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名山 >> 九华山 >>

论九华山佛教文化的意蕴(4)

分享到:

我们对维系九华山佛教文化的文化底蕴及其佛国文化特质的解析,旨在揭示其文化的当代的积极意蕴。如果我们推开、消解其宗教价值与宗教悲情,转而以作为文化的九华山文化的视角,透过其形成、成长历程的特点,就可以发掘并提升出九华山佛教文化的几点当代的积极文化意蕴。

(一)九华山佛教文化是一种在主导价值观导化下的消溶、兼融、创新文化。导化、消溶、兼融、创新构成了其内在成长、发展的动力机制。首先,它以自身主导价值观导化并消溶异质文化的核心价值。在导化中消溶异质文化,在消溶异质文化中导化;其次,在消溶异物文化的同时,兼融异质文化为我所用;再次在导化、消溶、兼融中融会贯通,创新出适应本土特征的本土新文化;最后,它始终重视“机缘”(时机)的把握,强调“对机设教”。佛教传入中国到禅宗的盛行,从佛教入九华到“莲花佛国”的兴盛的事实,充分显现了佛文化在异地、异质文化中“适者生存”的生存、发展动因。这一点对于今天的文化建设尤其有着十分重大的启示作用。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文化角度看)就是社会主义文化主导下的多元文化激荡时期。所谓文化建设,实质上就是各种文化如何在主导文化下整合,并进而创建出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新文化。作者并非要美化佛教,也无意用佛教“启示”出新文化。但如何面对市场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条件、面对不同文化主体的利益、需求,文化地倡导(即不是简单抽象的说教)主导价值,“对机设教”导化、消溶异质文化(包括佛教文化)、兼融各种文化的精华,融会贯通并创新出合乎时代主流的社会主义新文化;这正是我们必须要解决好的重大问题。

(二)九华山佛教文化是一种有约束的,可协调的生态文化。佛教以灵魂的最终解脱为诉求,它贬低物质利益乃至肉体,视欲望、需求为“无名”。这固然是对现时代的反动。“无我”的主张更是对主体的彻底消除,也与现代社会的“个性”张扬相悖。但佛教并不主张离开世间别有解脱,正所谓“佛教出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16}“勿离世间上,外求出世间”{17},人之在世,肉身之累,欲求之苦,不仅无可免,而且甚至是必需的,否则何人要求解脱?可见,佛家之言生命虚幻、话“无我”是为破除世人“妄执”假我,以求般若解脱之智。然而未解脱前,身心健康是绝对必需的,无法得道。因此佛教反对自杀和杀生。只是教人看淡自我的同时正身、正语、正意、真正地善待生命:出家人要“清静少欲”,修头陀看行要“少欲知足”,菩萨“于欲而离欲”,不起贪着。实际上菩萨亦多情(菩萨为菩提萨的简称,意为有情的觉者),只不过菩萨之悲情是无私的、广大的,即所谓“同体之悲,无缘之情”。佛教反对杀生不只是为了不“造业”,而更重要的是培“解脱”,是般若智慧的解脱。以智慧之光,透脱欲求之无名,消融人、我、他者于同一体性,人、我、众生彻底平等。虽然这种般若智慧是神秘的,其对欲与需求的理解是片面的,更为严重的是这种生命文化观导致主体的彻底失落,但是它蕴含的节制不合理的需求,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思想,在今天无疑仍有价值。实际上这种文化导致了对寺庙处动植物的保护、而环境的保护又吸引人们观光游览,扩大寺庙的影响,这样,在不经意间形成了佛教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文化。

(三)它又是一种开放性文化。九华山文化本身就是中印、中韩文化交流的产物,是释道儒融合的产物。也是佛教内部相互交流的结晶,这种开放性对于文化发展的价值在今天已为妇孺皆知的常识。

(四)九华山佛教文化是诚信,践行(愿)与修证合一的悲情文化。撇开其宗教悲情,地藏精神就是彻底地、无私地服务众生的精神,并且哪里最困苦,哪里最需要帮助,便出现在哪里,其表现就是累劫中所表现出的“孝道”和舍己救人的精神。金地藏“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大愿,对佛陀的教示的义理的献身诚信与修证精神赢得各阶层,尤其是就下层群众的供奉与膜拜,也深深地影响了中国道德传统的形成。对理想,对真理诚信与求证乃至舍身践行对人类的进步,对社会文化建设都具有永恒的文化价值。一个民族缺乏理想,缺少对真理的信念必将盲行、若没有文化的践行,则理想必将落空,若无求证的勇气与行为,则文化必定陷入僵化与迷信。

 

【注释】