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敦煌学百年回顾中若干问题的认识(6)
时间:2008-08-11 22:31来源:文艺研究,2000年第4期作者:柴剑虹 点击:
第二,研究信息(尤其是国外信息与新发现文物资料的信息)的调查与掌握有待加强。应该说,近十年来这方面的情形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严格地看尚未真正摆脱不及时、不准确、不全面的状态。关于国外信息,由于我们大多数研究者外语阅读水平及购买外版书能力的限制,主要应借助于翻译工作者的译介。近些年来我们已先后翻译出版了国外的一些重要的敦煌学论著,但从数量与时效性来看还远远不够。关于国内信息,当前最突出的问题在于新发现的文物资料往往不能及时刊布,这里有学术著作出版困难的问题,也有文物发现者及收藏单位保守资料的问题,对于后者,许多研究者感叹看国内资料比到国外去考察还要难。
第三,一些中、青年学者撰写论文的水平及学术规范有待加强。近二十年来,在我国敦煌学界涌现出了一大批有志于敦煌学研究的中、青年学者,这是极可喜的现象。我们在肯定他们的研究成果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在论文写作上存在的问题,这主要表现为:(1 )在对敦煌文献的认读、考释与理解上暴露出他们的传统文化的知识与功力还不够深厚与扎实,不善于做文字训诂、考据、校读的工作,而表现出较多的主观随意性;(2)对传统典籍了解与掌握较少, 往往认识不到把握第一手原始资料的重要性,因较多地转引二、三手资料而常造成讹误;(3 )组织文字的能力与水平有待提高,一些论文缺乏学术规范,有的作者缺乏撰写短文章的锻炼,一上手便是长篇大论或专著,不免气力不足;(4)缺乏开展正常的学术批评的精神、习惯与正确方法。 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在1996年倡导创办了《敦煌吐鲁番研究》大型学术刊物,编委均系在京的中、青年学者,目前已出版3辑,在提高论文撰写水平、 提倡学术规范、开展学术批评上作出了初步的努力。
第四,研究手段与方法的改进有待加强。中外学术文化交流的日趋频繁,获取信息资料的日渐便利,电脑的不断开发与普及运用,为敦煌学研究手段与方法的改进创造了条件。相对于国外学者,我们在这一方面起步晚、步子小,还需要作艰苦的探索与努力。有些国外研究者长期运用且行之有效的手段与方法,我们运用得还很不够。又如在研究敦煌非汉文文献方面,我们虽然也开始涌现出不怕虎之“初生牛犊”,但毕竟势单力薄,在如何利用先进手段尽快培养相应人材与多出成果方面,也是大有文章可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