪宗史書將澄觀作爲無名的弟子是很明確的。
  前面已經提到,無名從慧能弟子神會接受南宗禪法,因此從禪宗的傳承來說,澄觀是神會的第二代弟子。雖然他也從接近南宗的牛頭宗、北宗受傳禪法,然而既然把他作爲繼承神會――無名之後,說明他受南宗的影響最大。儘管如此,澄觀是以華嚴宗作爲自己信奉的主體的,並且以此爲前提來會通禪、教,將禪宗、天臺宗等宗派的思想吸收到他的華嚴宗教理體系之中。澄觀在《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二在講述自己以十項宗旨注釋新譯《華嚴經》,其中有一段話是:用以心傳心之旨,開示諸佛所證之門。會南北二宗之禪門,撮台、衡三觀之玄趣,使教合亡言之言,心同諸佛之心,無違教理之規,暗蹈忘心之域,不假更看他面,謂別有忘機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