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大约生于公元前566年(有关释尊前生卒年代问题, 不下七十种分歧。这里采用印人所著《高级印度史》中的说法),是尼泊尔境内迦毗罗卫国净饭王太子,名叫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一名,则系后来释迦族人对本族“能仁圣贤觉悟者”的尊称。有关他的神奇传说,留下不少文字记载。兹就部分事迹,略述一二。
据说,他一降临人世,便有自行七步,举右手,指天作狮子吼:“天上人间,唯我独尊”的瑞异出现。言罢,恢复常态如一般婴儿。悉达多太子,在宫中渐渐成长起来。他属刹帝利种姓,并没有越出婆罗门专制下前三种姓人所必须奉行的“人生四期”的规定,而经历了“梵志期”和“户主期”。只不过他的“梵志期”,大多是在宫内度过。直到有一天,四方巡游,目睹人间疾苦惨状,遂动出家之念,以求解脱之道。
至于何年出家,众说纷纭。如果按照惯例,他在人生的前期已过了“梵志期”和“户主期”,并生有一子名罗睺罗,那么说他二十九岁出家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释加牟尼出家之后,首先游访毗舍离城内跋加婆仙人的苦行林和其他城内的苦行林。接着来到王舍城,谒拜阿罗逻加蓝仙人,从他修习梵行,坐禅入“无所有处定”,但穷尽诸师所证约之道,感觉并未抵达真解脱门,便转到郁陀迦罗摩子仙人门下,继续习禅,进入“非想非非想处定”。然而这些法门终未脱离世间,而至真解脱门。释迦因此结束了六年的苦行修禅生活,独自来到尼连禅河(今利拉詹河)的溪流中沐浴净身,接受牧女的乳糜之供;康复后再到今为菩提伽耶的地方,于一棵毕钵罗(即菩提树)树下结跏趺坐,静心正念,发大誓愿:“我今若不证无上大菩提,宁可碎此身,终不起此座!”经过冥思默照达四十九天,他终于证得无上菩提,彻悟了宇宙人生的真谛,实乃“缘起性空”、“性空缘起”顺逆四字。由此明白“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寂静涅槃”这三法印的道理,堪称叩启了真解脱门。
在这扇门内,释尊宴坐树下先除五盖,次第证入四禅,继而由定而通,得宿命、天眼,他心等智,现量遍观自他生死流转的历程。然后依缘起法,逆顺观察生死流转的因果,从果溯因,发现无明乃生死之源,更以智慧返照,断无明尽——至此,天色将晓,释尊与启明星,心星朗照,霍然悟明,得无上正等正觉。
这一过程,使释尊由禅思至无禅思而成佛,成佛的经验为启迪众生的心智开方便门,因而又成了佛学之源。他的学说思想基础是由定生慧,依“止”修“观”,在四禅寂定心中内观,一心缘起。通过修世间的“止”,达到修出世间的“观”,进而获般若智慧。象这样因定生慧,止观双运的佛法,之所以被佛门诸乘各宗奉为修习定慧之禅的准则,实是它有比诸外道高明之处。
在佛门“戒定慧”三学中,定学指修色界四禅等,慧学中的思慧、修慧,多分为坐禅中修观所摄,故定慧,常被视为止观的同义词。戒学,则可为定学的加行。这“戒定慧”三学,统摄了瑜伽五义,使释尊所开创的佛门禅法,不仅继承、吸收了古印度的原始禅观与传统瑜伽,而且在这基础上大大加以发展,把世间禅推到了“出世间禅”的高度。如《杂阿含》中记述释尊所传“四念处”、“不净观”、“数息观”、“十六特胜”、“十遍处”、“念佛观”、“四禅八定”、“四无量心”、“六通三明”、“空无相无作三昧”等多种禅法,其内容之丰富,体系之严整,绝非同一时期之外道禅法所可比拟。这完全是释尊善于综合运用各家之长,在借助对治心法的实践过程中,注重智慧开发的缘故。
第三节 拈花宗旨
通常,人们都奉释尊为佛门教主或创始人,但实际上,按照现有文字记载,在释尊之先就有不少关于千佛的说法。因此严格地说,释尊并非佛门始祖,而是继前佛之后续成的一位佛门“改革家”和集大成者。在他成佛前,可以说印度是没有完整的禅学系统的。自他成佛起,印度便有了“释迦如来佛”。在他灭度百年后,更有按他生前学说思想次第结集而成的佛学三藏和包含其中的禅学典籍。
印度民族,素以口传密授、师徒相承来维持他们的文明史的,这在佛门禅家中,同样没有摆脱传统习惯的影响,而各有道统。因为心与心的传承,比起缺乏时间观念的文字记录往往要来得可靠的多。所以我们只能参照各家的文字,在特定范围内,尽可能作出合理的论述。
有关释迦“如来禅”之精神实质的体现,即在于“拈花宗旨”。
所谓“拈花宗旨”,说的是,释迦在入灭前(公元前486年), 一日在灵山万众法会上,因大梵天王奉献“千叶妙法莲金光明大婆罗花”,请示无上大法,释迦遂拈花示众,时众皆默然,唯摩诃迦叶破颜微笑,深喻其义,故得传正法眼藏的故事。
这则故事,原载《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向未入大藏经,也未被其他佛经收录。据说,唐末来华的日本留学僧圆仁慈觉法师,见此经后即抄回日本,秘藏于某寺内达三百年之久,由于蠹蚀脱页,后把残余收归日本《
续藏经》的“补遗”编中。
释尊付法摩诃迦叶的记载,最早见于《大般涅槃经》卷二,在三十六卷本、四十卷本中。从禅史资料来看,宋代以前没有“拈花微笑”的记载。即使在五代南唐中主保大十年(公元952), 由泉州招庆寺静二禅德所编现存最古的《祖堂集》中,也只有引自《涅槃经》载付法一事:
“尔时,世尊欲涅槃时,迦叶不在众会。佛告诸大弟子:‘迦叶来时,可令宣扬正法。’‘吾有清静法眼,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正法,付属于汝,汝善护持’。并敕阿难嗣二传化,无令断绝而说偈曰:‘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时隔五十年,始有《景德传灯录》问世,稍后又有《天圣广灯录》、《建中靖国续灯录》、《联灯会要》、《嘉泰普灯录》,相继出现,至南宋释普济出,将前“五灯”汇为一编,删繁就简,厘订成二十卷本的《五灯会元》,流行迄今。这段“拈花微笑”的文字,才广为人知。《五灯会元》中载:
“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