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历史 >> 印度大乘佛教史 >>

初期的大乘佛教(5)

分享到:

  这一思想,给中国的禅宗,有很大的启示,值得注意。
  妙法莲华经 华严及维摩,站在大乘的立场,排斥二乘(声闻缘觉),法华经则起而作调停,欲使一切众生向于佛乘,而仍不肯于大乘的使命,这就使三乘归入一乘,表现了佛陀化世的本怀。不唯菩萨可成佛,声闻弟子比丘、比丘尼、乃至畜道的龙女,也能成佛。三乘开会,力说悉皆成佛,这是本经被认作诸经之王的理由。
  法华经流布的地域很广,除了汉译的,尚有西藏译的,另有中亚胡语本的片断,亦发现了。梵文的妙法莲华经(S adharmapunparikasutra)已有日本南条文雄校订后于西纪一九○八至一九一二年出版。汉译有三种,以罗什所译的最流行。罗什译的现存者有二十八品,但在当时译出的,并没有提婆达多品;普门品的重颂,也是后来增补的,据考察,除了提婆达多品,至第二十二品,是本经的原形,经过了两次的增补,始完成二十八品现行本。(龙山“印度佛教史”三篇一章三目)
  据印顺法师的主张:“法华经也不妨一读,可用什么译的;除去羼入的提婆达多品;嘱累品以后附加的成分,可以不读。”(“大乘是佛说论”四九页)
  净土经典 由来的圣典,都以现世的问题为中心,未尝论及死后的救济方法及其归向;或以现世为出发点,而对未来永恒的彼岸,开始为佛陀或菩萨的净土而经营,也未明白地指示死后去从的问题。净土教系的思想,便是基于此一要求出出现。虽然净土的救济,确系佛的本怀,它的出现和成熟,却要藉着各种因缘的和合。
  净土,大体可分为三大流:
  一、弥勒(Maitreya 慈氏)的兜率的净土:弥勒现居兜率天,将来此土成佛度众生,这是阿含经已有的思想。到龙树菩萨又引用了“弥勒成佛经”及“弥勒下生经”等。在沮渠京声译出的“观弥勒菩萨上升兜率天经”,即一转而叙述此天之乐,而劝人往生兜率净土,并以称名为往生的条件之一。“那先比丘经”的念佛生天,尚未说称名,可知此又进了一步。若考察称名思想的渊源,则在大天的“道因声故起”,发展至大乘净土为称名念佛,到了大乘密教,则为诵持陀罗尼。
  二、阿 (Aksobhya 不动)佛的东方净土妙喜国:此与般若思想有关,般若经中说到有阿 佛,般若经出于东南印,常啼菩萨求法向东行,阿 佛的净土也在东方。阿佛的思想散见于诸经,把它编集起来的则有支娄迦谶译的“,阿 佛国经”、菩提流支译的“大宝积经”第六“不动如来会”。阿 佛在因地作比丘时,立有自行愿十六及净土愿二十三,计为三十九愿。求生妙喜国的条件,是修六度行,并以修般若的空观这主,故此比起弥陀净土的他力往生,算是自力的。妙喜国在理想化的程度上虽不及极乐净土,在道德、社会、文化方面,则又胜过极乐净土。
  三、阿弥陀(Amitayus Amitabha 无量寿、无量光)佛的西方净土极乐国:在龙树时代,从其十住毗婆沙论等所引用的内容而言,是近于现存本的二十四愿经,即支谦译的“阿弥陀经”或“无量清净平等觉经”的一种为其代表。在梵文的现存本,则为三十六愿及四十六愿,在康僧会译的“无量寿经”便成了四十八愿。由此可见出其本愿数目渐次增加的轨迹。汉译弥陀经典,除了支谦及康僧会所出的,尚有大阿弥陀经,大无量寿经、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大乘无量寿庄严经。梵文则为“乐有庄严”(Sukhavativyuha),以及它的西藏译本。
  本愿思想,原始于释尊的本生谭,阿 佛即开出三十九愿,阿弥佛则由二十四愿而增加到四十八愿,其中的演进过程,不难想像。尤其在四十八愿中的“欲生我国,临终接引”,“闻名供养、系念,必生我国”,“志心信乐,十念来生”等语,已开出了他力净土的一门。
  由于佛本愿力的建设,弥陀的乐土,有二大特色:
  ①阿弥陀佛自身是无量寿、无量光,往生被国的一切众生,也是无量寿、无量光的。这在弥勒及阿 的净土是没有的。
  ②弥陀净土可以带业往生,凡夫也能生彼国土,一切众生凡能志信十念者即可往生。这比法华经的会三乘入一佛乘,更加地通俗化及普及化了。法华经尚须专修至圣位而会归佛道,此则凡夫均有往生的机会,而且“生我国者,一生遂补佛处。”此即龙树“十住毗婆沙论”易行品所说的易行道。
  大乘经典的特色 对于小乘经教而言,大乘经教有很多特色。大乘经典,与部派佛教的经典,虽同样采用“佛说”的形式,小乘多用记事记实的文体,很少演绎铺张。大乘经则多用通俗的演义,故事、譬喻、偈颂的文艺笔触。如华严经的入法界品,法华经的火宅喻、三车喻、化城喻、穷子喻药草喻,特别是维摩诘经,甚至被胡适说为“半小说,半戏剧的作品”。用浅近的方法,发挥佛陀的本怀,引生大众的信仰,是大乘经的第一特色,但是,密严、解深密、楞伽等经,颇有论书的色彩,正像那先比丘经本为论书,也称为经。由大众部到大乘教的许多论书,多有采取经的名称而为佛说,论书的性质与经书不同,是值得注意的。
  部派的小乘经典,在结尾时仅说明闻法者的欢喜奉行便止。大乘经典为使其广为流布起见,经末往往有“嘱累”菩萨、天神、王臣等的护持,并且强调受持、读诵、解说、书写的功德。同时每说一经,辄用最上的字句来说明该经在佛法中地位之隆高。用最胜的形容。强调信奉及传流的功德,乃是大乘经的第二特色。
  小乘教以罗汉的解脱为目标,大乘教则以菩萨道的圆满——成佛为目标。所以菩萨之道,深广无伦,其主要内容为:菩萨,发菩提心,行波罗密多,历十地而成佛。根据大智度论的三句话可以总括大乘教义:①一切智智相应作意——一切智智即是无上菩提,②大悲为上首——发大悲心以普济众生之苦,③无所得为方便行——体证缘生空无我之义,忘我而为众生服役,严净国土。
  根据大日如来经,也有三句话摄大乘教义:①菩提心为因,②大悲为根本,③方便为究竟。
  切勿误解“方便”的本义。以善巧的种种方法,达成便利众生悟入佛智的任务,称为方便。所以决不可释作“随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