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历史 >> 印度大乘佛教史 >>

龙树系的大乘佛教及其后的经典(3)

分享到:

  因此有关提婆菩萨的确实传记,至今尚不完全明 。他的著述,在大正新修藏中,收有有六部,西藏大藏中,收有九部,被认为主要而确系出于提婆之手的,则有如下的三部:
  一、四百论。西藏全译,梵文现存有断片。玄奘汉译的“大乘广百论本”,相当于四百论后半的二百偈。
  二、百论(二卷)。罗什译。
  三、百字论(一卷)菩提流支译。西藏亦有译本。
  这些论书,是采用龙树中论颂的论法,以破斥外道及小乘的教义为立场。后来的人,则继承此一方针,而形成了中观派。
  罗 罗跋陀罗 龙树之师,叫做罗 罗跋陀罗(Rahulabhadea),在大智度论卷十八,引用的“叹般若偈”,证明系此人所作。提婆的弟子,也名罗 罗跋陀罗,究系同名异时的两人,抑系一人而被误传为两个,尚未完全明了。不过,罗罗跋陀罗尚作有法华经赞,以及中论初品之释。能为中论作释,似为龙树以后的人了,老师为弟子的著述作释的,毕竟是不寻常的。近人推定他是西纪二至三百年间的人。
  罗 罗跋陀罗以后,有婆薮、青目、青目(pingala照字多,应译为黄目),作有中论释,罗什所译的中论,实即是青目菩萨的释论;他大概是罗什来华以前的人,至少也是西纪三四百年间的人。婆薮著有提婆的百论本颂译。
  次有坚意,年代不详,他作的“入大乘论”二卷为我国北凉道泰等译出,那么,他大约是青目同时代的人罢?
  中观派 龙树的性空学,自提婆以后,曾一度衰微,到世亲时(西纪三二 至四 年),有龙友(Nagamitra)的弟子僧护(Samgharaksita),起而宏扬龙树之学,然以其未见龙树的大论,仅以中论及百论颂为宏通,故未见浃意。然到中印后僧护受学的,有佛护、清辩、解脱军三人。三人中,以佛护、清辨二人较著。龙树时代以来,并未成立何种学派,到清辨时,由于世亲的弟子安慧作中论释,以所谓佛的隐密意解释唯识学(以为龙树的一切皆空论,乃佛的密意说,所以说到三无性,唯识学则同时立三自性),清辨以其有违龙树的本义,所以起出反击,自此而启空有之争端。同时,清辨与佛护的见解,也不相投。他们同样站在论破异执的性空学的立场,佛护的论义法是从对方立论之中,找出其矛盾性,由各方面指责对方自相矛盾而证明其不能成立,破邪即所以显正,并不进而说出自己的主张是什么,所以此派称为“必过性空派”或“具缘派”(Praramgikah)。清辨的议论法,乃是建立了自己独特的论式,进而论破对方的立论,所以称为“自意立宗派”或“依自起派”(Svatantrikah)。
  我们所说的中观学派,即由佛护、清辨而成立。同时,中观派成立之后,即与密教发生了关系,例如宏化于南印的佛护、清辨,转入密乘,中印的月称、智藏、寂护、静命、莲华戒,无不学密。密教抬头,空有二系的大乘学者,终被融化于时代思潮之中。所以中观派的最初成立,甚至可说是龙树性空学的开始变化。
  现例其三大流的系统如下:
僧护—佛护——莲华觉——月称——寂天
清辨——观音禁——智光
解脱军——静命——师子贤
莲华戒
  佛护及清辨 佛护(Buddhapalita西纪四七 ——五四 )是南印度咀婆罗国(Tambala)人,在南印竭 伽之古都 特弗利(Dantapuri)的伽蓝,宏其所学。他为中论作的注疏,西藏现有其译本。据说是依无畏的中论释而作,传至月称(Candrakirti西纪六 ——六五 )而大宏其说。月称作有中论之注“明句论”,此书为各家中论注释之中唯一现存的梵文本,所以极为珍贵:另作有释提婆四百论的注,及西藏译出的入中论。入中论颂,已有近人演培法师的讲记刊行,读者可以参阅。继此系统而出的,有寂天(西纪六五至七五 ),作有入菩提行论、集学论、集经论、一二两论现有梵、汉、藏三本,第三论在汉译为大乘宝要议论。
  清辨(Bhaviveka西纪四九 至五七 ),这是一位伟大的论师,常随弟子有比丘千人,于性空学的复兴,厥功甚伟。他是南印摩罗耶 (Malyara)王族出身。学成后回南印,领导五十余所伽蓝。他虽作论批驳佛护之说,主要的论战对象,乃是无著系的唯识学家。据西域记卷十载其曾赴摩羯陀,要找唯识系的大论师护法。当面辩论而未果。清辨事事依乎因明而与重视因明论法的唯识学者论难,因明学即因此而成了空有宗共许并攻的显学,论风之盛,积于一时。可惜的是,自清辨以下,论战的对象是教内的问题,而不是对付外道的邪说了。
  清辨作有般若灯论、大乘掌珍论、中观心论颂、异部宗精释;第一种有汉藏两种译本,第二种仅有汉译,三四两种仅有藏译。清辨的弟子观音禁,作有 般若灯论之释,月称依佛护之流而反驳清辨。智光(Jnanapralha)与月称同时,又据清辨之说而反对月称。唯识家与中观派论战,中观的两派又互相论战,率势有似小乘部派佛教之末期,论书越多,异执越盛。
  月称及诸论师 月称在印度史上,有颇高的地位,当他主持那烂陀寺之际,安慧系的唯识学者月宫(Candragomin),特来寺中辩论,一主性空,一主唯识,往复辩难,历七年而月称获胜,因而为性空系的学者所激赏无已。月称下传大明杜鹃,至阿提沙(Atisa)而入西藏,作菩提道灯论,影响西藏的佛教也极深。
  又据印师法师说:“月称以先,虽有佛护、清辨诸家,性空犹和合无诤,彼此亦不自觉其有异。月称独契佛护,直标‘此宗不共’之谈,乃有‘应成’、‘自继’之诤”(印度之佛教“十六章三节”)。这是说中观门内之诤是起于月称,而把清辨驳斥佛护之见不算是性空系中的内诤。
  在金山正好的“东亚佛教史”第十六章。则说月称出而站在具缘派的立场,驳斥清辨的依自起派。依自起派又分裂为二。
  一、经量中观依自起派:清辨(Jnanagarbha)属之,智藏作有“二谛分别颂”、“解深密经弥勒品略疏”。
  二、瑜伽师中观依自起派:寂护(Santitaksita)、莲华戒(Kamalasila)、解脱军(Vimuktisena)、师子贤(Haribhadra)、觉吉祥智(Buddhasrijnana)等属之。他们在清辨的依自起派之中加入了瑜伽行的学说,他们的论作中,富有佛教及外道在哲学方面的种种思想,方法很活泼。
  寂护为西纪七 至七六 年间人,学于那烂陀寺,后与莲华生同去西藏,著有“真理集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