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历史 >> 中国佛教历史综论 >>

汉文大藏经中两部“外道”文献及其学术价值(2)

分享到:

大量佛典的同时,单单挑出这一“外道”文献全文译出,这也说明此典在东方思想史上
的重要地位。
   数论派哲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属于一种“转变说”,它和“积聚说”同样属于印度思
想史上影响较大的哲学理论类型。“转变说”一般认为世界最初有一根本因,世间各种
现象是由此根本因派生出来的。数论派的转变说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其“二元二十五谛”
的理论体系。这种理论认为:世间事物转变的根本因是“自性”,自性是一种事物未展
现出来前的精微实体,它在本质上是物质性的。这一实体内部有所谓“三德”(即喜、
忧、暗),当三德间的平衡状态被打破(即三德中出现某一种德支配另外的德等情况)
时,自性就开始转变出世间事物。但自性的转变不是完全独立完成的,它还需要有一与
其并列的另一实体的“观照”(以某种方式作用于“自性”),这一实体称为“神我”
,神我是精神性实体。它和自性由于是并列的两个实体,因而称为“二元”。由“二元
”中的“自性”直接转变出觉(事物或人具有的知觉或理性作用)、我慢(事物或人所
具有的主我性或自我意识)、十一根(眼、耳、鼻、舌、皮、发声器官、手、足、排泄
器官、生殖器官、心)、五唯(色、声、香、味、触)和五大(地、水、火、风、空)
(注:自性、神我、觉、我慢、十一根、五唯、五大合称“二元二十五谛”。)。
   关于自性转变出“二十三谛”的顺序,《金七十论》与梵本《数论颂》的一般说法
是一致的,即认为自性通常的转变顺序是:自性生觉,觉生我慢,我慢一方面生出十一
根,另一方面又生出五唯,五唯又生五大(注:参见《金七十论》和梵本的自在黑《数
论颂》22及乔荼波陀的注。)。但这种说法又与某些有关数论的文献记述不尽相同。具
体来说,汉文资料中有些记述有另外的说法。例如,汉译《百论》(罗什译)卷上中婆
薮开士对该《论》的释中所说就与梵本《金七十论》等的说法不同。该释说:“从冥初
生觉,从觉生我心,从我心生五微尘,从五微尘生五大,从五大生十一根,神为主常…
…。”《成唯识论述记》(窥基撰)卷四中也说:“有说慢但生五唯,五唯生五大,五
大生十一根,为我受用……。”这种差别或同异值得研究。但由于《金七十论》在大的
方面与印度保存的梵本《数论颂》及其他注释的差别不是很大,因而它在数论哲学研究
中的地位不如《胜宗十句义论》在胜论研究中的地位重要。至于《金七十论》与其他汉
文资料的一些重要差别,毕竟是佛教资料中有关数论的记述与数论本派文献记述的差别
,与直接的本派文献之间的差别的重要程度还是不同的。当然,这是从研究数论派学说
本身的角度说的,而谈到数论派学说与佛教思想之间的关联等问题,《金七十论》中提
出的一些观念还是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的。

      三、两文献在东方文化研究中的主要价值

   《胜宗十句义论》与《金七十论》这两部“外道”文献在东方文化研究中的价值主
要体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1.满足了中国人对印度佛教外文化思想了解的需求。
   中国主要从汉末开始逐渐接触印度文化,接触印度文化主要是通过佛教实现的。佛
教文化当然是印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从印度本国来讲,影响最大和最有代表性的
文化思想却是婆罗门教和由其演变而成的印度教系统的思想。而这部分思想却恰恰是中
国人知之甚少但又应了解的部分。在大量的汉文佛教藏经中,佛教徒在与“外道”论战
时,经常涉及婆罗门教或印度教系统的思想派别及其理论,但总的来说,有关材料是零
散的。另外,有的记述或转述与这些思想派别的实际主张有很大差异或不够准确。而《
胜宗十句义论》和《金七十论》由于是“外道”本身的原典,而且汉译者又都是德才出
众的翻译名师,因而被歪曲的可能性小得多。这对中国人完整准确地了解这类思想有重
要帮助,对开展中印文化思想比较研究有重要价值。
     2.对研究佛教与“外道”关系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汉文佛典中提到不少“外道”思想,但多为零散的,有些还有歪曲或误传。而《胜
宗十句义论》和《金七十论》则提供了相对完整和准确的有关派别的思想。这不仅对人
们理解胜论派和数论派有帮助,而且对人们理解佛教与“外道”思想的关系或交涉也有
重要意义。譬如某些汉译或汉文佛典,在记述佛教对胜论派或数论派的思想攻击或佛教
受到的攻击时,会引出一些胜论派或数论派的专有概念。这些概念在译者或与译者同时
代的思想家看来不难理解,但由于是零散提到,后人或现代中国人看来就较生疏。而《
胜宗十句义论》和《金七十论》是较完整的有关“外道”思想的叙述,因此后人就能较
容易地从总体上把握胜论派和数论派的思想,而有了这样的理论基础,再回过头来看许
多汉译或汉文佛典中提到的一些“外道”专用术语,就会感到容易理解,这样也就更易
理解相应佛典的主要思想或佛教与“外道”的关系。这无论对研究印度文化还是研究中
国文化都是很有益处的。这很可能是两位佛典翻译大师(玄奘和真谛)偏偏选中这两部
“外道”文献加以全文汉译的主要原因,也可能是这两部文献被后来的佛典整理者收入
各种汉文佛教藏经之中的主要原因。
     3.在汉译梵典方面对现代中国人研究印度文化提供了便利。
   中国人了解和研究印度哲学需要翻译(汉译)印度哲学文献,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
是要将一些印度哲学中的专有名词译成汉文。印度哲学中的不少概念在汉文中可找到对
应的概念,翻译起来并不困难。但也有许多概念,在汉文中很难找到对应的概念,如搬
字典直译往往造成误导。所幸的是,许多古代汉译的印度哲学专有名词流传至今,我们
仍可直接使用。尽管这些专有名词在现代汉语中很少使用,对今天的中国人来说已很陌
生。但这些译语毕竟是汉语,对它们略加解释就可以作为适当的现代汉译印度哲学专有
名词来使用,而使用它们显然比使用音译的印度哲学专有名词更具优越性。另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