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名山 >> 九华山 >>

论九华山佛教文化的意蕴(3)

分享到:

唐《九华山化城寺记》、宋赞宁《高僧传》关于金地藏修证的记载,有以下几个要点:(1)涉海,舍舟至九华山,(2)岩栖涧汲,以示高洁,(3)“端坐无念”,七十五年,(4)诸葛节等人发现时,其正“闭目石室,其旁折足鼎中,唯白土少米烹而食之。”(5)“夏则食兼士,冬则衣半火。……畲田采薪自给。其众请法以资神,不以食而养命。”(6)“中岁领一从者,居于南台、自织麻衣,其重兼钓,堂中榻上,唯此而已。”(7)圆寂时神异。(8)后被认定为地藏菩萨应化于世。据此我们可推断其修行:跏趺而坐(坐姿),静心坐禅(闭目石室)苦修(穿粗布麻衣,由“白土参少米”,饮涧,居洞岩)、自食其力(农禅结合)。这正是唐代禅修的重要特点。同时金地藏遵奉《华严经》,传说拜经台上留下的凹痕就是金地藏长年拜经所致,足见其奉持《华严经》的精诚。今天九华山仍留有“华严洞”、“华严井”等华严遗迹。《华严经》以信、愿、行、证为四个修行次第,华严禅标榜“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为华严境界。“金地藏拜经参禅,体现了唐代僧人的风格,也是以‘教禅会一’为内容的‘华严禅’在佛国里进一步中化的体现。”⑨

3.现存金地藏佛教思想的印迹

《九华山化城寺记》记有金地藏一段话:“六籍寰中,三清术内,唯第一义与方寸合。”中国文化中将儒家经典称“籍”,六籍即儒家六经。“三清”即玉清、上清、太清,为道家术语。“第一义”:释家将佛陀所宣讲的“无上甚深之妙理”称为第一义。方寸:心。这段话大意为:儒家的经义,道家的各种法术中(没有与我相契的),只有佛教的“无上甚深之妙理契合我心。”这正是“静虑”的心法,即禅法。陈岩《九华山诗集》中亦有金地藏谈经论道的记载:“金地藏尝携道侣晏坐岩中,定起而还”,在煎茶峰“招道侣于峰前汲泉烹茗”,在罗汉峰,“昔有僧挈瓶持锡,常诣金地藏、竟日谈论。”金地藏《酬米诗》中“腹饱忘思前日饥”正是当时流行的禅宗“饥来吃饭困来眠”语录中禅味的流露。

综合关于金地藏来九华山前后所受禅学思想的影响,修证上农禅及禅愿结合的风格,及其禅学思想三个方面的引证,可大致反映金地藏宗教思想的浓厚的“禅净双修”、“农禅合一”、“愿行合一”的特征。

(二)九华山佛教的宗风:信、愿、行、修合一

金地藏的“教禅合一”、“农禅合一”、“愿行合一”的宗教思想与修行风格,正是“禅”的自觉自悟的“禅净兼修。”它摆脱了经院式的讲经论道,也克服了头陀苦行又终难得解脱之累。九华山佛教强调内心反求(净观)回复本性(禅定),只此见性成佛无需达到彼岸,就在现实生活之中。观闻赏知,一举一动皆是禅机。如明代实庵和尚为旃檀林题楹联曰:“门前青山绿水都成画稿,槛外松声竹韵悉是禅机”。{10}其坐化前:“归来悬崖空撒手,溪山处处是莲官”。{11} 这使我们看到了中国式《维摩诘经》中的“自心净土”。“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12}可见“佛是要人来做的,佛国净土也要人自己去创立”。{13}“所谓净土、秽土之分,并非是真实的客观存在的区别,而是人们心意差别的结果”。{14}随南宋末临济宗、曹洞宗的传入,九华山形成?园等“四大禅林”,“愿行合一”,“愿禅合一”更成了九华山千百年来的宗风。金地藏“肉身不腐”。似乎成了修行圆满与否的一大标志。明代的无瑕和尚、现代的大心、慈明和尚等高僧亦如金地藏肉身不坏。尤其是肉身不腐的比丘尼仁义师太,开了世界佛教史上“比丘尼修成肉身的先河”。{15}

(三)莲花佛国的文化特质

金地藏传承的九华山佛教,尤其是禅宗入九华后,不著文字,师徒间以心印心、口口相传。这使得九华山文化大多以遗迹、文物和民间传说方式传承或凭信徒的佛事活动传承,造就了九华山佛教文化的神秘、浪漫的色彩。这种文化随名人、名僧活动足迹而不断被神话,以致使九华山一山一水,一物一景,乃至一木一石都有着许多的传说,它孕育成就了一部部《九华三宝三怪》、《九华山史话》等传奇。九华山本身也不再是纯自然,而变成了承载佛教、佛事活动、名人、名僧的佛化自然。一部佛学大辞典:一部记载着佛教变迁,儒释道合融,佛事、人事活动的大辞典。

三、九华山佛教文化的当代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